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勛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語文教學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傳授學生閱讀的方法,還要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想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從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著手。對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的策略進行了重點探究,希望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引導;學生;有效閱讀
一、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不乏一些情感充沛、語言精練、內(nèi)涵豐富的文章。這些文章對于豐富學生情感,陶冶他們的情操,提高其文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教授這些文章時,不妨對他們提出一些朗讀要求:讀出感情,跟作品、跟作者產(chǎn)生共鳴。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先進行示范朗讀,然后讓學生挑出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模仿。教師在示范朗讀時,在注重聲音的抑揚頓挫之時,不妨加入一些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通過這種方式,激發(fā)學生朗讀的熱情。
例如,我在教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秋天的懷念》一課時,為了表現(xiàn)雙腿殘疾的作者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我在朗讀他和母親的這段對話時,一邊聲嘶力竭地扮演,一邊使勁捶打自己的腿,通過語言和動作的配合,讓學生感受到此刻我就是想不開的“史鐵生”,我惟妙惟肖的表演和飽含感情的朗讀,帶給學生巨大的沖擊,有的學生甚至已經(jīng)熱淚盈眶。示范朗讀之后,我安排學生有感情地進行朗讀,他們欣然接受,并且讓自己的同學當鏡子,讓他們指出自己朗讀中面部表情、聲調(diào)中存在的問題,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更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感情,達到與書中人物情感的共鳴。
二、通過分角色朗讀,讓學生喜歡朗讀
初中學生同小學生一樣,對于分角色朗讀有一種天然的熱情,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妨仍采用這種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的朗讀水平給予相應的點評,在看到其朗讀優(yōu)點的同時,也應及時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從而取長補短,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例如,我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老王》一課時,為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我將他們分為了幾個小組,讓他們進行分角色朗讀。在這篇課文中,包括旁白、我、老王、老李四個角色。因此,我在分組時,每組安排了四名學生。在組長的安排下,進行分角色朗讀。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我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展現(xiàn)小組朗讀成果,配合最默契、朗讀感情最適宜的小組將會獲得相應的獎勵。在公布了小組激勵機制后,各小組便開始了朗讀角色的分配和朗讀內(nèi)容的訓練。為了贏得小組榮譽,各小組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紛紛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領。只見一組的學生,開始對各個角色的性格特征進行分析,以便確定出該角色說話時的神態(tài)、口氣等。二組的學生每個人都扮演一個角色,從而找出最適合出演該角色的“演員”……在最后的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每個小組都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這樣的閱讀教學設計,既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又鞏固了他們所學的知識點,是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的重要方式。
三、通過小組合作朗讀,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
新課程標準倡導“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妨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以此來幫助學生掌握新的學習方式,引導他們進行有效閱讀,在此基礎上,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互助,幫助他們建立新型的合作觀。
例如,我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這篇課文時,就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由于這篇課文是闡述求知問題的,具有一定的嚴肅性和科普性,學生對這類課文閱讀興趣一般較為低下。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將學生分為了幾個小組,在安排了小組任務之后,設置了相應的激勵機制,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在安排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前,我給他們設計的小組任務主要以問題的形式存在。問題一: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這是一個真命題,還是一個假命題?問題二: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問題三:選取生活中一兩個事例來證明任何人都擁有創(chuàng)造力的論點。這些問題拋出后,學生在閱讀時不再具有盲目性,而是帶著疑問去閱讀、帶著為小組爭榮譽的使命去閱讀,激發(fā)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通過各種閱讀活動,讓學生愛上閱讀
初中語文教師想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不妨從活動入手,通過舉辦各種活動,滿足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欲望,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通過參與活動,將閱讀轉變?yōu)椤皭傋x”。例如,教師可通過舉辦各種閱讀大賽,閱讀讀書角、閱讀沙龍、“我們的朗讀者”等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例如,在一次閱讀課教學中,為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我讓他們將自己最想?yún)⑴c的閱讀活動寫下來,并進行整理。經(jīng)過整理后發(fā)現(xiàn),最近大家對央視正在播放的《朗讀者》非常感興趣,如果學校也能舉辦類似的活動,他們將樂于參加。對于學生的建議,我和其他幾位語文教師經(jīng)過一番交流,決定舉辦屬于“我們的朗讀者”這個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們仿照電視節(jié)目來設置活動流程,安排活動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又對其進行了相應的創(chuàng)新,使其更貼合初中生的興趣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更能激發(fā)他們的參與熱情。這個活動還未宣傳時,報名參加的學生就已經(jīng)排成了長隊,他們選取自己喜歡的美文,結合自己的感悟,暢談文字帶給他們的喜怒哀樂,起到了文化感染人、鼓舞人和教育人的作用。一時之間,處處都可見學生朗讀文章的身影,在校園中仿佛能聞到“書香”的味道。
參考文獻:
[1]陳秋容.做孩子課外閱讀的引路人[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6).
[2]降璐.培養(yǎng)課外閱讀能力 提高民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J].中國民族教育,2012(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