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仕學
摘要: 在現(xiàn)如今的課改大背景下,傳統(tǒng)的小學教學方式已經落后于時代的步伐,并被遠遠地甩在身后?,F(xiàn)如今,學校教師應該重視如何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必要的改進,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從增加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主動性入手,從多方面詳細探討研究此問題。
關鍵詞: 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好參與式教學方法,轉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錯誤看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梢哉f,通過參與式教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yǎng)。
一、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足
對于小學數學參與式教學來說,其實就是要讓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去。因此,也就要求教師要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在調查中可以看出,一些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并沒有主動的與學生進行交流,只是單純的將教學內容灌輸給學生,這樣也就難以理解好學生的特點與想法,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教師在教學中依然占據主體地位
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下,一些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依然注重自身的主體地位,并沒有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中的主體,這樣也就難以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造成了學生只能陷入到被動的學習地位中,難以從自身的想法上出發(fā)來思考問題。其次,一些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在面對問題時習慣性的尋求幫助,這樣也就限制了自身的發(fā)展,對課堂教學質量等方面也產生出了影響。
(三)教學方法上的不足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一些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并不能貫徹好新課改中的要求,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依然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主,這樣也就使得數學課堂教學變得十分枯燥與乏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了打擊,參與式課堂教學模式也難以運用到實際中去。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參與式課堂教學的措施
(一)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只有產生出學習的興趣,學生才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注重培養(yǎng)好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理念與習慣,這樣才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去。所以教師就要做好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工作,借助對話教學以及游戲教學法等來幫助學生掌握好數學知識。如學生在學習“數一數”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游戲教學,通過讓學生在游戲中數數等,以此來提高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首先,教師就要掌握好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水平,在此基礎上來對學生進行分組,同時還要求學生數出小組中的人數,只有數對的學生才能回到座位中,數錯的同學就可以給其他同學表演小節(jié)目。在這種游戲教學的影響下,不僅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轉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看法,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小學數學在上課的同時,教師要進行相關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身臨其境,投入進去,充分提高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要創(chuàng)設能夠吸引小學生興趣且正確的數學情境,并且科學運用才可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標。比如,在學習“什么是三角形,什么是正方形”時,可以通過幻燈片向小學生展示一些他們感興趣的玩具或者事物,通過這些東西來向小朋友展示各種多邊形的形狀。相同地,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OCR或PPT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能夠理解書本上原本晦澀難懂的內容,讓小學生不再排斥數學課堂。
(三)組織社會實踐
將小學生與成年人進行對比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小學生在做事情的時候,注意力非常集中,不容易被其他瑣事分心,精神十分集中。利用這一特征,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組織一些簡單的、適合小學生的實踐任務,讓他們來完成,可以得到非常好的結果。布置恰當的社會實踐讓學生從中得到啟發(fā),讓學生進行交流溝通,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放松,不再感覺學習是任務,在學習之中夾雜著快樂,能夠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布置任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個人能力,進行分組分工,讓學生之間互相取長補短,通過制作社會實踐所需要的調查書或者是相應的小工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課堂參與度。
(四)開展課堂游戲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小學數學任課教師完全可以考慮到這一特征,適當地在課堂中穿插一些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小游戲,以此來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比如,在學習數字時,就可以采取讓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一個數字,學生按相應的數字人數進行組隊的游戲。這樣可以幫助小朋友對數字的寫法和大小進行記憶,且小朋友在不知不覺間就記住了。在游戲中學習,效果最好,也是最容易被小學生接受的一種教學方式。然而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枯燥無味,讓人疲乏,完全是教師在講臺上獨自講課,內容不豐富,很是抽象,理解難度很高。由于小學生比較愛玩,在課堂上坐不住是經常的事情,在加入課堂小游戲環(huán)節(jié)后,小學生在數學課上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xiàn)幾乎消失。但同時也要多加注意的是,在課堂上必須把握好游戲的時長,既要保證學校劃分的學習進度按時完成,同時還不能讓學生滿腦子只剩下游戲,及時把心思從外面收回來,讓小游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果游戲的應用方式不恰當,學生的注意力完全有可能全部放在游戲上,絲毫不關心學習、上課了,這樣的課堂小游戲只會起到反作用。
(五)從日常生活出發(fā)來進行教學
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像學生講述好知識點,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選擇好案例,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好數學知識。如學生在學習“垂直”與“平行”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先向學生講述其定義知識,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進行想象,仔細觀察生活中所存在的平行線與垂直線。只有讓學生主動的進行思考與發(fā)言,才能活躍好課堂教學的氛圍,幫助學生掌握好這一知識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這一階段的學生,處于心智逐漸發(fā)展的階段。因此,教師要運用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目光,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中去,只有真正產生出學習的興趣,才能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