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波
摘要:“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模式是高職學院課程教學實施的一種重要模式,其高度與企業(yè)工作過程貼合的模式可以有效地體現(xiàn)工學結合的教學理念。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面對不同的工作項目,不同的項目實施人員,教師如何有效地把控工作質量,學生如何記錄完整的工作過程,項目組如何開展針對性的評價和總結。這些問題將是影響使用“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模式授課的相關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
關鍵詞:信息系統(tǒng);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8)18-0074-02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for Teaching Mode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ZHANG Jing-bo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Luzhou 646000,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systematization of working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model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model which is attached to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enterprise can effectively reflect the teaching idea of combining work with learning. But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in the face of different work projects, different project implementers, teachers how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quality of work, how students record the complete work process, how to carry out the project group to carry out the evaluation and summary. These problems will be the key to affect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relevant courses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information system; systematization of working process; teaching quality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模式是高職教育課程改革中應用廣泛的教學模式。其特點是根據專業(yè)對應崗位群所面向的具體工作項目,將課程以工作項目為載體,通過“咨詢、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六個教學實施步驟,以工作項目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優(yōu)過程為教學線索開展課程設計。“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模式相較于傳統(tǒng)案例式教學更體現(xiàn)職業(yè)教育的項目驅動和過程管理,廣泛適用于高職學院各專業(yè)的課程改革。
1“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模式的實施現(xiàn)狀
筆者所在的四川化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大力提倡以先進的教學理念開展教學、課程改革,“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模式是學院重點推行的課程改革方案之一。筆者在應用“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模式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高職學院學生在面對具體工作過程的課程時,學習熱情和參與度上都明顯高于傳統(tǒng)的教師單面講授模式。筆者所授課的班級存在人數(shù)較多,項目開展需要多個分組的情況,受學生學習能力、信息獲取途徑、項目質量要求、時間節(jié)點等各種因素影響,學生工作過程的實落實情況并不相同,由此帶來的問題也比較明顯,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1)不同項目具體需求信息不一樣
為避免抄襲、模仿等偽學習,教師通常會利用不同的需求信息讓學生在同一工作過程中開展不同的具體任務。這導致課堂集中點評中無法覆蓋所有項目組。
2)不同工作項目的階段性完成度不一樣
每個工作項目受不同完成條件的制約,機會不可能完全統(tǒng)一的在規(guī)定的階段性時間節(jié)點上完成任務,因此,教師若不能及時知曉學生完成的情況,可能會造成項目完成超期,教師檢查不及時的問題。
3)不同項目的完成質量不一樣
每個項目組學情不同、資源不同,完成項目的質量也會不同,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項目咨詢去判斷項目組的完成質量,以此為根據開展項目指導,但是傳統(tǒng)的集中點評的方法在時間和精力上讓教師難以開展分類指導。
4)不同項目的時間節(jié)點不一樣
學生項目組在完成不同項目所指定的實施計劃中中可能會制定不同階段時間節(jié)點,這導致教師若采用傳統(tǒng)課堂集中點評的話無法根據不同計劃區(qū)別開展指導。
為解決以上問題并且將“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方法落到實處,筆者根據教學過程中的經驗,依托現(xiàn)有的網絡服務器環(huán)境,開發(fā)了服務于“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模式的信息系統(tǒng),以提高相關課程在“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的教學質量。
