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意義,從合理分組、科學實施提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實踐,最后提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評價。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小組合作
近年來,合作意識、精神、能力在飛速發(fā)展和不斷進步的社會、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的作用下受到了人們日益廣泛的關注和重視。小學信息技術這一門學科具有較高的實踐性,在教學過程中,要想使學生今后發(fā)展成為和社會要求相符的人才,關鍵是要將其合作意識培養(yǎng)起來,對其合作能力進行鍛煉,為其全面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屬于一種新型互助性學習模式,指在小組或團隊中,學生為了將共同的任務完成,責任分工明確。其一方面能夠將學生的主動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另一方面還能夠為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從而將學生的合作精神培養(yǎng)起來,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最終使學生共同進步。
一、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屬于一種新型教學方法,理念來源于美國,其能夠將良好的教學效果獲取過來,在美國教學體系中所占比重極大,已經向世界各地推廣。小組合作學習劃分班級為若干小組,將單位設定為小組,各合作小組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合作、研究等多種方法交流學習。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其能夠將小組成員的智慧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將自身的不足尋找出來,對其他組員的長處進行學習。同時,其還能夠促進同學間交際能力的增強,對學生的觀察、審美、邏輯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鍛煉。小學信息技術這門學科有機結合了理論和實踐,比其他學科具有更為明確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對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實施,同時對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完善能夠對教學方式進行不斷改進,使教學目標得到有效實現。
二、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實踐
(一) 合理分組
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開展過程中,基礎為合理分組,但是,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有“只有分組”“前后桌”等分組形式出現,這樣的課堂一方面無法有效體現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價值,另一方面也會對全體學生的發(fā)展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過程中應該將出發(fā)點設定為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態(tài)度及積極性等,在分學生為不同小組的過程中嚴格依據“異組同質、同組異質”的原則,從而使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高效進行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同時,還應該給予學生的小組參與度以充分重視。此外,還應該給予小組合作內容的有效性以充分重視。因此,教師應該有效掌握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核心思想,一方面使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質量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另一方面使高質量課堂的高效實現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
(二) 科學實施
在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意義明確下來后,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應該切實有效地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進而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逐漸培養(yǎng)起來,使學生更好地發(fā)展。比如,在對《認識鍵盤》的相關知識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在授課過程中將學生組織起來,使其以小組形式玩“打地鼠”游戲,首先在小組中比賽,比賽主體為每組成員,然后在小組間比賽,比賽主體為每組最后獲勝的成員,一方面使學生準確認識鍵盤,另一方面將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yǎng)起來。
又如,在對《制作通訊錄》中“插入表格”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及課堂效率的提升,在授課的過程中將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選取出來,首先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然后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明確下來,即對自動繪制表格進行熟練掌握,對表格進行正確編輯與修飾。在講解本節(jié)課的知識后,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以小組形式將“課程表”自主制作出來,使其在相互交流過程中將自身的個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從而一方面促進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從總體上來說,教師應該在課堂中有效引入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此過程中嚴格依據教材內容需要,從而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出來,使學生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將學習的樂趣尋找出來,最終使學生一方面對基本的信息技術進行輕松掌握,另一方面顯著提升其信息素養(yǎng)。
三、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評價
夸獎在好孩子的培養(yǎng)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小學生,在其明確認識自我的過程中,學生或教師的評價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將以往說教式的評價改變,轉變以往終結式評價方法為形成性評價模式,一方面給予學生成績以充分關注,另一方面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及課堂參與度予以充分關注,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使學生對自身的優(yōu)缺點進行準確認識。在課堂評價過程中,應該將小組合作模式的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其以小組形式互相評價,從而使學生一方面正確認識自我,另一方面將學習信息技術的信心重拾起來,最終營造良好的信息技術課堂氛圍。
總之,小學信息技術這一門學科有機結合了理論和實踐,將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充分利用起來能夠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將教學目標更好地完成,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能力、自主能力、探究能力培養(yǎng)起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顯著提升,極大促進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應該對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進行認真貫徹落實,使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造的和諧環(huán)境中對信息技術進行輕松掌握。
參考文獻:
[1]張立全.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16).
[2]楊瑜,劉慶圣.教育游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析——以小學一年級信息技術教學為例[J].軟件導刊,2011(11).
作者簡介:
王燕輝,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豐澤區(qū)見龍亭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