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旭
[摘要]目的:比較無托槽隱形矯治器與傳統(tǒng)直絲弓系統(tǒng)治療輕中度擁擠錯牙合畸形的治療優(yōu)勢,為患者臨床治療選擇提供參考。方法:選取筆者醫(yī)院收治的30例輕中度擁擠錯牙合畸形患者,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15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直絲弓系統(tǒng)矯治器治療,觀察組采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測量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上下頜牙齒錯位、上下頜頰側區(qū)咬牙合關系、覆蓋、覆牙合、中線PAR指數(shù),記錄兩組矯治所需時間,分別于治療后2h、12h、24h、2d、7d評價兩組患者疼痛強度。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上下領牙齒錯位、上下頜頰側區(qū)咬牙合關系、覆蓋、覆牙合、中線PAR指數(sh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兩組治療后各項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平均矯治時間(14.25±1.23)個月,明顯長于對照組(9.58 ± 0.76)個月(t=12.509,P=0.000);兩組患者治療后24h、2d時疼痛強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治療輕中度擁擠錯牙合畸形具有較好效果,且可減輕患者疼痛感,提高舒適性,但所需矯治療時間更長。
[關鍵詞]輕中度擁擠錯牙合畸形;無托槽隱形矯治器;直絲弓系統(tǒng)治器;美容;療效
[中圖分類號]R78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8) 08-0092-03
隨著臨床醫(yī)學材料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口腔正畸技術得到了快速發(fā)展,使正畸治療效果明顯提高。正畸治療中常使用固定矯治器,具有顯著效果,但也存在不足,如影響美觀,不利于口腔衛(wèi)生維護等[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對口腔治療質量要求的提高,正畸在美觀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給口腔醫(yī)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戰(zhàn)[2]。臨床醫(yī)師使用陶瓷托槽和舌側矯治器,滿足了部分患者的需求,陶瓷托槽需更換弓絲且美觀性差,托槽脫落后需再粘接;舌側矯治于患者舌面粘接托槽的舒適度較差,對患者舌發(fā)音造成一定影響,且不利于口腔衛(wèi)生維護[3]。本研究旨在探討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應用于輕中度擁擠錯牙合畸形患者中的效果,并將其與傳統(tǒng)直絲弓系統(tǒng)矯治器進行比較,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筆者醫(yī)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輕中度擁擠錯牙合畸形患者,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觀察組:15例,其中男4例,女11例,年齡17?29歲,平均為(23.1±2.3)歲;對照組:15例,其中男3例,女12例,年齡16?28歲,平均為(22.8±2.1)歲。兩組患者性別和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除第三磨牙外,其他牙列均完整,無過大或過小牙、無牙周疾病、無傳染性疾病、恒牙牙列,輕、中度擁擠的錯牙合畸形及未行拔牙矯治者;②不影響正畸移動的齲壞牙齒;③牙周狀態(tài)良好、無牙齦炎及系統(tǒng)性疾病者;④性別不限、身心健康,能較好配合并能真實反映疼痛情況者;⑤無正畸或正頜史者;⑥患者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過敏體質者;②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③有凝血功能障礙、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④有正畸史者。
1.3 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直絲弓系統(tǒng)矯治器(長沙天天齒科材料公司MBT直絲弓托槽)治療,使用標準轉矩托槽和0.014英寸含銅鎳鈦絲治療;觀察組采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西安恒惠公司),每日佩戴時間>22h。所有治療均由同一醫(yī)師完成。
1.4 觀察指標:測量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上下頜牙齒錯位、上下頜頰側區(qū)咬牙合關系、覆蓋、覆牙合、中線PAR指數(shù),每一個項目測量3次,然后取平均值。牙齒錯位:從患者一側第一磨牙近中到對側第一磨牙近中區(qū)域內測量各相鄰牙床解剖鄰接點與解剖牙合平面平行平面上的最小距離。錯位距離:0?1mm記0分,1.1?2.0mm記1分,2.1?4.0mm記2分,4.1?8.0mm記3分,大于8mm記4分,埋伏牙記5分[4]。頰側區(qū)咬牙合關系測量:對患者尖牙到最后一顆磨牙在垂直、矢狀和橫向方面的咬合情況進行測量。記錄兩組矯治所需時間,分別于治療后2h、12h、24h、2d、7d評價兩組患者疼痛強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患者疼痛情況,一根直線長度為10cm,一端為0,0表示無疼痛,10表示疼痛劇烈,難以忍受[5]。
1.5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6.0軟件統(tǒng)計,計量資料采用(x±a0表不,采用t檢驗,P<0.05表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上下頜牙齒錯位、上下頜頰側區(qū)咬牙合關系、覆蓋、覆牙合、中線PAR指數(sh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目指數(shù)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上下頜牙齒錯位、上下頜頰側區(qū)咬牙合關系、覆蓋、覆牙合、中線PAR指數(sh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輕中度牙列擁擠患者治療前后模型見圖1?2。
2.2 兩組患者矯治時間比較:觀察組矯治時間平均為(14.25± 1.23)個月,明顯長于對照組(9.58±0.76)個月(t=12.509, P=0.000)02.3兩組患者治療后疼痛情況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24h、7d疼痛強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無托槽隱形矯治器具有較多優(yōu)點,相比固定矯治器、舌側矯治器來說,采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治療具有更高的舒適性。相關調查顯示,女性人群,尤其是年輕女性更青睞無托槽隱形矯治器;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6],采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治療,患者牙周健康優(yōu)于固定矯治和舌側矯治器治療。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是一種透明器具,基本看不出矯正牙齒,對患者社交影響小,不影響患者口腔健康,可隨時摘戴,方便患者進行口腔維護。