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摘要】在小學教育中數學教育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重,而一個班的學生又比較多,教學時間以及老師的精力都有限,許多學校都采取了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這個方法,它不僅可以讓同學們相互幫助和交流,合作學習,更可以幫助同學和老師們輕松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這是教學方式的一大創(chuàng)新型的改革,然而實施過一段時間后也存在了許多問題,很多老師對于小組學習這個學習形式把握不準,造成正式實施上的偏差,所以我們需要鄭重審視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方法,發(fā)現問題并且研究出解決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 小組合作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124-02
一、小組學習形式主義,老師應深入灌輸教育理念
許多老師設置小組學習,常常因為跟進不到位,導致這樣的學習方法只是浮于表面,是一種形式主義,實際上卻沒有達到一些實質性的效用。學生與學生之間基本還處于互相獨立的狀態(tài),無法一起相互合作,共同思考,所以這就無法產生共同學習的團隊效果。這時就需要老師深入的實施和貫徹自己的教育理念,既然已經成立了互助學習小組,老師就應該將學習的主體既地位轉移給學生,不應該過多的引導,導致整個小組的學習方向發(fā)生偏差。
例如:在討論平行四邊形面積算法的同時,老師便可以安排一些學習小組,讓同學們討論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這時便會有同學自己提出分割法,或者是拼接法等等,對于這些新的知識,同學們一定會各執(zhí)己見,所以這就需要小組討論來發(fā)揮它的效用,同學們相互交流意見,互相學習對方的思維方式,從而得出一個他們認為最合理的答案,再全班一起討論,這樣老師們既不抹殺了同學們的獨立思考,又將教育任務實施到了極致,帶動所有同學的思維,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同學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合作意識,實踐意識等等。讓同學們在組內互幫互助,許多有能力好的幫助能力較差的同學,能力較差的也不至于跟不上課堂,使得老師上課的效率和質量變得越來越高。
二、學生缺乏主動性,需要教師進行良性引導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產生許多積極作用,然而在小組活動當中也同時會出現許多不利的情況,這就需要老師進行良性的引導,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學生缺乏主動性,一是對于課堂內的學習內容不是很感興趣,二是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這個方法不屑一顧,不論是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還是聽取別人的意見都讓他們覺得煩躁和無聊。而這里老師的作用就相當大了,而是需要根據不同同學的個人情況進行合理的分組,使得每個組里的綜合能力,性別和性格相互匹配,保證同學們可以互相幫助,互相契合,首先讓同學們之間的組合變得對了,他們才會樂于相互交流,相互說話,如果兩個同學他們互相不夠欣賞,那么誰又愿意聽取對方的意見呢?所以合適的分組便是使得小組合作學習產生積極作用的第一步。在接下來,老師要引導,每個小組選出一位領頭人,并且讓他為整個小組進行分工,比如有的人負責記錄,有的人負責收集信息,而有的人負責思考等等任務,使得整個小組學習有序的進行,讓許多內向的同學懂得表達自我,使得成績好的同學懂得幫助他人,讓同學們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更加懂得相互幫助、團結和信任。
例如:在小組合作出現問題的時候,老師應該進行及時干預,選擇一些性格相匹配的同學們安插進來。在課上的時候老師也要向同學們強調同學在小組合作之間,一定要學會互相信任,互相團結,并且合理的分工。老師要在思想上進行良性引導,強調小組行動,而不是個人的表演秀,使得同學們在小組學習進程當中不要不知所措,也不要獨攬大家的活兒,使得大家不僅在學習上互補,也在性格上互補,幫助同學們在人際交往和學習等等方面上同時進步,使得同學們在快樂的交流中,輕松的增加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別人的思想,同時學會表達自己的理念。
三、教師應該合理安排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
許多教師在安排學習小組的時間上都非常不合理,要不就安排大段的小組討論時間,使得課堂上的任務無法正常進行下去,拖沓教學進程。又或者是僅僅安排一點點時間給同學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導致同學們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深入的交流,更無法達到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所以老師們應該學會采取中庸之道,合理的安排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首先老師應該讓同學們進行提前預習,不要在第二天小組討論的時候,花上大段時間去熟悉今天要學的課文內容,而浪費了課堂上寶貴的時間,使得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被充分的利用,第二老師應該在前幾天的備課教案上面安排下一些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和知識點,使得同學們有契機進行小組討論,不要硬生生的,加上小組討論的環(huán)節(jié)。又或者因為安排不當,使得同學們不知所措,無法正確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使得整個課堂看起來雜亂無章,思維混亂,達不到教學的目的。
例如:老師在教學證明三角形相似的問題上,老師可以進行提前備課,并刻意的在課堂上設置幾個小組討論的時間點,然后引導同學們進行小組討論,并且留上15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同學們進行深入的討論,而不浪費課堂上的上課時間,并且在討論之后,請每個小組選出一位代表人,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讓每個小組直接再進行討論,使得整個課堂熱烈而高效的進行下去,從而引出老師今天的教學內容,使得整個課堂更加高效的運行。
四、總結
在現當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老師只有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并且深入實施下去,才能夠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才能加強他們課堂的專注度,以此來取得小組學習應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和娜娜.數學探究式有效教學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
[2]汝海成.數學“共生”式教學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