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玥
摘 要:品德教學與小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通過加強品德教學與學生生活的整合,能夠真正地實現(xiàn)學以致用,對于提高品德教學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品德教學從生活中來,也應當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打破品德教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割裂局面,從而使品德教學更好地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
關鍵詞:品德 生活 結合
在小學生品德教學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在教學方法、模式方面比較古板落后等,導致品德教學效率比較低,難以真正地影響到學生的行為,難以真正地觸動學生的心靈,導致學生在品德教育之后仍然我行我素,沒有將品德教育內化到自己的思想行為上。在新時期下,小學生品德教學與學生的個人素質以及成長具有密切關系,需要加深對品德教學的認識,從而更好地做好品德教學工作。[1]
一、小學品德教學與生活相結合的意義
在小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品德教育伴隨著其生活的每一天,只是對于大部分小學生來說,他們接受到的品德教育是不完善、不系統(tǒng)的。同時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在對于品德教學的相關內容在理解上比較感性,難以真正地了解品德教學中所體現(xiàn)出的價值。加強品德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一方面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另外一方面則能夠幫助小學生理解品德教育的相關內容,最終促進小學生的成長。品德的落實需要長期的持續(xù)性的教育,由于面臨著生活的誘惑,很多小學生都會放棄自我。通過與生活相結合,能夠使小學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品德教育知識,從而伴隨小學生成長的全過程,使小學生能夠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例如過紅綠燈時,要走在斑馬線上,而不能隨意地穿行馬路;在田野或者馬路中,當手中有垃圾時,能夠不隨意地丟棄,使品德成為小學生下意識的習慣,從而滿足小學生成長的需要。[2]
二、小學品德教學與生活整合的途徑研究
1.積極地與學生的家庭教育相結合
對于小學生教育工作來說,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思想行為等會對小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品德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地與學生的家庭教育相結合,從而獲得家長的支持和認同。通過加強品德與學生家庭教育的結合,能夠改變傳統(tǒng)的品德教育過程中的學校、家庭不同步的現(xiàn)象,例如學生在學校乖巧懂事,但是在家里就表現(xiàn)的像一個小霸王,對于父母和長輩沒有禮貌;很多小學生認為在品德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將其作為一門學科,作為書本上的知識,沒有與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真正地將品德教育滲透到自己的生活中,滲透到自己的日常行為中,使學生能夠在學校和家庭中保持行為的一致性。同時在家庭生活中,品德的表現(xiàn)方式是十分豐富的,如常見的尊重父母、尊重長輩,表達孝心等,體諒、寬容別人等。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他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所以在社會中比較任性,看到自己喜歡的衣服、玩具,不管場合、不管價格,一定要得到,不然就大哭大鬧不離開等。對于教師來說,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分享學生在生活中成長的點滴,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生活中出現(xiàn)的行為偏差進行糾正,從而將生活教育與學生的家庭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最終使學生自覺地將品德教學中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等。
2.加強品德實踐活動
為了將品德教學與生活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通過組織品德實踐活動,能夠實現(xiàn)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能夠將學與行結合在一起,從而將品德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學生的內心。為了有效地改變學生家中、學校巨大反差的情況,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地通過實踐來體驗生活,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發(fā)現(xiàn)愛、真誠以及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心、愛護和感動等。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他們對來自于父母的關愛視之為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組織學生與孤兒院的孩子進行聯(lián)誼活動,使小學生能夠看到同一個天空下同齡人的生活,使學生能夠感受到父母在生活中照顧自己的不易,從而對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充滿感激,對父母的行為能夠多一層理解和包容。品德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例如在環(huán)境保護的課程中,學生往往認為環(huán)境保護工作太高大上,與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不緊密,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周末等時間組織環(huán)保實踐活動,例如到公園中撿拾垃圾,做好資源回收工作等,能夠使小學生看到環(huán)境維護的不易,從而尊重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工作,在日常的生活中自覺地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不亂丟垃圾,對垃圾進行分類等,從而以實際行動來保護環(huán)境,這樣能夠有效地達到品德教學的目的。[3]
3.積極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
在加強小學品德教學與生活整合的過程中,積極地應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地擴展課堂的空間,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例如在講解與生活有關的安全常識時,為了使學生了解到生活中用火、防火等問題的重要性,可以借助網(wǎng)絡視頻等方式來組織教學,使學生看到火災會給人們帶來的嚴重危害,正確地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熟練地掌握自救方法和手段等,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拉近品德教育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掌握一些安全生活常識。借助信息技術能夠將社會中的熱點事件作為素材,引入到課堂上,這些生活中的熱點往往能夠打動學生的心,給學生帶來心靈上的洗禮。例如在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的大雨中為殘疾人撐傘的鏡頭和照片,巨大的反差往往能夠給學生帶來強烈的震撼,能夠使學生看到生活中的善和美,能夠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指引,最終能夠達到陶冶學生情操的目的,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將善良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從而溫暖社會、溫暖自己。
結語
近年來品德教學在小學生成長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小學生的公德心越強、個人素質越高,就越容易受到社會的歡迎和認可,也更加容易受到社會的尊重和鼓勵。因此在開展品德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對教學方法的研究,積極地在生活中融入品德教學,善于從社會熱點事件中挖掘品德教學的內容,從而發(fā)揮品德教學應有的教化作用,使小學生能夠成為品德高尚的人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夏本宏.小學品德教學與生活的有機整合[J].考試周刊,2017(90):91.
[2]楊柳.小學品德教學與生活的有機整合[J].新課程(小學),2017(07):12-13.
[3]王建霞.小學品德教學與生活的有機整合[J].新課程(小學),2017(0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