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雪華
[摘 要]復習不是教師的自我回憶,需要教師立足教材,以多種方式調動學生參與復習活動的積極性,通過“記憶+訓練”的方式,實現(xiàn)對知識的回顧與補充。在高中政治復習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立足教材內容,順應學生的復習心理,精選復習方式,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以增強復習課實效。
[關鍵詞]高中政治;復習教學;高效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25-0061-02
有人說:平時教學像“栽活一棵樹”,復習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樹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費很多工夫。復習課是教學過程中一種非常重要的課型,對夯實學生基礎,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復習課雖然重要,但要收到高效并非易事。教師若隨心所欲,不注意選擇適合學生的復習方式,復習課會直接加重學生的學業(yè)負擔。高中政治復習課時有限,而復習不僅是對以往知識的簡單回顧,還需要教師立足教材,精選復習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復習全過程,特別是要讓學生參與歸納、整理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以不變應萬變的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復習課實效。
一、明確重點,制定計劃
要讓學生對知識點“爛熟于心”,避免知識記憶不深刻、對相關知識概念混淆,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重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在明確知識體系、掌握知識全貌的基礎上,突出復習內容的主次,明確復習內容的多少與難易,減少學生自主復習時的隨意性、盲目性,從而做到每次都有重點的復習,使學習效果更加顯著。
在《個人收入的分配》一課的階段性復習中,教師根據《收入與分配》這一章節(jié)的前后內容,確定了本課的復習重點:1.明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收入分配制度,認識到分配過程中效率與公平對分配的影響,知曉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的異同;2.能夠結合實際信息判斷某種收入屬于哪種分配方式,并在此過程中強化對信息的理解;3.認識收入分配制度與社會財富積累及社會發(fā)展的關系。
選擇并確定好復習的重點內容是開展有效復習的關鍵。教師只有全面研究所教內容,明確復習目標,把握訓練重點,才能實現(xiàn)復習高效。
二、突出課堂,追求高效
1.鞏固基礎知識,宏觀把握教材
復習課的首要任務是鞏固基礎知識。教師可以在每節(jié)復習課的前十分鐘檢查學生的基礎知識,通過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檢查,了解學生的學情。檢查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或書面檢測,或隨機提問,使學生對基礎知識“爛熟于心”。教師要對學生錯誤的理解予以及時糾正,進而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對學生理解不清、掌握不扎實的基礎知識予以強化,有針對性地提升復習效率。
2.突出復習重點,把握好邏輯聯(lián)系
為了使學生的復習能事半功倍,高中思想政治復習課教學應在宏觀把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抓住主線,突出重點,避免在復習過程中學生對復習內容不分主次地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復習課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突出教材的重點和復習課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教材中的原理內容。
比如在復習“新時代的勞動者”的內容時,重點分析就業(yè)和維護勞動者權益這兩個重點內容。其中,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三個層次進行分析。勞動者合法權利有八項內容,要求學生明確理解每項權利的名稱,并從必要性和重要性兩方面分析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原因。同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修訂的相關資料,對勞動者合法權益進行概括總結,并為學生補充“有利于構建和發(fā)展和諧穩(wěn)定的勞動關系,促進經濟發(fā)展與擴大就業(yè)相協(xié)調,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要點?!霸趺醋觥币彩菑摹包h和政府、企業(yè)、勞動者”三個不同主體分別闡述分析、概括總結。
3.根據教材知識點,關注時事政治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現(xiàn)代的高中生視野廣、接觸的媒體多,他們早已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對時事政治新聞非常感興趣,也很關心。思想政治課堂要想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就應該緊緊把握時代脈搏,豐富教學內容,復習教學也不例外。因此,教師應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與時事熱點、焦點問題聯(lián)系起來,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政治理論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答題技巧。
比如對待就業(yè)問題,教師可以向學生呈現(xiàn)我國目前面臨的嚴峻就業(yè)形勢和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于就業(yè)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以及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后就我國就業(yè)問題答記者問的相交材料,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并提醒學生從科學發(fā)展觀、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宏觀調控等方面去分析和歸納出我國把擴大就業(yè)“放在心上、扛在肩上”的原因。再如復習“崇尚民主與法制”內容時,教師可以把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結合起來考慮,通過經常性地講練,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
三、課后延伸,鞏固提高
1.消化總結,鞏固記憶
課堂時間有限,僅靠課堂的講解和課前的預習無法大幅度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后自覺做好消化總結、鞏固記憶,對課堂上所做的筆記進行完善,做到框框有歸納,課課有總結,方便日后隨時查看。
比如經濟常識主要由勞動價值論、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論這三大基礎理論和六個基本常識組成。在課后的復習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在全面理解的基礎上,按照知識點的內在邏輯進行理解和記憶,將厚書讀薄,從總體上駕馭知識,建構立體知識網絡體系。
2.追憶課堂,學習反思
每一節(jié)復習課結束后,都應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反思,想想教師在課堂上講了什么內容,自己掌握了哪些內容,在解題過程中遺漏或失誤了什么,該重點補習哪些內容。進行學習反思,針對自己學習的不足在課后重點復習,不僅有利于學生鞏固記憶,還能幫助學生及時彌補學習的不足,查漏補缺。
3.加強練習,提高能力
復習離不開練習,教師應精挑細選練習題,針對復習內容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挑選出有利于提高學生能力的題目。所選題目不僅應具有典型性、針對性和綜合性,還應注重層次性、時效性、靈活性,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組織答案的能力,并適當引導學生思維,幫助學生總結解題規(guī)律。
例如在學習《儲蓄存款和商業(yè)銀行》一課時,呈現(xiàn)一道評析型題目:中國人民銀行某地中心支行曾于2017年向儲戶發(fā)放了傾向性需要的調查問卷,調查顯示,選擇更多儲蓄、更多投資、更多消費的儲戶分別為51.5%、30.5%、18%。有人認為選擇“更多儲蓄”的儲戶越多越好,你認為呢?通過這樣的題目,引導學生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辯證分析居民儲蓄存款增多的利與弊。
綜上所述,復習是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提高學生成績具有極大意義。教師應立足教材抓住知識要點,基于學生的共性做好知識的歸納與演繹,選擇有效的復習方式,根據學生的個性加強專項練習,教給學生必要的答題方法和技巧,切實提高復習教學效率。
[ 參 考 文 獻 ]
[1] 丁佐燕.高中思想政治復習課教學舉要[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5(8).
[2] 黃瑞金.政治高考備考策略與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3(A3).
[3] 徐小松.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和效果分析[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1).
(責任編輯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