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牛津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8 Grammar有兩部分語法知識內(nèi)容:形容詞的使用和不定代詞的使用。這對新優(yōu)質(zhì)初中的學生來說是難點,如果一味地講規(guī)則、做練習,不僅枯燥乏味,學生理解起來也是頗有難度。筆者經(jīng)過仔細琢磨后,決定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將這兩部分語言知識點自然完整地結(jié)合起來去設計這節(jié)課。正好當下學生們在看熱映的電影《摔跤吧爸爸》,而且該主角之前曾主演了一部著名的影片《三個傻瓜》而被學生熟知,于是決定設計一節(jié)以電影賞析為框架的語法課。筆者認為《三個傻瓜》里人物形象鮮明,文化底蘊濃厚,并且電影本身包含許多對教育的思考,也能體現(xiàn)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中的文化意識,最終敲定通過結(jié)合該影片來學習本單元的語法知識。
關鍵詞:學習;英語;教學
一、 鮮明的人物形象
1. 呈現(xiàn)電影主人公的劇照,選用合適的形容詞并用給定的句型回答下面問題:
T:What do you think of Rancho?(clever,friendly,helpful,handsome...)
SS:He is ,he is a boy.
2. 呈現(xiàn)該片其他幾位主角的照片,選用形容詞并以給定的句型回答問題:
Pia is ,she is a girl.
Farhan is ,he is a boy.
Raju is ,he is a boy.
Chatu is ,he is a boy.
通過人物分析感受形容詞的兩種基本用法,避免語法教學的枯燥。學生能根據(jù)自己對電影人物的理解選擇恰當?shù)男稳菰~,迅速給出回答,各抒己見,簡單易懂。這里交給學生自行回顧、歸納,發(fā)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總結(jié)歸納能力的培養(yǎng)。
二、 獨特的異域文化
1. 播放該片中包含印度歌舞的視頻和印度美食的視頻,讓學生體會一番異域文化。展示英文版豆瓣影評:
Indian music sounds beautiful!
Indian dance looks funny!
The food in India tastes delicious!
學生在影片中感受異域文化的精彩,培養(yǎng)學生對不同文化的感知、認知和欣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品格。通過豆瓣影評自然地展示出Link verb+adj.的用法。學生認為印度文化燦爛、獨特,并表示想在課后了解更多關于印度文化的知識,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2. 展示幾種具有代表性的中華文化圖片,讓學生選用形容詞來形容中華文化:
SS:Chinese... is... Chinese... tastes/ sounds/(other Link verb)...
鼓勵學生舉一反三,用不同的形容詞贊美中華文化的不同表現(xiàn)。學生通過兩種文化的對比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不同,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學會尊重、欣賞不同的文化。同時以此復習鞏固系動詞加形容詞的用法。
三、 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
情節(jié)1:學校,校服,學生
1. 播放一段該影片中關于“學校,校服,學生”的討論片段,以此引出不定代詞someone,somebody,something的用法。
2. 教師對該情節(jié)分享自己對于“學生”的看法:
What is a real student? Although you are wearing a uniform and sitting in the classroom,if you dont want to learn or dont try your best to learn,youll learn nothing.You are not a real student.
通過分析電影情節(jié)教授不定代詞someone,somebody,something,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于電影和生活的思考能力。教師分享自己對“學生”的思考利于引領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觀。在環(huán)環(huán)緊扣、難度逐步上升的練習中學生能輕松地填出空格,能區(qū)分出someone/somebody一個用于替代人,一個用于替代事物。
情節(jié)2:學習
播放兩段影片中關于“學習”的片段,以此引出不定代詞somebody,anybody,something,anything的用法并設計配套練習加以鞏固。根據(jù)電影情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對話,培養(yǎng)學生將所學知識用于真實的生活中的能力。借機教導學生避免機械學習,學習需要思考和理解。
情節(jié)3:相信自己
1. 播放一段電影中的片段,呈現(xiàn)該片段中的中心句并對句子進行深度釋意。
All is well!
2. 呈現(xiàn)一篇介紹該片男主角的文章,讓學生選用合適的形容詞和不定代詞進行填空。
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達到語法復現(xiàn)的目的,比讓學生死記硬背單詞效果好,并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該練習是一篇介紹影片里男主角的文章,目的是為了和導入時的簡介相呼應,保持主線的完整,同時將本節(jié)課的兩個知識點相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文本情景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學生在總體把握了知識點之后,能輕松地完成短文填空,并進一步了解了男主角的生平,領略到他相信自己、認真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和刻苦努力的精神。
3. 呈現(xiàn)一篇艾米麗·迪金森的小詩Im nobody,帶領學生賞析詩中nobody和somebody的理解。
Im nobody這首詩,剛好此詩體現(xiàn)的價值觀和所選的電影的價值觀一致,足以起到升華主題,啟迪思想的作用。設計猜詞義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文本情境解讀文本的能力。關于價值觀的探討能引發(fā)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引領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我們不需要費勁盡心力去做別人眼中的大人物,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珍惜生活,盡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享受生活。
通常語法課模式就是講練結(jié)合,有些枯燥無味。但如果能將語法內(nèi)容穿插在一個主題下,給學生創(chuàng)設多個學生感興趣的語境,還能非常自然地融入中西方文化的討論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理解當下文化,必將點燃學生上語法課的熱情。在語法教學中靈活地借助文化話題創(chuàng)設情境是提升學生文化意識的有效途徑。初中英語教材中蘊含著豐富深刻的人文精神。挖掘英語課程文化意識的價值在于從文化視角去審視英語課程,對揭示英語語言機制、深化課改、拓寬視野,有效解決傳統(tǒng)教學中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用最新理念指導英語教學等具有重要作用。英語教育中對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陶冶學生的品性,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更能構造學生的精神世界。
作者簡介:
鄒月平,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雨花臺中學春江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