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璐予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已漸漸成為一種習慣,它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活力,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其中,iPad已經(jīng)走進課堂,備受教師與學生的青睞。它的輕便性、觸控交互以及強大的多媒體功能讓師生愛不釋手,越來越多的學校將平板電腦應用于中小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手拿平板電腦,可在不同難度級別的題庫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習題,系統(tǒng)自動批發(fā)并向教師反饋答題情況,從而實現(xiàn)分層教學和個性化指導。利用平板電腦,教師和學生放學后還能實時互通,學生有問題可及時通過網(wǎng)絡在學校平臺提問,由教師在線答疑或留言?!霸普n堂”的應用將極大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學生將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才能,本文結合人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圓的面積》這一教學實踐介紹如何巧用“云課堂”功能,助力課堂教學效率,以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常規(guī)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通過課前調查(如圖1、圖2所示)了解學生學情,這就產生了兩大問題。一是大多數(shù)教師通常采用課前練習,學生完成后上交由教師查看并統(tǒng)計。可這樣的方式必須提前1~2對學生進行調查,有時會因忘記下發(fā)課前練習而耽誤教學進度。二是這樣的方式比較單調,學生感覺就像是做練習,增加了他們的作業(yè)量,大多數(shù)學生不喜歡這樣的方式,特別是學習困難的學生,這些練習題他們根本就無從下手,這無疑增加了他們的負擔。
圖1
圖2
云課堂模式能將學生的學習行為數(shù)字化,利用云平臺的“預習任務”給學生推送一個各平面圖形面積推導回顧視頻(如圖3所示,截取了視頻中的幾個片段),學生隨時可以觀察視頻,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不需要排排坐等著一起完成課前預習,即使教師忘記布置課前調查,也可以云端上提醒學生觀看,還可以反復觀看。
圖3
學生看完視頻后嘗試著將圓轉化成已學平面圖形,并將作品上傳至云端(如圖4所示,教師平板上作業(yè)接收情況),云課堂提供了更多的學生學習行為存儲空間,除了文字資料,學生可以錄制學習過程,音頻、視頻等資源也能進行存儲和播放。因此有的上傳了照片,有的編輯了一段文字,有的學生把想法錄成了音頻,有的上傳了制作視頻,教師可以隨時查看學生的上傳情況,并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整理,選取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圖5所示)作為課堂教學的資源。
圖4
圖5
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的教學材料,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愿說,當在課堂上播放學生的制作視頻和音頻時個個都兩眼放光,投入的積極性特別高。數(shù)字化的學習行為更有效地提供了數(shù)字資源,更有效地提高了課堂即時反饋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圓的面積》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公式的推導和應用,難點是圓的面積推導過程中極限思想(化曲為直)的理解。這必須要讓學生體會化曲為直這一過程。
常規(guī)課堂中教師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每人發(fā)一個大小相同的圓,嘗試著將圓剪拼成學過的圖形,學生需帶上剪刀、雙面膠,嘗試一種方法得花費大量時間,通常學生不會再嘗試第二種分法,接著教師將學生的方法一一投影比較,總結發(fā)現(xiàn)剪的份數(shù)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平行四邊形。