無托槽隱形矯治器設計是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來完成,可嚴格控制好矯治力量,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應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治療操作簡便,可減少醫(yī)師操作時間和患者復診次數(shù)[7-8]。盡管采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具有較多優(yōu)勢,且效果肯定,但也存在不足之處,如延長患者矯治時間,增加患者治療費用。此外,無托槽隱形矯治器對患者依從性具有一定要求,患者能否較好地配合是矯治成功的關鍵。應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治療還需建模和加工,因此,矯治時間相對較長[9]。采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治療對患者牙齒三維控制性較差,對牙齒控根和磨牙的扭轉效果不理想。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上下頜牙齒錯位、上下頜頰側區(qū)咬耠關系、覆蓋、覆跆、中線PAR指數(sh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矯治時間平均為(14.25±1.23)個月,明顯長于對照組的(9.58±0.76)個月;兩組患者治療后24h、2d時疼痛強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釆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與傳統(tǒng)直絲弓系統(tǒng)治療效果相當,與各文獻報道結果類似。有研究發(fā)現(xiàn)[10-11],采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治療可較好地糾正患者前牙扭轉和關閉牙列間隙等。應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治療可較好地解除患者牙齒咬合面的影響,對非骨性前牙反牙合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12]。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治療效率較差,需要時間較長,這主要是因采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治療時,加工方需先與醫(yī)生和患者進行溝通,從而浪費部分時間,確定治療方案后,加工無托槽隱形矯治器需一定時間[13];此外,采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治療還需患者的密切配合,且需保證每日治療時間>22h,所以醫(yī)生不能隨時監(jiān)控,部分依從性較差的患者可能會影響療效,最終可能需重新取模來制定治療方案,影響治療時間[14]。正畸治療過程中存在疼痛問題,這也是影響患者配合的重要因素。所以,減輕患者疼痛是當前醫(yī)師追求的目標之一,目前尚無精準方案測量患者疼痛程度,本文采用VAS法是一種常用的疼痛評估方法,且操作簡單,便于直觀反映患者疼痛狀況。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正畸治療后24h、2d疼痛強度存在差異,這主要是因采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無粘接托槽,患者佩戴更舒適,減少異物對患者口腔黏膜的刺激,有利于患者口腔維護,避免牙周疾病,減輕患者痛苦[15]。盡管采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具有較好效果,但在實際治療中也需注意相關事項,如無托槽隱形矯治器對印膜具有較高要求,所以精準取模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采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治療時需選擇合適的托盤,避免托盤變形而致患者出現(xiàn)疼痛或不適。
綜上所述,采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治療輕中度擁擠錯牙合畸形具有較好效果,但也存在矯治療時間長的問題,隨著臨床醫(yī)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口腔材料的更新,相信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會得到更大的進步,能更好地滿足患者需求。
[參考文獻]
[1]沈強.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在口腔正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19):89-90.
[2]陳輝,劉泓虎.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應用進展[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34(11):1700-1704.
[3]史真,張憲梅,林升.無托槽隱形矯治器對牙周炎錯始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華口腔正畸學雜志,2013,20(1):31-35.
[4]翟明表,孫艷,郭劍虹.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與固定矯治技術療效及對牙周健康、生活質量的影響[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8,47(2):228-230.
[5]周文華.無托槽隱形矯治對牙齒畸形患者牙周健康的影響[J].河北醫(yī)學,2014,20(11):1868-1871.
[6]李炎釗,譚家莉,鄭枉婷,等.初槪托槽隱形矯治器與Damon Q自鎖托槽成年女性正畸疼痛對比研究[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7,10(2):92-94.
[7]陳悅娜,張雪玲,戚維舒,等.無托槽隱形矯治初期患者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初步研究[J].中華口腔醫(yī)學研究雜志(電子版),2016,10(3):224-227.
[8]孫謀遠,黃清波,王孔槐,等.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與傳統(tǒng)固定矯治技術對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響[J].口腔醫(yī)學,2018,38(2):149-153.
[9]馮安琪,王藪馨,楊夏晴,等.兩種光固化材料在無托槽隱形矯治附件粘接強度的比較[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5,40(6):653-655.
[10]劉盼盼,郭涇.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在拔牙臨界病例非拔牙治療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口腔醫(yī)學,2015,35(5):402-404.
[11]顧敏,陳文靜,劉艷,等.激光與護牙素處理對無托槽隱形矯治患者牙周健康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5,8(9):546-548.
[12]王藪馨,張軍梅,賈瑩,等.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臨床應用初探[J].貴州醫(yī)藥,2015,39(2):133-136.
[13]Qiu N,F(xiàn)an R,You L,et al.An efficient and collision-free hole-fillingalgorithm for orthodontics[J].Visual Computer,2013,29(6-8):577-586.
[14]戰(zhàn)麗平,白玉興,張寧,等.無托槽隱形矯治用熱壓膜材料的共混改性及性能研究[J].北京口腔醫(yī)學,2015,23(1):1-4.
[15]王冠,楊璐,張玉峰,等.無托槽隱形矯治器和直絲弓矯治器對切牙牙根吸收的影響[J].上??谇会t(yī)學,2017,26(1):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