梁秀菊
實施高效課堂活動,小學語文教育不僅要使學生學到更多更好的知識,而且還要使學生在思想品德上有所提高,了解更多的知識,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素質、有文化的一代新人。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有體會地認識到:只有扎扎實實抓好課堂教學的每一環(huán)節(jié),才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
一、組織教學要切實做到“組織到位”
組織教學一般是教課之前的一個過程,在上課之前對學生進行組織教學是為整節(jié)課授好課打好基礎,讓學生注意聽講,把本節(jié)課任務順利地完成,在低年級實施這一環(huán)節(jié)很重要,因為學生年齡小,持久性較弱,因而,組織教學是必須具有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特別是高年級教學把組織教學放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這個方法更佳。在授課時,如果把組織教學放在泛味的、呆板的教學當中去,那么組織教學就成了真正的“組織教學”,這樣幾次或十幾次的反復地說“看誰坐的好”“XXX做得最好”等,學生還是感到沒有意思。如果組織教學放在授課當中,把課堂教學變成興趣教學,學生在聽講過程中,自己就會組織自己,即使不去組織他們也會自覺地去聽,自覺地去記,達到預期效果。因此,組織教學要切實做到到位,不要流于形式。組織教學要根據學生實際,學生特點,實施這一環(huán)節(jié)。
二、導入新課的關鍵在于“新”
導入是在新的教學內容或活動開始時,教師引導學生很快地進入學習行為的一種方式。導入能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更好地完成任務,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促使學生加強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而導入的新穎學生會更感興趣,一堂課下來,學生不會感到泛味。如在教《翠鳥》一課時,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同學們,你們見過翠鳥嗎?這種鳥非常美麗,很惹人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翠鳥》這篇課文。這是一篇自然常識性的文章,在這篇文章里,作者把翠鳥描寫得非常形象鮮明,栩栩如生。我們讀后會有一種如見其形,如聞其聲的感受。下面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讀讀這篇課文,看看作者是怎么樣把翠鳥寫得如此傳神的,抓住翠鳥的哪些特點來描寫的?!眴l(fā)導入后,學生的學習興趣起來了,這個導入體現了開門見山直接導入,是最簡單、最常用的導入新課的方法。
同學們帶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仔細地閱讀課文,通過閱讀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導入新課的方法很多,教師應根據課文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方法啟發(fā)誘導學生學習。
總之,導入課和學習新課一樣也要講究方法,導入的設計、目的是利用最佳的方法,啟發(fā)學生快捷地入情入境,才能是學生和教師產生強烈的思想共鳴,真正做到啟發(fā)與投入相結合,達到預期的目的。
三、興趣教學的關鍵在于學生感興趣
教師上好一節(jié)課,目的是讓學生把這一節(jié)課所學知識真正學到手,使他們對本課字、詞、句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并且能應用到實際中去,這就需要師生的共同配合。一節(jié)課對于一個學生來說,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如何能把一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像演電影一樣在腦子里再現出來,關鍵是教師如何讓學生愿意學。如在教《會搖尾巴的狼》一課時,一上課,就出示一幅圖,然后問學生圖上畫的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狼為什么跑到陷阱里去了,它和羊是怎么對話的?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細讀課文,并把有關句子畫下來,學生開始讀課文,誰能上講臺來表演一下。課堂的氣氛又一次活躍起來,同學們紛紛舉手要上講臺表演。表演之后學生把不懂的詞語提出來,教師做解釋。一節(jié)有趣的課把大量的時間讓給了學生,教師只是“輔”“導”。不用過多的講解,學生自己通過表演理解了課文里的“花言巧語”“狡猾”“輕蔑”等詞語的意思,學生不僅愿意學,而且對課文的內容記憶更深刻。
四、在質疑問難中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質疑是人類思維的精華,擁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必須具備敢于質疑的思想品質,因為創(chuàng)造的起點是從問題開始的。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對學生質疑精神和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應注重啟發(fā)學生小到對課題、遣詞、造句的質疑,大到聯(lián)系前后文探究篇章中可能存在的問題與矛盾,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問題的能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欲。同時,還應經常鼓勵學生對同伴和老師的發(fā)言,大膽地提出不同見解,在他們中間提倡敢于質疑,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五、分層設計作業(yè)練習
在語文教學中必須加強語言文字訓練,而訓練的內容和方式同樣需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設計。在設計內容方面,低層次學生只要求完成基礎題,中層次學生要求完成基礎題和提高題。高層次學生要求完成基礎題、提高題、拓展題。在方式方面,低層次學生要求完成模仿練習,中層次學生要求完成變式練習,高層次學生要求完成應用練習。例如,《白楊》一課,對于課文練習第4題中十個詞語,低層次學生只要讀讀寫寫就可以了,中層次學生不僅要能讀會默寫,還要會寫出“界限、撫摸、表白、清晰”四個詞語的近義詞。高層次學生則還要求能用“渾然一體”和“高大挺秀”造句。這樣分層次練習,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能真正地學到一點知識。
總之,高效課堂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達到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學生學會學習。要想達到這個目的,教師的課堂教學重點就是要抓好課堂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使每個環(huán)節(jié)確實到位。這樣,學生一定能有好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