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容容
摘 要:本文主要通過《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案例,闡述個人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和經驗。具體表現(xiàn)為在教學活動中將文本進行問題化設置,以問題形式來呈現(xiàn)教學內容,我將之概括為“文本問題化閱讀思維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各種相關問題來啟發(fā)學生,循序漸進,點燃學生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思考分析問題并能夠自提問題深入探究的遞進式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提升中學生語文閱讀思維的深度,提高中學生有效地進行文本解讀的技能。
關鍵詞:教學論 文本問題化 閱讀思維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9-0-01
一、研究背景
要構建中學生良好的語文閱讀思維,關鍵是要培養(yǎng)中學生快速正確地獲取文本信息并做出判斷的閱讀理解能力。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如何進行更具實操性的閱讀教學,成為我日常工作中必須直面的問題。
我以校級公開課的形式來教授《林黛玉進賈府》這篇課文。我希望通過本課的“文本問題化”的閱讀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提高名著閱讀的興趣,進一步開發(fā)和拓展學生閱讀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二、主題與方法
本課主要采用自主預習、文本問題化、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首先布置學生結合課文注釋及課文后附錄的人物關系表,初步了解小說內容,理清課文結構;然后精讀課文,找出描寫林黛玉行蹤的語句,體會本文通過主人公的行蹤、所見所聞描寫環(huán)境的方法;再“細讀三處(大門、賈母處、賈政處),以賈母住處和賈政住處為重點,”[1]“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怎樣描寫賈府這一典型環(huán)境,”[2],理解環(huán)境描寫的特點,探究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最后在此基礎上把握小說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理解作者情感和創(chuàng)作主旨,認識閱讀《紅樓夢》的意義,提高學生閱讀思維的深度。
三、主要細節(jié)
在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自述引出曹雪芹的生平簡介和《紅樓夢》“大廈將傾”的故事,并通過學生誦讀選自《紅樓夢》第五回的曲子《飛鳥各投林》,引出《紅樓夢》的悲劇主題,營造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投入課堂閱讀鑒賞的興趣。
本篇課文節(jié)選的是林黛玉初進賈府片段,我將小說文本進行問題化設置,首先設計了兩個問題供學生小組交流、合作探究,問題如下:
(1)“林黛玉進賈府”這個標題好在哪里?(設計目的:標題抓住了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和環(huán)境,借此啟發(fā)學生鑒賞小說需要掌握這三個關鍵詞。)
(2)林黛玉在家的時候,就聽她母親賈敏說過,賈敏的娘家賈府“與別家不同”,請問:賈府與別家有哪些“不同”? (設計目的:環(huán)境描寫是這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內容,借此指導學生掌握小說的環(huán)境描寫方法,鑒賞環(huán)境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其次,我圍繞小說的環(huán)境描寫設計了三個問題:
(1)林黛玉經過賈府大門前看見了什么?
(2)林黛玉前往賈母的院子看見了什么?
(3)林黛玉來到賈政的住處看見了什么?
通過小組分析討論,得出結論:林黛玉進賈府,不僅看到了賈府威嚴雄偉的外觀建筑,而且看到了精致巧妙的庭院布局和華麗貴重的室內陳設。
緊接著,我拋出下一個問題:林黛玉進賈府,還看到了什么?
這個時候,學生反應非??欤哼€看到了一個個生活于賈府中的人物。
于是,我就啟發(fā)引導學生在答疑中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林黛玉在賈府內見到的人,可以分為幾大類?他們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然后,我以這個問題為中心,不斷輻射相關的問題來啟發(fā)學生:
(1)賈府的奴仆多不多? 舉例說明?
(2)賈府的奴仆穿著怎樣?舉例說明?
(3)賈府奴仆眾多,會不會混亂嘈雜?舉例說明?
(4)為什么賈府奴仆眾多,卻不混亂嘈雜?舉例說明?
(5)等級觀念和禮規(guī)除了體現(xiàn)在奴才身上,其他地方有沒有體現(xiàn)?主子和主子之間呢?
(6)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情況?原因何在?
通過這些問題的層層深入、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剖析出結論:《林黛玉進賈府》的環(huán)境描寫,不僅寫出了賈府奢華富貴的生活,而且寫出了森嚴的社會等級結構和封建倫常。
最后,我水到渠成地拋出三個問題:
(1)賈府過著如此富貴尊榮、豪華奢侈的貴族生活,它倚仗的是什么?或者說賈府貴族生活的來源是什么?課文中有沒有提示?請找出來。
(2)寧、榮二公均已去世,賈府倚仗祖蔭的御賜地位和風光能夠永久地持續(xù)下去嗎?為什么?
(3)如果賈府繼續(xù)如此窮奢極欲的奢華生活,容易導致什么問題?
在學生熱烈地小組討論、合作探究之后,我們有此總結:賈府這座大廈,乃是由無數的花草、蟲鳥、器物、珠寶、樓宇、臺閣以及青春血肉堆砌出來的一個紅樓,終有一天她會轟然倒塌??梢哉f《紅樓夢》無一處閑筆,其建構得越繁復、越細密,就越會襯托出“大廈將傾”的悲劇感。
至此,我的教學活動回環(huán)照應了授課之初在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的小說悲劇主題分析,教學結構既嚴謹又圓滿。
四、研究結果
本課教學,我以培養(yǎng)學生對《紅樓夢》的閱讀興趣為主要目標,實現(xiàn)課內閱讀到課外閱讀的遷移。積極調動學生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熱情,發(fā)揮學生自由表達的權利,注重師生對話、生生對話,通過小組學習討論的方式,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通過問題形式來呈現(xiàn)教學內容,將教師獨白變成師生對話,在步步深入地追問中促進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在閱讀中探究。通過我多提問、學生多探討,不僅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能互相交流彼此的思考、體驗和知識,而且課堂的趣味性、深刻性與高效性都得到了充分地展現(xiàn)。
五、研究評析
本節(jié)課通過文本問題化教學,有效規(guī)避了學生淺嘗輒止的閱讀思維舊習。師生通力合作,不僅掌握了良好的閱讀和鑒賞技巧,而且培養(yǎng)了遞進式邏輯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閱讀思維的廣度和深度。課后學生們紛紛表示:閱讀是提高語文素養(yǎng)最基本的手段,通過“文本問題化”的閱讀研討,我們的閱讀思維得到了很好地鍛煉。
為了能更有效地進行語文閱讀鑒賞,我經常會建議學生們能隨時跟我或同學之間交流閱讀經驗,并且每個月在班上開一次讀書座談會。我告訴學生們:閱讀的意義、好處、作用,因人而異,但在你認真開卷之時,你的閱讀思維已經開啟。我們的閱讀不僅在文,而且在道。所有知識的獲取都需要有最基本的邏輯思維模式,所有的知識都需要記憶,都需要理解。
參考文獻
[1]張肖俠、曹公奇.《<林黛玉進賈府>課例鑒賞》[J].《語文教學通訊:高中(A)》,2014,(Z1):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