由于預習任務中學生已經(jīng)在家嘗試將圓轉化成其他平面圖形,在前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師生達成一致意見,將圓等分后再拼比較方便。因此利用“云課堂”的動畫推送功能,讓每個學生動手拼,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鴉雀無聲(如圖6所示),個個聚精會神。在動畫下方有份數(shù)圖標,可以更換等分份數(shù),進行多次嘗試,體會份數(shù)越多越接近平行四邊形,四屏同時展示學生的作品可能更清楚地進行對比。無須將學生作品一個一個投影展示,省時省力。
圖6
當學生發(fā)現(xiàn)拼的份數(shù)越多越接近平行四邊形時,隨即學生大膽猜想,如果份數(shù)再多,會更像?緊接著32份、64份、128份的動畫演示讓學生目瞪口呆,特別是128份那一刻,整個現(xiàn)場的空氣都快凝固了,所有學生盯著大屏幕,當動畫結果出來后,學生異口同聲喊出“像長方形”,這是學生發(fā)自內心的想法,隨即學生想象,份數(shù)再多,達到無數(shù)份,越接近長方形,教學難點——極限思想的感悟在這里不攻自破。
在常規(guī)課堂下的學生課堂互動只有小組討論,口答辯論,除了說還是說,方法相對較少,到了高年級,有些學生礙于友情,課堂上不愿質疑對方的想法。但學生在生活中的數(shù)字化互動卻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QQ、微信、微博、電子郵箱等學生日常交流互動比我們想象得要頻繁得多?!霸普n堂”模式的主題研討功能恰恰能將生活中的數(shù)字化互動搬到課堂中。在學生將圓轉化成近似長方形并發(fā)現(xiàn)圓與長方形之間的關系后,我推送了一個主題研討(如圖7所示),以4人組為單位討論得出圓的面積公式,先完成的學生還可以給其他組進行評論,被評論的小組可以在下方進行回復,學生對這種模式非常喜歡,圖中3號學生由衷地佩服該小組的成果,評論道:“我在書本上看到過這個公式,居然被大家證明出來了,牛!”當然這只是在課堂上的分組研討,除了課堂上的被動互動以外,還可以在課余時間學生自發(fā)話題討論。大大增加了學生互動研討的空間,增強了學習氛圍。
圖7
“云課堂”打破了傳統(tǒng)的課堂結構。教師不再演獨角戲。教師的操作指令發(fā)出時,學生們可以進行相應的操作。而傳統(tǒng)課堂上,有些學生寫完了作業(yè)被動地等待教師過來檢查,甚至有些不自覺的學生根本不完成練習?!霸普n堂”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孩子們可以完成作業(yè)馬上提交給教師(如圖7所示中學生正在完成習題),教師的平板上立即顯示還有幾位學生沒有提交作業(yè),如圖8中顯示第一題已全部上交(授課班級人數(shù)30人),第二題已交13人,還有17人未交,而在圖9中顯示已全部提交。教師只需將教師平板投影到大屏幕上,所有學生都能看到作業(yè)完成情況,大大增加了課堂作業(yè)的效率。不僅如此,我們在圖9和圖10中還可以看到云端已經(jīng)幫忙批改了學生的習題,綠色表示正確人數(shù),紅色表示錯誤人數(shù),在右面還顯示了班級學生排名,使學生有更大的學習動力。
圖8
圖9
圖10
云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而平板是很好的載體,師生間的互動更加頻繁,學生間的合作更容易進行,能最大化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學評價是教育一直很難解決的問題,而云課堂的iPad應用實現(xiàn)了教學評價的經(jīng)?;W生的表現(xiàn)教師可以及時地評價,用上平板,學生做的任何操作,都可以通過網(wǎng)絡終端記錄,包括課堂回答的問題、作業(yè)、成績等,對學生的評價是動態(tài)的,全程的。
師生互動更加方便。教師需要反饋某個學生的作品時,利用投影功能,就會同步到學生的iPad上,圖11正在反饋16號學生的作品。
圖11
云課堂師生互動相比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帶著作品跑到實物投影儀前展示更加方便快捷,每一次的互動準備時間極大地縮短,從而為真正的互動騰出時間,增加每一個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減少課堂教學中由于有些學生的不主動、教師關注面狹窄、教學時間有限帶來的不公平現(xiàn)象,教師和學生都由于云技術的應用而有事可做,而不會出現(xiàn)教師很忙碌、學生很閑的情況,教師和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學生利用平板電腦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促進課標的落實,又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對于云課堂技術的大膽采用并將其應用于課堂上是將來教育發(fā)展的一個趨勢。因此筆者認為廣大一線教師需要慢慢挖掘其中的功能,充分利用云課堂的多種資源,實現(xiàn)云課堂的強大功能,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