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摘 要:短時天氣預報和臨近天氣預報可以對災害性天氣進行提前預測,這種直接氣象服務在預測災害性天氣方面具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現(xiàn)已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氣象預報是人們預知未來天氣的主要手段,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及普通的氣象預報不同,短時天氣預報和臨近天氣預報具有針對性強,預測效果更高等優(yōu)點。基于此,本文首先對短時天氣預報和臨近天氣預報的具體概念進行探討,然后對短時天氣預報和臨近天氣預報在防災減災的優(yōu)勢進行分析,最后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議,希望為相關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短時天氣預報;臨近天氣預報;防災減災
中圖分類號:P4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9-0183-02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需求逐漸提高,傳統(tǒng)的天氣預報形式無法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尤其是在防災減災的過程中,人們更需要一些先進的天氣預報形式,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逐漸的發(fā)展起來,現(xiàn)階段我國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的技術已經逐漸趨于完善,其準確性高、預報效果強等優(yōu)點也逐漸顯露出來,在防災減災方面的也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對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在防災減災優(yōu)勢方面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 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的具體概念
我國天氣預報的類型主要是根據(jù)時間的長短來劃分,具體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即長期、中期、短期、短時、臨近,為了給人們帶來優(yōu)質化的服務,我國氣象局不斷提高其氣象服務的質量,尤其是在防災減災方面,短時與臨近天氣預報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產生的。
短時天氣預報與長期、中期、短期的不同點是預報時間的長短不同,首先長期天氣預報的實效一般在10天以上,一個月、一季、一年的天氣預報被稱為長期天氣預報,這類天氣預報的準確率較低,中期天氣預報是對未來1-10天內的天氣進行預測,預報的時效根據(jù)需求而定,短期天氣預報則是在24h-72h的天氣預報。短時天氣預報與這些類型的天氣預報相比,預報時效更短,通常是在12h之內,播報內容主要以災害性天氣為主,在播報災害性天氣時已經明確說明了災害性天氣的類型、強度、涉及的區(qū)域等,準確性較高[1]。
臨近天氣預報與短時天氣預報在預報時效上沒有明顯的異同點,也是將時間控制在12h之內,但是在本質上,臨近天氣預報要求要比短時天氣預報略高,時間要比短時天氣預報更短一些,盡量在災害到來之前的2.5小時內進行播報,進而給人們留下更多時間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應對這種災害性的天氣,因此,臨近天氣預報在所有天氣預報的類型中時效性更強、準確性更高。
2 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在防災減災方面的優(yōu)勢分析
2.1 氣象服務內容更加全面
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的氣象服務內容與形式多種多樣,這主要源于短時天氣預報和臨近天氣預報具有較高的自由度與靈活性,在對短時天氣預報和臨近天氣預報進行制作時,可以根據(jù)觀眾的需求,更改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的制作形式,在發(fā)布氣象知識的同時也可以向觀眾普及一些氣象知識。在21世紀,我國網絡信息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在播出時可以采用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相結合的方式來加大傳播力度,現(xiàn)階段新型的新媒體有手機、電腦等,氣象局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對氣象信息進行宣傳,拓寬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的氣象服務形式,在傳播的過程中,除了使用新媒體之外,也要注意傳統(tǒng)媒體的使用,一些年紀較大的用戶,并不能很好的使用一些先進的網絡技術,所以在進行氣象服務時,也要結合報紙等傳統(tǒng)紙質媒體的使用,另外,在傳播的過程中要將災害性天氣內容作為傳播的重點,使人們可以根據(jù)播報的內容采取一些應急措施,進而起到防災減災的效果[2]。
2.2 短時臨近天氣預報的準確性更高
準確性是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所具有的的重要優(yōu)勢之一,準確率的高低直接影響了產品的整體價值,對于天氣預報來講,時間越短,其準確性越高,由此可見,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具有較高的準確率。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對災害性天氣的防范,體現(xiàn)其防災減災的重要性,為了避免給人們帶來財產上的損失,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的準確性更是顯得尤為重要。
2.3 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
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離不開先進科學技術的支持,想要確保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的準確傳播,氣象部門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就需要具有現(xiàn)代化理念,淘汰落后、老舊的氣象設備,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探測手段,進而為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的傳播提供重要的保障。本文主要對我國涼山州德昌縣氣象局進行調查,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在工作中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氣象資料的收集、傳播、處理的效率。例如,我國先進的天氣雷達CINRAD就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在我國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防災減災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天氣雷達CINDAD可以對降水云體隨時的進行掃描和分析,對暴雨、強風等災害性天氣進行準確的預測,并將預測結果傳往對應的氣象局,由氣象局將這些信息及時的發(fā)布出去,目前,在涼山州各縣氣象局主要使用的氣象信息發(fā)布平臺是四川省氣象預警信息短信平臺。這種信息平臺的傳播速率很快,為人們提供充足的時間對災害性天氣進行防范[3]。
