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樂益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113-01
英國著名教學法專家韋斯特認為:教授英語的基本任務,首先是培養(yǎng)直接閱讀能力,閱讀是理解和吸收書面信息的基本手段。
在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學生在情景中感受英語的氛圍,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用方法和手段,實現(xiàn)語言的理解運用的過程,遞增詞匯量,積累語言單位提升閱讀水平,達到語言輸出運用的過程。
在閱讀教學中要利用有效的手段,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教師思考的主題。教師首先了解分析教材,其中Read a story是教材模塊中的閱讀材料,閱讀學習是借助圖片、多媒體等讀懂簡單的故事或短文,逐字逐句逐段的理解故事意思。在長期的英語教學中嘗試各種方法和手段,如對話式、故事聆聽式、分角色朗讀式、圖文并茂式、問題引領式等等。其次分析所教的學生情況,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小學生有極強的好奇心,喜歡思考,思維活躍,會提出問題,對教師的問題很感興趣。在這里選用了“問題引領式”教學,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教材以故事形式呈現(xiàn),有其情節(jié)的完整性,學生可以憑想象增加其內容,涉及更多的詞匯。學生能依據(jù)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由淺入深環(huán)環(huán)相扣,閱讀步驟清晰,二是“問題引領式”教學更具有靈活性、挑戰(zhàn)性,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機會,對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容易學會,為提高閱讀能力打好基礎。
下面以3BM1U2 Story On the Moon為例,教材M1U2單元分成Look and say/Look and learn/Read a story/Listen and enjoy/Learn the sounds五個板塊內容,以其中的Read a story為閱讀板塊。發(fā)揮“問題引領式”的優(yōu)勢,高效的分步驟學習故事內容。在這節(jié)課中教學過程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即Pre?鄄reading、While?鄄reading和Post?鄄reading階段)。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教學任務、教學需求,提出不同的問題引領學生學習詞匯和句子,累計語言,根據(jù)實際情況精選問題。
一、根據(jù)文本教材,設計問題,激發(fā)閱讀欲望
在Pre?鄄reading階段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提出主體性、興趣性問題,調動學生閱讀的欲望。首先出示視頻創(chuàng)設去月亮的情景,Supergirl、Superdog一起來去月亮上,學生就會好奇地想知道:他們要干什么呢,教師出示興趣性問題:What can they do?興趣性問題,引出故事的開頭部分,在情景中學生帶著疑問繼續(xù)看視頻,他們倆乘坐飛船,遨游太空,玩著玩著餓了,教師提出主體性問題: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How is Superdog?(主體性問題是指文本中必須具備的要素,人物、地點、要做什么)引出故事開頭內容如下:Superdog and Supergirl go to the Moon. They can see some stars. They can walk on the Moon. Superdog is hungry. Supergirl is hungry too. They want to buy some food.
再出示問題:How is Superdog? What can they do?這個問題承上啟下的作用,提示學生思考的方向。How is the Moon food? What are they?(興趣性問題是猜測事件要發(fā)生的什么,學生想要知道、好奇故事里的感興趣的東西。)以這些問題為引領,出示故事內容。
二、設計問題,引領教學,積極思考閱讀
閱讀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英語素養(yǎng)和思維發(fā)展的能力、提高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任務。在閱讀中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得到升華。
在While?鄄reading中設計問題,其中Step 1借助圖片,延續(xù)剛剛的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引入到情景中去。因為餓了,他們想吃,飛船停在超市門口,進入超市后看到許多的食物,他們需要的是Moon cake/Moon bread/moon pie and so on.在這樣的情況下,在月亮上的食物能不能吃啊?怎么樣啊?由此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有一個思維的過程,從問題Where are they?—What can they see? —What do they like? —What food do they want?是由淺入深的順序的思考過程,也是英語寫作過程的線索,運用輔助性問題和主體性問題相結合(輔助性問題就是為故事的完整性而補充的內容所提出的問題,是充實文本內容,讓閱讀文本材料的更加地完整。),組成一串與故事線索有關的問題,在問題的引領下,教師提出故事的中心內容的問題How does it feel?主體性問題(主體性問題就是故事的核心板塊里面的反映主題中心思想的問題,也是這個模塊里面所學的重點句型的再現(xiàn)和體現(xiàn)。),由這些問題來引出視頻,看看他們在超市里買了些什么食物,教師呈現(xiàn)的故事情節(jié)內容如下:This is a supermarket. Its big and clean. They can see some bread. Supergirl touches it. Its hard. She doesnt like it. Superdog likes Moon pie. Its soft and nice. They like it.
在Step 2中:用圖片和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承接上面的故事內容在超市看到了很多的食物想買,學生買了喜歡的食物要去付錢,學生又好奇的想問:怎么付?用什么錢?根據(jù)問題可以出現(xiàn)故事情節(jié)的高潮部分,以下內容:Supergirl likes Moon pie. Superdog likes Moon pie, too. They dont like Moon bread. They buy Moon pie. How much are they? Ten Moon yuan. 這里有問題: What do they like? How are they? How much are they?引領學生積極思考,揭示故事的進展的主線,學生由淺入深的思考問題,新舊知識相結合,不僅故事具有完整性,而且學生也具備了閱讀的提升過程。
三、設計問題,深入閱讀,充實故事內容
問題反映故事發(fā)展的主線,這個環(huán)節(jié)還是利用圖片以及情景,設計主體性問題和拓展性的問題相結合,提出拓展性問題(拓展現(xiàn)問題是提醒學生結合實際生活展開想象,提出與故事內容有關的情節(jié),想表達又不會用現(xiàn)有的詞匯說出來的語言,由此,教師用問題來作提示,引導學生開展新的句型的學習,豐富故事內容。)What else do they want? How do they go back? What dont they like?這些問題的回答比較難,教師因班級情況選擇。教師用主體性、興趣性、輔助性問題,引領激發(fā)學生思考、通過學生豐富的想象,增加故事的語篇量,故事的結尾可以更加完整合理,如下:They drive the spaceship home. They have a good time. 教師利用問題引領,故事的內容分成三個階段開頭、情節(jié)、結尾,不同的形式呈現(xiàn)了出來,教會了學生“剝繭抽絲”式閱讀的方法,學生學得輕松快樂。
“問題引領式”教學的優(yōu)勢是可以層層遞進,脈絡清楚,學生始終思考著、學習著,在解答一個一個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新知,所學的詞匯句型都能夠體現(xiàn)在故事中,充實了故事的內容。是記憶、歸納、思考、表達于一體的過程,是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和學習文章結構,又是口語訓練相結合的閱讀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