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丹丹
【摘 要】目的:探析研究在健康體檢當中應用腹部超聲的價值。方法:在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間于本院進行健康體檢者中選擇46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上述體檢者均進行腹部超聲檢查,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460例體檢者中共有221例檢出患病,檢出率為48.0%。各疾病檢出中,脂肪肝、肝囊腫、膽囊息肉、腎囊腫等癥的男女患病率差異顯著(P<0.05)。肝臟類疾病患病率最高,且主要集中于40-59歲的年齡段。膽囊病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脾臟以及腎臟疾病則在多個年齡層段均可能發(fā)病,并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在健康體檢中應用腹部超聲可發(fā)現(xiàn)較多臨床癥狀不顯著或不典型的疾病,有利于疾病的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關鍵詞】腹部超聲;健康體檢;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7-03--02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健康體檢受到的重視程度明顯增加,健康體檢不僅是一種基礎性的保健方法,而且也可有效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2]。健康體檢涉及的內(nèi)容較多,近年來隨著影像學的發(fā)展,腹部超聲也成為健康體檢中的重要項目,為探析腹部超聲檢查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價值,此次研究將在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間于本院進行健康體檢者中選擇46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并對其腹部超聲檢查結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體檢者資料
在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間于本院進行健康體檢者中選擇46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其中男性283例,女性177例。年齡:21-78歲,平均年齡為(52.4±2.9)歲。參與此次研究的所有體檢者均知曉研究目的及方法并自愿參與。
1.2 方法
為上述體檢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儀進行檢查。探頭頻率設定為3.5MHz。在檢查前體檢者要空腹8-12h。體檢姿勢采取仰臥或側臥位。檢查時要充分暴露腹部,并對各臟器進行橫切、縱切多方位掃查,對異常部位要進行記錄,并要記錄病灶大小、圖像特點等等。主要受檢部位包含肝臟、膽囊、胰腺、脾、腎等。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研究中同類對比處理,計數(shù)及計量資料分別進行檢驗和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腹部超聲檢查結果的分析
460例體檢者中共有221例檢出患病,檢出率為48.0%。其中75例為脂肪肝,16.3%、34例為肝囊腫,7.4%、8例為肝血管瘤,1.7%、3例為肝癌,0.7%、27例為膽囊息肉,5.9%、16例為膽囊結石,3.5%、30例為腎囊腫,6.5%、22例為脾臟腫大,4.8%、6例為腎結石,1.3%。其中脂肪肝、肝囊腫、膽囊息肉、腎囊腫等癥男女患病率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重視程度也有明顯增強。健康體檢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較為常見的衛(wèi)生保健措施。定期進行健康體檢有助于盡早發(fā)現(xiàn)身體異常情況,可檢出各類早期癥狀不明顯的疾病,利于臨床盡早診斷并進行治療,從而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維護患者的身體健康[3-5]。近年來隨著影像學的發(fā)展,各類檢查方法得以在臨床推廣應用。腹部超聲是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檢查方法,該種檢查方法操作較為簡單且具有無創(chuàng)性,受檢者接受程度較高,故逐漸成為健康體檢中的主要措施[6-7]。腹部超聲的應用有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內(nèi)臟疾病,從此次研究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肝臟疾病、腎臟疾病、脾臟以及膽囊疾病中尤以肝臟疾病的檢出率最高,為26.1%,其次為膽囊疾病,11.5%。不同臟器疾病在不同年齡層的患病率存在一定差異,尤其是肝臟類疾病,患病者多集中在40-59歲年齡段。脾臟、腎臟疾病在各個年齡層均可發(fā)病,發(fā)病率無明顯規(guī)律。膽囊疾病的發(fā)病率以中老年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發(fā)病率也會有明顯上升。在各類疾病中脂肪肝(16.3%)、肝囊腫(7.4%)、膽囊息肉(5.9%)、腎囊腫(6.5%)最為常見,且男女患病率存在明顯差異。脂肪肝是患病率最高的類型,男性患病率顯著高于女性,該種差異與男性多飲酒、生活不規(guī)律、飲食不均衡等存在較大關系。該病癥可能會逐漸演變成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等,早期診斷并進行干預十分重要。另外如肝膿腫、膽囊息肉、肝血管瘤等疾病,多數(shù)早期無明顯癥狀,超聲檢查的應用有助于盡早發(fā)現(xiàn)并進行及時治療。腎囊腫多見老年病患,超聲對于該疾病的診斷準確率較高,不僅可顯示病變大小、形態(tài),而且也可確定其物理性質。超聲診斷腎結石也具有一定優(yōu)勢,尤其是對于X線不顯影的隱形結石,診斷效果顯著。此次研究中460例體檢者中共有221例檢出患病,檢出率為48.0%。此次研究說明腹部超聲對內(nèi)臟疾病診斷價值較高,加之該種檢查方式簡便、快速、無創(chuàng),因此將其應用健康體檢篩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健康體檢中應用腹部超聲的價值顯著,其可發(fā)現(xiàn)較多臨床癥狀不顯著或不典型的疾病,有利于疾病的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同時也可為臨床疾病的診斷以及治療提供必要參考。
參考資料
程績, 梁燕燕. 腹部超聲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分析[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9):76-76.
孫蓉, 葛四明, 曹曉嵐. 腹部超聲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7, 14(22):56-58.
孫蓉, 葛四明, 曹曉嵐. 不同年齡健康體檢者腹部超聲診斷情況比較[J].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7, 28(15):2859-2860.
姜天云. 健康體檢中腹部超聲的應用效果研究[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7, 15(5):155-156.
伍春燕, 李艾民. 腹部超聲檢查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價值[J]. 中外醫(yī)療, 2013, 32(5):173-174.
劉鳳君, 吳秀平. 腹部超聲檢查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4, 32(14):229-230.
李耀華. 健康體檢者1450例的腹部彩色超聲檢查結果分析[J]. 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15,31(4):569-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