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對優(yōu)質護理模式應用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效果進行分析探討。方法:將XX衛(wèi)生院在2016-2017年收治的不同類型心血管疾病患者共計40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有20例。觀察組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模式,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與恢復效果。結果: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低于觀察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都要比對照組的時間短,經比較,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將優(yōu)質護理模式應用在心血管內科護理工作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優(yōu)質護理模式;心血管內科;護理;效果
1 引言
心血管類疾病是我國中老年人群中病發(fā)率較高的疾病之一,其對于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可以說心血管類疾病已經成為了中老年健康的頭號殺手。在對心血管類疾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于提升療效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和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相比,優(yōu)質護理護理更加注重患者需求,這對于提升患者對于護理滿意率的提升極為重要,相關醫(yī)療機構必須加強對其的重視。
2 資料與方法
2.1 一般資料
將XX衛(wèi)生院在2016-2017年收治的不同類型心血管疾病患者共計40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有20例。在觀察組中,男性患者有11例,女性患者有9例,患者的年齡為55-83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6.4±6.3)歲;其中主要包括的疾病為:冠心病、高血壓、心力衰竭、心肌炎等等。在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0例,女性患者有10例,患者的年齡為28-66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1.2±4.4)歲;其中主要包括的疾病為:冠心病、高血壓、心力衰竭、心肌炎等。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研究方法
將全部的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病情觀察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優(yōu)質的護理模式,具體的護理措施為:(1)病情觀察和常規(guī)護理:要嚴密地監(jiān)測患者的情況,護士要多巡視病房,大多數(shù)的患者由于長期臥床,他們會有痰液堵塞等情況,護士要對患者的呼吸情況進行嚴密的監(jiān)測,做好搶救呼吸道堵塞的準備,囑患者要經常翻身,定時為患者扣背,在患者病情需要的時候應用吸引器幫助患者進行排痰。此外,護士要對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進行嚴密的監(jiān)測,對患者的體溫、心跳等指標進行密切的關注,一旦血壓與生命體征發(fā)生異常情況,護士要及時地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2)藥物護理: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應用藥物治療是十分重要的,加強藥物護理也是至關重要的。在為患者治療的過程中,護士要向患者詳細地講解各種藥物的注意事項和可能會發(fā)生的不良反應,讓患者心里有數(shù),并要囑患者一定要遵照醫(yī)囑使用藥物。在為患者應用藥物的時候,要嚴密地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情況,對輸液速度要嚴格地控制,最好是放緩放慢滴速。用藥之后要密切地觀察患者的胃腸道反應,如有異常情況要馬上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3)生活護理:護士在為患者進行治療時要給予患者安全護理、口腔護理措施。護士要告訴患者并協(xié)助患者進行定時的翻身、拍背等,以預防患者由于長期臥床發(fā)生褥瘡;此外,患者長期臥床還可能會導致口腔菌群失調,因此護士要注意對患者進行口腔清潔護理。(4)飲食護理:患者由于疾病與精神等因素通常會有食欲不佳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護士要讓患者知道合理膳食的重要作用,并對患者進行積極的飲食指導?;颊呷粘R黾拥鞍踪|的攝入量,碳水化合物、鹽等要適量地攝入,還要注意減少脂肪的攝入量?;颊咭喑贼~類、瘦肉、豆制品等食物,多吃海帶、木耳等食物。(5)心理護理:由于疾病給他們帶來了較大的痛苦,患者一般都會存在不良的心理,例如焦慮、抑郁等等,這些不良情緒的存在會嚴重地影響患者的疾病康復,因此護士要注重對其進行心理護理。護士要主動地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多鼓勵患者,多關心患者,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得到緩解,從而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
2.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的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相應的資料進行處理分析,組間計量資料比較應用t進行檢驗,組間計數(shù)資料應用均數(shù)±標準差來表示,進行c2檢驗,以(P<0.05)表示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
2.4 結果
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低于觀察組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都要比對照組的時間短,經比較,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冠心病、高血壓、心力衰竭和心肌炎等是臨床上發(fā)病率比較高的心血管疾病,其高發(fā)在中老年人群當中,疾病的存在會嚴重地損害患者的身體健康,還會存在致殘與致死的危險。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是漫長的,但是往往是久治不愈,還容易導致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在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治療中,需要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以此來不斷地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優(yōu)質護理是醫(yī)學護理領域研究的重點,患者在醫(yī)院住院接受治療期間,護士和患者相處的時間是最長的,護士承擔的護理責任也是最大的,對于患者來講,優(yōu)質護理是比較科學、全面的護理措施,能夠延長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患者、家屬或者是社會來說,優(yōu)質護理是近年來適應當前社會發(fā)展的一種科學、新穎的護理模式。在優(yōu)質護理中,加強對患者病情與體征的嚴密觀察,通過對患者的病情情況行針對性的分析與治療,要囑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夠使患者盡快地恢復健康。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是優(yōu)質護理的中心思想,護士要充分地考慮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情況,給予其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生活護理等措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情緒,不斷地提升其對于治療的依從性,使得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不斷地降低,為患者營造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幫助其盡快地恢復健康。本文的研究結果為: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地低于觀察組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都要比對照組的時間短,經比較,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傊?,將優(yōu)質護理模式應用在心血管內科護理工作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周巧萍.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5,12(21):95-97.
作者簡介:
王雙,1993,女,漢,重慶,護士,本科,心血管內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