2系統(tǒng)功能模塊應用分析
2.1 信息系統(tǒng)需求分析
服務于“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模式的信息系統(tǒng)主要包括:教師任務發(fā)布模塊、學生工作任務實施模塊、項目評價模塊三個部分。
2.1.1教師任務發(fā)布模塊的應用分析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模式的第一個關鍵點是教師對工作任務的設置。包括任務內容的設計、任務信息發(fā)布的量化、任務難度的設計。根據姜大源教授對工作過程三次以上展現(xiàn)的要求,教師需要巧妙地將一個工作過程以三個以上不同項目載體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地讓學生逐次開展實踐。因此,在同一門課程中,教師需要利用信息系統(tǒng)階段性的發(fā)布三次以上的工作任務,并且每次新任務的下達,需要以前一階段任務完成合格為基礎,可以利用信息系統(tǒng)設置具體的時間節(jié)點,讓學生具有項目進度意識。
其次,工作任務的開展需要學生獲取足夠的信息咨詢,而同一個班級中可能存在很多的分組,若讓所有學生獲取同樣的咨詢,難免出現(xiàn)雷同現(xiàn)象。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項目組,利用信息系統(tǒng)發(fā)布差異化的需求信息,以此來區(qū)別考量不同項目組的工作情況。
第三,對高職學生而言,不同學情和學習狀態(tài)對學習的影響非常大,因此,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項目組差異化的設計工作難度和完成要求。通過信息系統(tǒng),教師可以記錄學生上一階段完成的情況,以此為依據,設計下一階段該項目組的工作任務和具體要求。
第四,學生以團隊完成項目,并不是全部成員都做同一個工作任務,具體的工作崗位有具體的工作職責,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系統(tǒng),設計不同的工作崗位和工作職責要求,以便學生按項目組的形式開展工作任務。
2.1.2學生實施工作任務模塊的應用分析
根據工作過程實施的規(guī)律,學生要開展工作任務,首先需要獲取足夠的信息咨詢。若單方面由教師提供咨詢,則不能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信息系統(tǒng)設計了需求獲取模塊,要求學生在承接具體任務之前,通過自己的方式和渠道獲取能夠支撐完自己項目的需求信息,并記錄在信息系統(tǒng)中。而需求信息的記錄,也將作為項目中期評價的一個依據。
其次,學生承接項目由團隊開展,信息系統(tǒng)中設計了團隊角色選項,學生可以在具體項目中擔任具體的工作崗位,完成具體的工作任務,對于不同的工作任務完成過程,也有各自的記錄,項目后期評價環(huán)節(jié),可以根據不同學生在不同崗位上的工作記錄作為評價依據。
第三、項目實施需要具體的任務計劃書,學生可以在信息系統(tǒng)中填寫或上傳具體的項目進度表,并按要求設置具體的時間節(jié)點,教師在把握項目進度過程中將以此為依據開展過程評價。
第四,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互動是非常重要,在實施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實時的在信息系統(tǒng)中提出自己的疑問,發(fā)布的方式包括面向項目組、面向全班、面向教師。系統(tǒng)可以記載互動情況,并通過人工手段評判互動效果,也可以以此作為后期考評的依據。
第五,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階段性成果,可以通過信息系統(tǒng)實施的發(fā)布,項目組可以共同把控項目質量,教師也可以根據具體的項目成果階段性考評項目計劃實施情況。
第六,項目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后,需要學生開展自查和總結,學生可以通過信息系統(tǒng)填寫階段性總結或上傳項目匯報視頻等方式開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階段性總結進行階段性考評。
第七,項目交付后,教師和其他考評機構,可以根據信息系統(tǒng)生成的項目資料清單,對項目整體進行總結評價,同時系統(tǒng)提供修改選項,若項目成果未達標,項目組可以根據評價結論進行二次整改。
2.1.3項目評價模塊應用分析
整個工作過程的評價機制包括:教師在學生工作實施過程中的項目咨詢情況評價、項目計劃情況評價、時間節(jié)點完成情況評價、項目階段性質量評價、項目團隊整體合作評價、項目個人任務完成評價、項目完結情況評價等幾個方面,主要以文字點評和分值考核為主。
1)項目咨詢情況評價
教師通過查看信息系統(tǒng)中記載的項目組需求分析報告,判斷項目組在“咨詢”階段是否開展“咨詢獲取工作”,是否采集到正確的、足夠的需求咨詢。
2)項目計劃情況評價
教師通過查看信息系統(tǒng)中記載的項目組工作過程計劃,判斷項目實施的可行性、人員組成的合理性、項目過程的規(guī)范性和項目的時間周期等。
3)時間節(jié)點完成情況評價
信息系統(tǒng)可以根據教師批準的學生工作計劃中的具體時間節(jié)點,設置具體階段工作的有效性,對于超時的工作任務,系統(tǒng)自動關閉相關功能,教師可以根據信息系統(tǒng)中的提示,查看學生在具體時間節(jié)點上完成工作的具體情況,并開展考核評價。
4)項目階段性質量評價
信息系統(tǒng)在學生確認某一階段完成后,可以將其推送至教師端,由教師根據具體的階段性成果開展考核評價。
5)項目團隊整體合作評價信息系統(tǒng)
6) 項目個人認為完成評價
7)項目完結情況評價
3 信息系統(tǒng)結構圖
根據對信息系統(tǒng)的需求分析和設計,得出如下系統(tǒng)結構圖。
4系統(tǒng)技術手段
根據系統(tǒng)結構圖,考慮系統(tǒng)的實際應用效果,擬采用B/S模式開發(fā)系統(tǒng)平臺,采用SQL數(shù)據庫+ASP.net動態(tài)網頁技術實現(xiàn)各功能模塊。
5 總結
服務于“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模式的信息系統(tǒng),可以讓教師在利用“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模式進行授課的相關課程實施環(huán)節(jié)中有效地掌握學生的工作過程和工作質量,同時幫助實施項目的學生完整記錄工作過程并開展互評和總結,能有效提高此類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呂斌.基于工作過程真實性培養(yǎng)高職生關鍵能力[N].中國教育報,201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