2.4 短時臨近天氣預報具有明顯的補充作用
短時臨近天氣預報與長期、中期、短期相比,補充作用更加顯著,長中短期的天氣預報預測的時間較長,一旦發(fā)布了長中短期的天氣預報,就很難在將其進行更改與糾正,但是短時天氣預報和臨近天氣預報就有效的解決了這一弊端,為了更好的應對一些突發(fā)性的災害天氣,短時天氣預報可以對這些災害性的天氣進行隨時的播報,補充長中短期在播報中遺漏的內容,進行相應的補充和修訂,特別是面對一些突發(fā)性的災害天氣時,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的補充作用優(yōu)勢更為明顯。
2.5 短時臨近天氣預報時效性與針對性較強
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與其它類型的天氣預報相比,具有較強的時效性與針對性。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以觀眾的需求為導向,將未來可能發(fā)生的災害性天氣現(xiàn)象進行發(fā)布,氣象部門利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總結和分析,然后對災害性天氣發(fā)生的強度、類型進行預測,并將預測的災害預報及時的傳遞給用戶,針對特定的用戶,及時準確的實施一些防災減災的措施。由于短時天氣預報和臨近天氣預報沒有空白區(qū),所以可以給防災減災預留出充足的時間。例如,面對短時強降雨自然災害,短時天氣預報和臨近天預報可在2.5h之內,將短時強降雨的強度與涉及的區(qū)域進行綜合性的分析,為用戶提供一定的時間針對短時強降雨采取避讓,撤離等措施,進而有效的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與財產安全。比如,德昌縣2018年7月8日的暴雨災害天氣過程中,縣氣象局就及時發(fā)布了短時強降雨天氣預報,縣委、政府、國土資源局等單位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人員采取了主動避讓措施,避免了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3 做好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的具體措施
由于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在防災防害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的氣象部門應該具有高度的服務意識,對氣象產品進行精心的研發(fā),進而為公眾帶來優(yōu)質化的服務,想要做好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服務運行機制
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是氣象局的重點工作,為了加強其應對災害天氣效果,起到防災防害的作用,氣象局以及相關的政府部門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服務運行機制,氣象部門可以培養(yǎng)精英骨干,應用專業(yè)類人才來做好這份工作,單位可以定期的組織培訓,在培訓的過程中要選取專業(yè)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講師,加強對先進科學技術的學習,進而提高預報員的整體水平,另外,縣級各部門也要進行積極的配合,進而保障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的服務機制正常運行。
3.2 注意先進預報技術水平的應用
先進的預報技術是提高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準確性和時效性的基礎,氣象部門以及工作人員需要及時更換老舊的設備以及加強技術的研發(fā),在災害性天氣的預測上,需要用到最為先進的氣象服務設備與氣象服務系統(tǒng),以便使用這些設備,從不同角度和方面進行預測和分析,以提高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準確性和時效性。
3.3 氣象災害的監(jiān)測需加強
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的工作核心就是對災害天氣的預測,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氣象部門需要進行周密的考慮,盡量做到無縫隙的管理,這就需要管理人員改變傳統(tǒng)粗放式管理的理念,對災害性天氣進行實施的跟蹤,全程采用精細化的管理,例如,在對暴雨的預測上,不僅要掌握暴雨的時間影響,也要對暴雨的發(fā)展趨勢進行考慮,除此之外,在強降雨結束后,也要對強降雨所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與分析,探討分析結果是否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并對此次的監(jiān)測工作進行評價,對于問題的出現(xiàn)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改正。
4 結語
綜上所述,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在防災減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相關部門應該引起重視,首先應該對短時臨近天氣預報在防災減災的優(yōu)勢進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議,充分發(fā)揮短時天氣預報與臨近天氣預報的自身優(yōu)勢,進而為我國社會的發(fā)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陸繼彬,陸澤巖.淺談短時天氣預報和臨近天氣預報在防災減災方面的優(yōu)勢[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8,(8):87-88.
[2]王璐,王瑩.淺談短時天氣預報和臨近天氣預報在防災減災方面的優(yōu)勢[J].農業(yè)與技術,2018,(10):234.
[3]徐舒揚,周德麗,苗紹慧,等.臺風“威馬遜”造成云南強降水災害天氣分析[J].災害學,2016,(4):229-234.
[4]張亦洲,苗世光,陳明軒.雷達熱動力反演資料的高分辨率同化模擬試驗[J].氣象學報,2017,(1):16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