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津子
摘 要: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舵手,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而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剛接手14數控(五)班半年,對于經驗還不足的我,經過案例分析,我覺得在實際工作中只要用心做教育,用愛心、恒心、誠心去關心每一個學生,再調皮的學生也會有轉變的那一天。
關鍵詞:中職教育;班主任;德育管理教;愛心教育
一、 職校數控專業(yè)男生班德育工作研究案例背景:
【案例一】
金康,走讀生,平時與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父母下班晚,與其交流溝通的時間甚少,班級的活躍分子,平時上課下課很愛調皮搗蛋,上課時不是身子動過來扭過去,就是嘴巴說個不停。第一次找他談話,他很爽快的答應我以后不會再犯了。在接下來的課堂巡視過程中,金康仍然改不了上課調皮搗蛋、愛講話的壞習慣;甚至,在全班參加校大合唱比賽的那天中午,帶著幾個同班同學一起臨陣脫逃,游走于校園,躲在廁所里抽煙,完全沒有一點集體榮譽感。那天,我很生氣的找他:“為什么上次找你談話,你上課還是要掉過頭來跟朱笑寒講話,任課老師也一直向我反映你課上比較活躍,難道老師跟你講的那些道理都沒聽進去嗎?”他一臉淡然的說:“聽進去啦!”我又很生氣:“既然聽進去了,為什么做不到?”他很誠實的說:“上課講話是因為我管不住自己的嘴,大合唱比賽不參加是因為管不住自己的腿!”聽了我又好氣又好笑:“金康還是很不錯的,知道自己存在的問題,老師希望你不光光要意識到這些問題,更希望你能時刻提醒自己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把精力用在正途上,認真學習,多參加各類活動,豐富自己!”他點了點頭,說:“我知道了?!?/p>
二、 職校數控專業(yè)男生班德育工作研究案例分析
(一) 家、校雙劍合璧,事半功倍
雖然班主任老師主要負責學生在校的學校教育,但是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其實學生的很多行為都是和他的家庭情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譬如案例二和案例三,父母都忙著掙錢養(yǎng)家,往往忽略了對孩子的關心和教育,只是在經濟上滿足了孩子的要求,這個年齡段的男孩子正是叛逆期,對于外界的事物都很好奇,但也容易受外界的誘惑,做出一些反常行為,比如抽煙、課上調皮搗蛋、參與打架、無故曠課、易于同學發(fā)生矛盾等。只有在發(fā)生了事情后,金同學才獲得父母的關注甚至關愛。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他們做出這一系列的行為都是家庭情況在其身上的投射,都是為了引起親人及其老師的注意。而張同學卻是因為是家中的老小,父母對其比較寵愛,使得他的脾氣很容易暴躁,吃軟不吃硬,做錯事情從不從自身尋找原因,卻一味的找尋借口甚至推到別人身上。所以在做學生工作的時候,班主任首先應該加強與家庭的聯(lián)系,找到行為發(fā)生的根源,讓其父母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責任感,其次,再從學生出發(fā),引導學生煥發(fā)其對美好生活的熱情,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二) 注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德育對象的特殊性在于面對的是每一個個性不同的人,而學生自身的歷史原因,導致德育難度上升。這些男生多數屬于初中成績就中下游的同學,是老師和家長都頭疼的學生,他們自由散漫,平時常有抽煙、逃課、打架等不良行為習慣。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他們就處于缺少關愛和常被學校家長否定的狀態(tài)。這些學生中有些來自同一所初中,同一個交際圈,他們講哥們義氣,處事方式簡單,學習基礎差,學習興趣低落。了解了我們德育工作對象的特殊性,就能很好的把握工作中的重難點與度。譬如班級的后進生,他們的學習成績很差,這個時候班主任應該正確對待這些學生,不能全盤否定一個學生,譬如案例三的金同學,雖然成績不好,但是在與他交談的過程中,發(fā)現他是一個活潑好動、重感情的男孩子,正好有個跳長繩比賽,他很積極地報名要做隊長,而且向我保證一定會贏得最好的成績。于是我正好利用這個契機,把這個重擔交付給他,并且鼓勵他繼續(xù)努力,在學習上也要積極點。結果發(fā)現,金同學將我布置給他的任務按預期的目標完成了,獲得比賽的那一刻,金同學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后來在學習上也很積極。再譬如一些同學早戀的現象,班主任老師應該尊重學生,做到以下幾點,不在公共場合和眾人面前津津樂道該同學早戀的事,不把早戀視作學生難以赦免的過錯,當作把柄抓著不放,在大眾場合下,不直接批評,給學生留有余地。把握好處理早戀這一現象的度,采用冷處理等方式。正確引導學生青春期的戀愛,幫助學生走過雨季花季的年齡階段。
(三)專業(yè)特點導致男生眾多,抓住男生心理特點采取措施
機電或者機械專業(yè)方向讓更多的家長和學生認為男生更適合,所以這些專業(yè)的班級往往成了男生扎堆的班級,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給班級管理工作帶來重重難度。班主任老師在做德育工作的時候,我有以下兩點提議:
1.抓住男生要面子的特點,在班級營造氛圍,制定班級規(guī)章制度,樹立威信,讓學生明確行為的原則與底線在哪里。而行為一旦觸碰或者跨越了這條底線,將會獲得什么樣懲處。
2.在處理班級事務和做學生心理工作的時候,為了避免男生抱團的行為,應該采取化整為零的方式,各個擊破。我在長期的德育思想工作中發(fā)現,在集體中做德育工作的收效遠遠小于對個人做思想工作的收效,這有點類似于法不責眾的心態(tài),不如單獨針對某個學生做思想工作效果要好。
三、 職校數控專業(yè)男生班德育管理教育的反思
1. 用愛澆灌每一朵花朵
作為班主任,與同學溝通時,不能單單以老師的口吻對他們說教個不停,而更多的需要我們從朋友、親人的角度去跟他們溝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多用耐心和愛心感化他們。比如案例二的魯同學,起先我?guī)状握宜勗挘际菒灢豢月?,后來,當得知他家庭情況之后,我從他家庭出發(fā),每次都跟他聊爸媽的水果攤,聊關于做生意的話題,有一次,還特地讓他回家?guī)臀屹I他們家水果,但我的要求是必須他本人挑選并算好價格,第二天帶來給我,我的本意是希望通過這一次小生意讓他體會父母的艱辛、不容易,來勉勵他好好學習,改掉身上的壞毛病。后來,我發(fā)現這一次的“水果小生意”真的挺管用,他有了很大的改進,上課玩手機、睡覺、早退的毛病幾乎不存在了,見到我很主動地問聲好。
再比如案例一的張同學,對于他開學初的一些反常表現,我及時與其父母溝通之后,將其退宿回家,發(fā)現住在家里的他幾乎沒有遲到現象,上課也非常認真,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中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平時,我一直會找他談心,關心他的學習和生活,知道他吃軟不吃硬,在與他交流時注意語氣和方式,對他都是以鼓勵的口吻,他態(tài)度非常端正,及時改正我提出來的不足之處。
2. 努力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綜合德育能力,身教重于言傳
言傳與身教孰重孰輕?中國自古以來一直強調言傳身教,言傳在前,身教在后,這也是由于“說得容易做的難”。我們職中的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接受太多的“言傳”。而現實社會卻是一個價值觀混亂的年代。這樣就給學生成長帶來沖擊與矛盾。為什么所學與所見所得相差巨大?這時,簡單的“言傳”收效甚微。我們的老師應當更多的運用“身教”這一教育手段,用自己的行為去改變學生、影響學生。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中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蘇 蘇州 21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