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哲
摘 要: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課程的重要內容,面對不喜歡理論課的高職學院學生教師必須開展教學研究。本文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的教學內容出發(fā),分析了教師的教學研究內容,并介紹了這一理論的教學實踐。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文化自信;教學研究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是從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歷次重要講話中提煉總結出來的,尤其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是對中國共產黨人在十八大以來的文化建設實踐的總結提煉。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的教學內容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的教學任務主要是由《概論》課程承擔,具體安排為第十章第三節(ji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該節(jié)內容由三部分組成:牢牢把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教材以嚴謹、嚴肅的語言體系歸納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的教學研究
1.重構教材體系
通過反復鉆研教材內容,十九大報告等文件中關于文化建設的內容,教師重構了本專題的教學體系,通過問題設置轉化教學語言,把專題命名為《堅定文化自信 挺直精神脊梁》,把教學內容概括為三個方面:什么是文化自信?新時代為什么要對大學生講文化自信?新時代如何實現(xiàn)文化自信?
2.分析學情
分析教學對象是開展教學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教師通過超星學習通發(fā)布討論:說說文化領域中的中國驕傲。學生積極給與回復,他們認為文化領域中值得驕傲的主要是四大發(fā)明、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等。這就意味學生的潛意識里對文化的認同主要集中在文學、藝術、科技等物態(tài)的有形的文化。讓教師吃驚的是居然沒有一個學生提及中華優(yōu)秀思想道德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一現(xiàn)實讓教師認識到自己授課的學生在文化自信上存在不平衡,學生對物態(tài)的、有形的文化更加自信,對思想、精神層面的文化因了解不夠充分而不夠自信。
3.確立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研究,教師確定文化自信專題教學目標。教師根據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理論到實踐的原則確定了三個教學目標。一是知識掌握,對應教學體系的第一問題,什么是文化自信?要求學生掌握文化自信的豐富內涵。二是價值認同,對應教學體系第二個問題,新時代為什么要對大學生講文化自信?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進而認同文化自信,尤其是思想精神層面的文化自信,堅定文化的全面自信,達到解決學生文化自信中存在的短板問題。三是行為激發(fā),對應教學體系第三個問題,新時代如何實現(xiàn)文化自信?
4.明確教學重難點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個思想改造的過程,需要實現(xiàn)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標,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因而思想的改造是更為困難的,因而教師把教學難點界定為價值認同。檢驗教學效果的一定是學生的行為,因而教師把教學重點界定為行為激發(fā)。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的教學實踐
1.學生分組講述家鄉(xiāng)名人故事
課前教師已經通過超星學習通發(fā)布群組任務:以小組為單位,收集一個家鄉(xiāng)名人故事,派代表在課堂上講述。名人為社會留下的大多是思想、精神財富,通過學生對家鄉(xiāng)名人故事的收集、整理、講述,一方面讓學生為家鄉(xiāng)自豪,為家鄉(xiāng)的名人自豪,更為名人留下的思想精神文化自豪,另一方面,教師由此引出本課的專題和教學難點。
2.連環(huán)設問,逐層推進
問題1:什么是文化自信?
從文化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出發(fā),教師選擇廣義的文化,從物態(tài)的、有形的文化和無形的思想、精神文化兩個層面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厘清文化自信的內涵,讓學生明白,文化領域中值得中國人自信的,不僅有四大發(fā)明、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等,更有古圣先賢、民族英雄等留下的思想、精神和價值觀念。如孔子開創(chuàng)的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現(xiàn)在還繼續(xù)影響中國乃至世界。思想、精神文化可以跨越時空的界限,持續(xù)影響著人的思想和行為,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對這些文化的價值進行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并對這些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
問題2:新時代為什么要對大學生講文化自信?
這是本專題的教學難點。教師從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兩個角度進行分析,讓學生從情感上、理性上對文化自信,尤其是思想層面的文化自信產生深刻認同。
首先教師用視頻案例教學。教師播放視頻《較量無聲》片段,特別關注其中美國中情局對華“十大誡令”,如“盡量用物質來引誘和敗壞他們的青年,鼓勵他們藐視、鄙視,進一步公開反對他們原來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別是共產主義教條……讓他們不以膚淺、虛榮為羞恥。一定要毀掉他們強調過的刻苦耐勞精神?!庇蒙鷦有蜗蟮陌咐寣W生認清西方社會的險惡用心,認識到唯有思想上、精神上的自信和堅定才能自覺抵制各種侵蝕,由此完成新時代對大學生講文化自信的必然性。
其次,從三個方面逐步分析新時代對大學生講文化自信的可能性,其落腳點在于新時代中華文化的優(yōu)越性。
一是組織“名人競猜”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思想文化。由于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了解比較多,所欠缺的主要在于優(yōu)秀的思想文化。教師在課堂上展示我國歷史上著名思想家的相關信息,班級之間PK競猜,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魅力。
二是講述故事,讓學生在故事中感受奮發(fā)向上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內容豐富,教師以長征精神為例,用四個關鍵詞解說長征精神:不怕犧牲,講述湘江戰(zhàn)役陳樹湘的感人故事;青春當擔,講述長征指戰(zhàn)員年齡的史實;心系人民,講述《半條棉被》的故事;堅定信仰,講述《長征組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故事。這些故事今天講來還是滿滿的感動,讓學生在故事中深受感動、感染,進而被革命文化所展現(xiàn)的奮發(fā)向上的革命情懷鼓舞。
三是開展小辯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核心在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政課講得比較多了,這里讓它PK西方“普世價值”(民主、自由、人權),通過學生自由發(fā)言和教師案例引導,讓學生明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性和西方“普世價值”的侵略性、欺騙性本質,從而堅信并踐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問題3:新時代如何實現(xiàn)文化自信?
首先教師在超星學習通發(fā)布討論“你覺得如何才能增加文化自信?”,同時就此問題發(fā)布搶答,選取搶答的前3名同學現(xiàn)場分享觀點,其余同學在討論區(qū)跟帖發(fā)言,現(xiàn)場分享的同學可為班級積分。
然后教師從國家方略、學校方案、個人行動三個層次進行系統(tǒng)分析講解。國家方略可歸納為把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文化強國三個方面。建設文化強國,學校一直走在前列:以新湘繡、新湘瓷為代表的創(chuàng)造性保護傳承;以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大力傳播文化等。個人行動上,各盡所能。世博會中國館、漢服協(xié)會、剪紙協(xié)會等,優(yōu)秀的校友、在校大學生為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智慧。
最后是升華鞏固。教師提出問題:建設文化強國,我可以做些什么?引導學生將思考轉向自身。并布置實踐任務:結合自己專業(yè)所長,以2018年學?!盎ヂ?lián)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為依據,以小組為單位做一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課后是拓展延伸階段,完成實踐任務,觀看教師推送的視頻。
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思政理論課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同時做好教學研究,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的教學工作做實,讓學生對中華文化真學、真懂、真信、真行,實現(xiàn)挺直精神脊梁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單培勇,康海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文化思想研究綜述[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
[3]王偉光.全面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于文化的理論[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8(1)
(作者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