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翔
摘要:在我國中學中,體育這門課程是一門主要以鍛煉身體為核心的實踐性學科,體育課班級人數(shù)的多少,運動場地的大小都與開展體育課堂活動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一個班級的人數(shù)過大會出現(xiàn)許多難以實施的麻煩,運動場地不足夠大則難以完成體育課堂上開展的許多活動。因此,大班額開展體育課對于小場地的合理劃分十分重要。
關鍵詞:大班額小場地;中學體育教學;教學策略
目前我國教育教學發(fā)展日益擴大,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學生追求高質量高效率的體育課堂,由于“大班額,小場地”的原因,中學體育課程的改革一直難以實行,學生在體育課的課堂上,很難得到鍛煉,使得許多中學學校的體育教學水平低下。因此,各個中學學校的當務之急是解決“大班額,小場地”的教學難題。
一、轉變體育教學的觀念
有位教授曾經(jīng)提出“課程的改革就是人的改革,課程的發(fā)展就是人的發(fā)展,沒有教師的發(fā)展就沒有課程的發(fā)展?!睋?jù)調查,許多中學體育老師在教學中,都是按照過去傳統(tǒng)的方式教學,,他們多年來只有教學的觀念而沒有課程的概念,這無疑是對體育教學文化的一種沖擊。
對體育教學觀念的快速變化,有助于廣大的體育教師對目前體育教學模式的理解。如果體育老師按照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式進行授課,那么就會產(chǎn)生場地不足夠大,運動器械不夠用,班級組織混亂等一系列問題。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體育老師一般都要求學生排列整齊,行為劃一,紀律嚴明等軍訓式訓練。然而現(xiàn)代的體育教學理念并不是不贊同整齊劃一的排列,而是這種教學活動難以組織,小場地也不方便進行統(tǒng)一的訓練。其實,體育課的重點,就是讓學生都在運動場上學習,讓他們的身心得到放松,教學過程難控制,場面混亂也并不是什么大問題。如果老師一味的要求學生整齊,禁止他們隨意活動,反而不利于教學的進行。這樣學生就會把老師當做敵人,老師與學生之間很難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所以,轉變體育教學的觀念,是解決“大班額,小場地”這個問題的重要方法。
二、優(yōu)化大班額體育教學的方式
因為“大班額,小場地”的原因,體育新課程的改革活動很難開展下去,大部分的中學體育老師只有將學習重點放在管理與組織學生的方面上,這樣一來,許多學生在體育課上的需要難以得到滿足,體育教學活動就難以得到落實。現(xiàn)在中學都會出現(xiàn)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就是一個時間段,多個班級同時上課,這樣不僅僅就只有“大班額,小場地”的問題困擾著我們,我們還面臨著教學場面混亂,班級與班級之間互相干擾,嚴重影響了課堂質量。面對這種問題,我們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將一個班級的學生按照學生的身體素質將他們進行合理的分組,分別以小組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訓練,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團結合作的能力,加強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還解決了“大班額,小場地”和教學場面混亂的問題。另外,老師還可以任命每一組的一個成員為小組組長,發(fā)揮他們帶頭的作用,讓他們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的進行體育課堂的學習,增強學生相互合作的意識,同時解決了中學體育課堂“大班額,小場地”中難組織,難教學的問題。
三、確立體育教學目標,了解體育教學發(fā)展趨勢
目前通過對我們國中學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分析,未來體育教學的發(fā)展必須樹立“以人為本,健康放在首位”的教育指導思想。要加強體育教育工作,切實解決“大班額,小場地”的問題,通過改變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使學生充分掌握最基本的運動技能,讓學生養(yǎng)成堅持鍛煉,積極鍛煉的優(yōu)良習慣。老師應該將培養(yǎng)學生維護自身健康的意識放在教學第一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機能,提高學生自身的免疫能力,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有堅持不懈的意志,培養(yǎng)他們的體育興趣。
和以往的教學大綱相比,“大班額,小場地”的問題不得不讓我們體育老師改變教學內(nèi)容,只要能夠達成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任何教學形式都能夠采用。學生能在運動場上練習,那都是在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比如:許多中學體育課堂可以舉辦“小足球比賽”,這樣不僅能讓學生過了“足球癮”,還能避免因為場地小而缺少運動器材的問題,方便老師組織與管理,一舉兩得。所以,各個中學的體育老師可以在體育教學中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通過將教材內(nèi)容的簡化,娛樂化和校本化來達成教學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使他們自身得到了提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體育活動對于學生在社會適應能力上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大班額,小場地”的問題雖然困擾著我們,但是只要我們轉變一下教學觀念,優(yōu)化一下教學方法,充分的利用教學場地,并對學生進行充分的引導,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和自身素質,讓學生能夠將這些能力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使我國中學體育教學改革活動早日得到落實,為我國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林國忠.中學體育教學運用分組教學模式的探討[J].福建體育科技,2010,29(03):63-64.
[2]李欣.成功體育教學模式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與管理,2008(30):157-158.
[3]吳秋林.中學體育教學模式的選用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03):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