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冬梅
【摘要】高中數學教學評價,是提升數學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對數學教學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現(xiàn)階段的高中數學評價,產生了很多問題,需要進行改革。本文結合自身的經驗,針對現(xiàn)行高中數學教學評價模式中產生的問題,探索有效的解決途徑,提升數學教學評價的質量。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 有效評價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136-0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數學教學方式方法進行了一些變革,對數學教育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是不可忽視的,現(xiàn)如今的高中數學教學的評價模式,還是多采用傳統(tǒng)評價模式,沒有跟上新課改的步伐。傳統(tǒng)數學教學評價過于關注結果,對學生獲得答案的思考以及推理過程關注得不夠[1]。同時,傳統(tǒng)教學評價模式,只關注教師班級的成績,給教師也帶來很大的教學壓力,在傳統(tǒng)模式下,教師很難開展教學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學評價模式對師生來說都是不利的。在此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必須探索有效的評價模式,發(fā)揮有效評價對教學的促進作用,進而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
一、高中數學評價的問題
(一)評價主體的主觀性
評價主體的主觀性問題,是高中各科教學評價中均會產生的問題,不只局限于數學學科。現(xiàn)如今的教學評價,大部分是邀請專家、領導、同事、學生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打分,然后用成績衡量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評價主體的主觀性勢必會影響到教學的評價結果。而且,高中數學教學的成果檢驗,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單單依靠一節(jié)課、兩節(jié)課的短暫印象,不能對教師的教學形成良性的評價結果,而且這種評價方式缺乏對教學的嚴格論證,嚴重影響了教學評價的公正性、客觀性。
(二)評價指標缺乏特殊性
現(xiàn)階段的高中教學評價,多門教學課程,采用同一個指標進行教學評價,這其實是非常缺乏客觀性的。高中數學教學理論知識多,對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較多,數學教學獨具特性。缺乏特殊性的教學評價指標,不能科學地評價數學教學效果,其評價結果不具備參考意義,也不具備實用價值。
(三)評價方法的隨意性
高中數學教學評價隨意性問題嚴重。一些學校在開展教學評價時,一直沿用以前的教學評價量表,未針對教學內容的調整,適時補充量表內容,對教師的教學評價來說不具備公正客觀性,不能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教學。同時,教學評價的量表體系和分值也不夠公允。筆者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多數的教學評價量表只關注教學的效果,忽視了學生數學能力的獲得和數學習慣的養(yǎng)成。這樣隨意的教學評價方法,嚴重影響了高中數學教學評價的公正性和客觀性。
二、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評價探究
(一)發(fā)展性原則
高中數學評價的目的,就是為了適時調整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高中數學評價,應該摒棄原有的以短時間的課堂教學演示,來評價教學的方法,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數學教學。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評價者帶有發(fā)展的眼光,看待高中數學教學,看看高中數學教學是否促進了學生的積極發(fā)展和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其次,用發(fā)展的手段評價教學,高中數學教學不應該只集中于一兩節(jié)教學課,應該讓評價者從多方面了解教學效果,經過長時間的多角度觀察,發(fā)現(xiàn)數學教學是否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最后,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教學中的不足,評價者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一定要摒棄原有眼光(如這個同事原來帶的班成績低)對教學評價的影響,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數學教學的不足,鼓勵數學教學教育者不斷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和改革,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二)公平客觀原則
高中數學教學課堂的教學評價結果,受到學生、教師、教學環(huán)境、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有效的教學評價,勢必要綜合考量這些因素,對教學進行公平公正客觀的教學評價。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結合學科教學特點制定評價體系。高中數學學科的評價體系設計,一定要結合數學學科的教學特點、數學教學內容的變革、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養(yǎng)成等數學教學特點,真正發(fā)揮評價對數學教學的促進作用。其次,依據實際出發(fā)。數學教學評價,一定要依據一定的教學實際,將學生、教師、教學環(huán)境、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等諸多因素區(qū)別對待,綜合考量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最后,引入第三方評價,盡量減少評價主體對評價結果的影響。學??梢越Y合實際,適當的引入第三方機構(如政府、媒體、專業(yè)機構)等,在評價的過程中,第三方機構和教學評價主客體進行深度交流溝通,增強教學評價的公正性、客觀性。
(三)反饋性原則
教學評價作為一種手段,其目的還是為了糾正教師的數學教學手段,通過教學反饋,幫助教師認識缺點,彌補不足,進而提升教學質量。根據這個要求,教師一定要深度研究教學評價反饋,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剖析評價中指出的問題,對評價進行科學的分析,進行有效的論證,并多與同事交流教學經驗,用同事的優(yōu)秀教學方法彌補自身教學的不足,進而改進數學教學方法,使高中數學教學,形成評價——反饋——改進——再評價的良性循環(huán),實現(xiàn)教學反思、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結束語
高中數學教學評價,必須遵守發(fā)展性、公平客觀性和反饋性原則,不斷完善教學評價體系,不斷嚴格教學評價過程,不斷用好評價結果,發(fā)揮教學評價對高中數學教學的引導作用,進而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重庚.高中數學教學形成性評價及其應用[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