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衛(wèi)偉,段良英,李維莉
(1.五蓮縣高澤鎮(zhèn)衛(wèi)生院,山東日照 262313;2.五蓮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山東日照 262300;3.五蓮縣街頭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山東日照 262309)
妊娠主要是指女性受孕直至分娩的全過程中,按照妊娠周期、周期長短可分為晚期妊娠、中期妊娠以及早期妊娠,女性在分娩過程中,由于分娩程度不同,易導致盆底肌肉損傷,給女性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而實施一項有效的護理措施十分重要[1]。因此,該院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10日收治的初產婦100例作為該文研究內容中的選取對象,對護理干預對初產婦產后心理狀況和盆底康復護理依從性的影響效果觀察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初產婦一共100例作為該文研究內容中的選取對象,電腦隨機分為觀察組一組(50例初產婦)、對照組一組(50例初產婦)。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完整。納入標準:(1)初產婦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經過該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和同意。觀察組50例:年齡在20~35 歲之間,平均年齡均為(27.01±1.15)歲。 對照組50例:年齡在21~35歲之間,平均年齡均為(28.11±1.26)歲。觀察組、對照組兩組初產婦平均年齡大致相同,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50例均使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50例均使用護理干預。
(1)護理人員應給予每位產婦講解產后盆底肌,告知產婦盆底肌受損的因素,使產婦對盆底肌康復具有正確認知,提高產婦對自身盆底肌康復重視程度,為產婦開展康復訓練,改善產婦自身錯誤觀念,告知產婦應重視會陰部清潔,由于產婦處于心理適應期,易存在抑郁焦慮情緒,護理人員應對每位產婦心理情況進行觀察,積極和產婦進行交流和溝通,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調整產婦心態(tài),并指導每位產婦進行母乳喂養(yǎng),告知其應保持睡眠正常。
(2)應控制室內溫度和濕度,濕度控制在50%左右、溫度控制在24℃左右,病房內應保持每日通風20~25 min,定期對室內進行消毒,預防感染情況發(fā)生,對每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告知產婦在產后緩解自身疼痛的方式,在產后主動與每位產婦進行溝通,關注每位初產婦的情緒意識,根據初產婦自身情況,判斷其是否合適進行母乳喂養(yǎng),告知產婦和產婦家屬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指導產婦進行正確母乳喂養(yǎng)方式,在產后可給予產婦進食流質食物,給予產婦補充蛋白質、微量元素和各種維生素,飲食以消化作為主要,同時護理人員應叮囑初產婦平臥床上,待初產婦雙腿恢復知覺后,協(xié)助其進行簡單運動,若產婦自身恢復較快,可將運動量適當加大,在產婦出院后,應告知產婦家屬和產婦自身注意事項,根據產婦自身情況進行收縮肛門訓練和按摩,15~30 min/次,能促進初產婦惡露盡快排除,促進產婦子宮恢復。將兩組初產婦的護理效果詳細進行記錄。
對比對照組、觀察組兩組初產婦的盆底康復護理依從性。對比對照組、觀察組兩組初產婦的心理狀況情況。對比對照組、觀察組兩組初產婦的舒適度評分、滿意度評分、護理效果評分。舒適度評分、滿意度評分、護理效果評分分值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則代表護理效果越好。
心理狀況情況主要包括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心理狀態(tài)的評分標準:對SAS狀態(tài)采用焦慮自評量表進行評分,評分結果:總分為0~100分,臨界值為50分。若初產婦焦慮分數越高,表明其焦慮狀態(tài)越顯著。輕度焦慮(用 50~60分之間表示),中度焦慮(用 60~70分之間表示),得分大于70分為重度焦慮。對初產婦SDS狀態(tài)采用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分,評分結果:總分0~100分,臨界值為50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狀態(tài)越高。50~60分之間表示初產婦為輕度抑郁,60~70分之間為中度抑郁,>70分表示初產婦伴有為重度抑郁癥狀[2]。焦慮評分分值越高代表初產婦的焦慮程度越嚴重。抑郁評分分值越高代表初產婦的抑郁程度越嚴重。
