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聰聰 聊城市外國語學校
在課改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全面鋪開的今天,以開發(fā)潛能,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為主要手段的“右腦開發(fā)”是中小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之一。經美國的斯佩里和日本角田等人的研究:左腦是理解語言的中樞,主要完成語言、邏輯、分析、代數(shù)的思考認識和行為,它是進行有條不紊的條理化思維,即邏輯思維,右腦是沒有語言中樞的啞腦,但有接受音樂的中樞,主要負可視的、綜合的、幾何的、繪畫的思考認識和行為,即形象思維。不少學者的研究顯示,事業(yè)成功者大多是右腦功能較強者,用右腦半球能控制行為、解決問題,記憶事情和產生情感,特別是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所以現(xiàn)今的教育時代對學生開發(fā)右腦是可行的,也是必須的
在人的一生中,腦都具有可塑性。我們應學會腦的使用和訓練,提倡“右腦開發(fā)”,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環(huán)境刺激,發(fā)展語言的、數(shù)學的、音樂的、圖像的形象思維。腦子多用可以促進腦的發(fā)育,“用進廢退”,所以我們對學生進行教育要研究這些規(guī)律,使學生能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才能和智慧,過去我們的教育注重于重復的訓練,刻板的記憶和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忽略了對學生形象思維、興趣、情感能力的培養(yǎng),而這些對學生今后的成功又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們教育要重視學生的右腦開發(fā),重視訓練形象思維及各方面的能力,使大腦的潛能得到充分開發(fā)和利用。
下面來談談自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具體地有成效地實施“右腦開發(fā)”,據(jù)我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如下:
“沒有記憶力的腦袋,等于沒有警衛(wèi)的要塞”(拿破侖),的確博聞強記,過目成誦常被視作智力超群的象征,人一生幾乎有大半輩子時間花在學習和研究上?!吧幌?,學習也就不會中止”,而要學習必須提高記憶,但提高記憶力又必須與形象思維相結合,才能“魚與熊掌兼得”。
我給出10 個(爆米花、圖書館、狼狗、書包、大樹、太陽、石頭、救護車、醫(yī)院、方便面、電視)沒有邏輯關系的詞。要求學生按次序以最快的速度把它們記住,若用邏輯思維的方法來記是困難的。我就讓他們把這10 個詞編成“電視劇”,編成“錄像”,放到大腦右半葉里去,那么當學生們把它們“播”出來時,一個個形象就在腦中跳躍,加深了記憶。此電視劇是:我吃著爆米花去了圖書館,路上碰到一只狼狗追我,我就跑,跑過程中丟了書包,狼狗還追隨著我。我就爬到大樹上去了,此時太陽出來了,我抬頭看遠方,一不小心從樹上掉了下來,掉到一塊石頭上,后來救護車把我送到了醫(yī)院。通過治療后,我躺在病床上,一邊吃方便面,一邊看電視。采用這種形象記憶,學生們學著樂,記得牢,很快學會了這種方法,并且在記詞匯、記文章、記文學作品時,只要瞑目想一遍,就很快記住了。人腦的開發(fā),特別是形象思維的開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的開發(fā)和長期記憶的開發(fā),我覺得很值得我們老師研究關注,因長期記憶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傳統(tǒng)教學中,以“左半腦”為主導型,背誦課文,往往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這樣無趣無味,學生們背得乏味、費時,又容易遺忘,并且右半腦的形象思維遠遠沒有得到升發(fā),那么如何在背誦中開發(fā)右腦呢?首先我加強范讀,發(fā)揮示范的作用,讓學生讀時有榜樣,有興趣,有信心,其次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出聲、形、情、味、神采。我靜心聽學生朗誦,時常感到像到音樂殿堂很美很美,我往往讓學生集體背,同桌對背,接龍背,拍著手背,比賽抽背,見縫插針地背。有時老師也參與,學生熱情很高,對背誦產生了積極的興趣。背誦時要動嘴,糾正發(fā)音,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背誦時要耳聽,提高了對聲音的分辨能力;背誦時臉帶表情,可幫助學生在大腦中建立一種新的形象,幫助學生具體想象課文所描述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這樣就大大地開發(fā)了右腦的潛能,一句話多種形式的、有表情的背誦對學生是一種快樂的學習和享受,促進右腦的進一步開發(fā)
想象能使人們“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梢哉f:一個人的想象力決定他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右腦開發(fā)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特別注意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學生天馬行空,自由想象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動腦、奇思妙想、異想天開的想象力,這樣就會促使大腦活化。下面列舉幾種膚淺的方法:
1.讓學生掌握重點詞時,階段性地搞一些詞面形象的游戲,如“鶴立雞群,正襟危坐,頜首低眉,翻來覆去,油光可鑒,冥思遐想,一目十行”等,讓幾個較有表現(xiàn)力的學生課前作好表演準備,然后分組進行形象猜詞比賽。
2.在學課文時,如教壯族風景中,引導學生進入想象的原野,體會壯族的鄉(xiāng)間秀麗風光,山、水、人、物令人心馳神往。
3.在口語交際和作文教學中,鼓勵學生多讀書,并且要在腦中把讀到的內容轉換成畫面,循序漸進的,從詞、句、段、篇慢慢積累,最后自己整理加工成自己的作品,還有作文教學中采用擴寫、補寫、續(xù)寫等等。
這些都是借助于想象、聯(lián)想的“右腦型”教學,它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新穎性,多樣性,趣味性,足以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積極性,如經常穿梭于語文教學中,對于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活化其右腦有著積極的意義。
經常有意識指導學生組織辦專欄:“小小作家”園地,“手抄報”評比,提供表達與表演活動的機會;詩歌朗讀、演講;課文成畫(把課文內容轉化成美麗的圖畫或逼直的示意圖)展覽等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如《快樂的節(jié)日》根據(jù)提供的情景設計一種節(jié)日場景進行現(xiàn)場表演;在學習《月亮灣》、《蠶姑娘》等課文時就讓學生畫出文中的畫面,體會文中的意境。這些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質和綜合能力,讓學生自己感受自己,自己說服自己,自己戰(zhàn)勝自己;在經驗中體現(xiàn),在體現(xiàn)中得到提高。這樣不僅滿足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聽、說、思辨能力得到綜合性的訓練和展示,為他們標新立異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
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是一種集配樂朗讀、幻燈電視、電影、錄像、圖片、動畫及實物投影等多種教學手段的教學,由于課件設計的形象可感性,有利于使學生右腦的直覺形象思維得到較充分的訓練和提高,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便于把左腦的抽象邏輯性與右腦的具體形象性進行有效結合。這樣,就更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力,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為全腦開發(fā)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綜上所述,在教學中巧施“右腦開發(fā)”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理念,突出了對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yǎng),特別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展其健康個性做了有益的探討,并且會使我們的教育更趨向科學化,更適應社會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