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的課程要求中,強調了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可操作性,高中階段的學生迫于高考的壓力,有著利用知識解決問題以達到提高成績掌握節(jié)奏的學習心理動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鑒心理學家杜威的教學理論,利用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習動機,通過“小組合作”“實驗探究”“質疑驗證”等教學方法,構建“問題解決”的化學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力,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了解化學過程,培養(yǎng)挑戰(zhàn)意識。
關鍵詞:高中階段;心理動機;杜威;問題解決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杜威將問題解決的過程總結為五個步驟:提出疑問、分析、假設、評斷、結論啟示意義。意在引導學生在情景環(huán)境中感受要解決某種問題的暗示,進而通過分析明確問題中要解決的疑問是什么,提出針對問題的假設,推斷假設的本質含義,展開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通過行動檢驗,獲取經(jīng)驗和結論。教師借鑒杜威教學原理,構建化學“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一、 小組合作,激蕩思維活力
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化學課程內容也安排緊密,無法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教師針對這一階段的學生,可以選擇難度適中的內容,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力解決學習問題,通過思維的碰撞交流縮短思考時長,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講授“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中,當學生基本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過程以及四種基本反應類型(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的關系之后,我綜合學生們的基礎知識水平,將班級學生4人分成一個小組,指導學生研究在反應的過程中各個元素化合價的升降情況、元素電子得失的關系等問題。經(jīng)過幾分鐘積極的討論,我進一步指導學生先將方程式中各個元素的化合價都標注出來,如C+HNO3CO2+NO2+H2O,其中C的化合價是0,HNO3中H的化合價是+1,N的化合價是+5,O的化合價是-2,CO2、NO2、H2O中C的化合價是+4,N的化合價是+4,H的化合價是+1,O的化合價是-2。找到升高和降低的元素后,分析元素升降情況,C:O→+4↑4;N:+5→+4↓1。尋找得失電子的最小公倍數(shù),確定物質系數(shù),配平方程式。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一些重難點展開小組合作進行學習,讓學生在小組合作鍛煉思維活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構建“問題解決”型化學教學課堂。
二、 實驗探究,經(jīng)歷具體過程
在杜威的問題解決辦法的教育理論中,對問題提出自我的假設,并嘗試通過假設得出結論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經(jīng)歷具體的假設過程,展開自主探究活動,對知識進行深度的探究,增強理解能力,這也是教師構建“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重點內容。
例如,在學習“硝酸的性質”時,我引導班級學生開展了關于“硝酸有什么性質”的實驗探究活動,首先讓學生們觀察硝酸的顏色,為無色,了解硝酸的氣味,然后引導學生驗證硝酸的不穩(wěn)定性,即硝酸溶液在常溫的情況下,見光易分解,受熱分解更快,硝酸溶液的濃度越高也越容易分解,分解時發(fā)生反應4HNO32H2O+4NO2↑+O2↑,生成二氧化氮氣體和氧氣,其中二氧化氮氣體又溶于硝酸,使得濃硝酸溶液呈黃棕色。學生們經(jīng)過這節(jié)課的實驗活動,自主地探究硝酸的性質,對硝酸的性質這一知識點有了深入的理解,打破原來死記硬背學習化學的方式,融入了實驗的過程中來,將知識和“問題解決”活動結合起來,從問題中學習、問題中總結。
教師通過利用現(xiàn)有的實驗條件,以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為教育基礎,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探究,體驗某種物質的性質,從而得出定理或者反應相關的化學方程式,讓學生在實驗探究的具體過程中,通過問題解決,學習、消化、復習知識。
三、 質疑驗證,培養(yǎng)挑戰(zhàn)意識
在杜威的教育理論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調整問題解決過程中的主體,推動問題前進的不再是教師,而是進行自主學習的學生,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質疑驗證,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自信,指導學生通過檢查問題,矯正錯誤,更好的學習化學知識。
例如,在講解“金屬鈉Na”的相關知識點時:我將黃豆粒般大小的金屬鈉放到水中,讓學生觀看Na和H2O的反應現(xiàn)象,學生們看到金屬鈉在水面跳動,并發(fā)出“嘶嘶”的響聲,用手觸摸燒杯,感受到燒杯受熱。這時我提問學生:為什么金屬鈉小球在水面跳動?為什么會發(fā)出“嘶嘶”的響聲?為什么燒杯會變熱?當學生面對我這種刨根問底式的質疑,學生們的心里也畫上了這樣的問號,我引導學生自行回顧鈉的相關知識點,很快,學生們在金屬鈉的相關性質中尋找到了答案。任何事物的表象后面都有事物的本質,我通過這樣對學生發(fā)問,培養(yǎng)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的質疑精神,引導學生對新知識展開質疑驗證,培養(yǎng)挑戰(zhàn)意識,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拓寬知識的深度和難度,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
質疑精神不僅是杜威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內容,也是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的必備素養(yǎng)之一,教師引導學生對知識內容開展質疑,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對于有疑問的知識積極展開探討驗證,尋找問題答案,學會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總結歸納。
高中化學的知識較為抽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鑒杜威理論,有選擇給學生布置“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原因所在,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方位構建化學“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晟.探究高中化學問題解決教學的實施策略[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07):120-121.
[2]陳濤.高中化學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問題與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28):37.
作者簡介:
李劉琴,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云南省紅河州綠春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