在該次研究內容中采取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n(%)]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 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初產婦的盆底康復護理依從性96.00%(依從產婦有48例、百分比為96.00%;不依從產婦有2例、百分比為4.00%)。對照組初產婦的盆底康復護理依從性60.00%(依從產婦有30例、百分比為60.00%;不依從產婦有20例、百分比為40.00%)。觀察組初產婦的盆底康復護理依從性96.00%(依從產婦有48例、百分比為96.00%;不依從產婦有2例、百分比為4.00%)高于對照組6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初產婦的焦慮評分(50.21±1.01)分和抑郁評分(51.05±1.21)分與對照組焦慮評分(55.23±1.25)分和抑郁評分(56.23±1.02)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所示。
表1 分析對照組、觀察組兩組初產婦的心理狀況情況[(±s),分]
表1 分析對照組、觀察組兩組初產婦的心理狀況情況[(±s),分]
組別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值P值50.21±1.01 55.23±1.25 22.0882<0.05 51.05±1.21 56.23±1.02 23.1448<0.05
觀察組初產婦的舒適度評分(90.25±1.01)分、滿意度評分(89.45±1.27)分、護理效果評分(87.23±2.01)分與對照組舒適度評分、滿意度評分、護理效果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所示。
初產婦一般在產后易發(fā)生盆底肌功能障礙,其發(fā)生原因和多種因素密切相關,易導致女性健康受到影響,而實施一項有效的護理措施十分重要,能改善初產婦產后心理狀況,促進女性盆底肌康復。因此,該院對護理干預對初產婦產后心理狀況和盆底康復護理依從性的影響效果觀察進行分析,探討護理干預的效果。現如今,傳統(tǒng)護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產婦的護理需求,導致常規(guī)護理應用受到限制,而實施一項以每位產婦作為中心、以人為本的護理方式十分重要,從多個方面對初產婦實施護理措施,能促進初產婦較快恢復。通過對初產婦實施護理干預后,取得顯著效果,確定護理方案,為產婦營造舒適、安靜病房,在產前對每位初產婦實施心理干預,能緩解產婦自身各種負面情緒,對產婦實施產前宣教,使產婦對分娩具有一定了解,使產婦能面對產后各項情況,同時護理人員可以為產婦講解產后常見的各項問題,告知其應對措施,通過采取心理疏導措施,減輕產婦自身焦慮情緒。護理人員在和初產婦進行交談過程中,應保持語氣溫柔親切,通過表情、眼神來表達對產婦的關懷和理解,增強初產婦的信任度和安全感,在產后協(xié)助初產婦進行運動,利于產后早期康復,在出院后告知產婦進行肛門收縮訓練,促進產婦盆底康復,使每位產婦和新生兒能得到多方面、全方位護理,從而提高產婦對護理干預的依從性,改善產婦自身心理情緒?,F如今,護理干預已經成為初產婦首選護理方式,能促進初產婦早期康復,受到多數產婦青睞、在臨床廣泛應用[3]。
表2 分析對照組、觀察組兩組初產婦的舒適度評分、滿意度評分、護理效果評分[(±s),分]
表2 分析對照組、觀察組兩組初產婦的舒適度評分、滿意度評分、護理效果評分[(±s),分]
組別 舒適度評分 滿意度評分 護理效果評分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值P值90.25±1.01 80.11±2.01 31.8742<0.05 89.45±1.27 75.21±1.02 61.8161<0.05 87.23±2.01 70.25±1.07 52.7289<0.05
經研究表明,觀察組初產婦的盆底康復護理依從性96.00%(依從產婦有48例、百分比為96.00%;不依從產婦有2例、百分比為4.00%)高于對照組6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初產婦的焦慮評分(50.21±1.01)分和抑郁評分(51.05±1.21)分與對照組焦慮評分(55.23±1.25)分和抑郁評分(56.23±1.02)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初產婦的舒適度評分(90.25±1.01)分、滿意度評分(89.45±1.27)分、護理效果評分(87.23±2.01)分與對照組舒適度評分、滿意度評分、護理效果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通過對初產婦實施護理干預后,取得顯著效果,能改善產婦心理情緒,提高其依從性,值得進一步推廣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