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中平 孫光亮
摘 要: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在文化基礎知識、思維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差異。職業(yè)教育要求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fā)展,不搞一刀切。因此在目前班級授課制的教學模式下,我們完全可以探索使用分層次教學法予以解決,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差異,運用學生分層、目標分層、教學方法分層、評價分層、作業(yè)練習分層、輔導分層等辦法來全面優(yōu)化教學。
關鍵詞:職業(yè)學校 差異 分層教學 教學模式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背景
我校是一所國家級職業(yè)中專學校,學生大多來自農村鄉(xiāng)鎮(zhèn)中學,只有少數來自縣城中學。絕大多數同學剛剛初中畢業(yè),還有部分是初三提前分流的,有相當一些同學學習程度比較差,有的甚至達不到初中水平,但也有部分條件好的學校畢業(yè)生程度相對好一些。對所有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在剛進校的第一學期都統(tǒng)一安排學習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計算機操作的基礎課。[1]
二、具體案例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陣地,職業(yè)學校也不例外。新生一入校,面對機房中的多媒體電腦都很興奮,個個暗自下絕心:要有一個好的起點,一定要好好學習電腦操作。開始上課了,教師組織大家坐好,講授基本的操作知識:開/關機、指法訓練、操作系統(tǒng)、注意事項等。老師巡視學生練習時,發(fā)現有幾個同學在玩游戲或進行其他操作。老師制止時學生卻說:“老師,這些我們早就會了,我三年前就學過指法了,每分鐘都能打80多個字了,所以就玩游戲了,不信你測試我?!苯處煙o言以對。[2]
三、案例分析
其實以上場面幾乎所有計算機教師都曾遇到過,常言道:教無定法。這種現象在職業(yè)學校的計算機教學中尤為突出,隨著社會上高中熱、大學熱的不斷升溫,使得職業(yè)學校的生源質量不斷下降,我們的學生在文化課和思維能力等方面有很大差別,在一個班級里,條件好的同學計算機水平較高,差一點有的幾乎不會。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對于常接觸電腦的同學來說,課堂上要求統(tǒng)一學習的部分內容已經很熟悉了,興趣大大降低,不能充分發(fā)揮教學效果。對于那些對電腦還很陌生的同學來說,他們卻感覺跟不上,學起來吃力。這種大班式的教學給計算機上機課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學效果不理想。
綜上所述,一個班級內的學生普遍存在兩極分化的現象,教師用同樣的教材給程度不同的同學授課,在教學效果上有一定的挑戰(zhàn)。
四、解決辦法
針對以上情況,我試著利用分層次教學法來解決。分層教學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不同個性,為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fā)展而采取的教學模式。它將集體教學、小組教學、個別輔導、同伴互助、個人自學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充分使用教學評價,能較好的解決統(tǒng)一教學與學生個別差異的矛盾,也就是“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分層次教學的原則是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分成不同層次,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運用恰當的教學策略,輔以不同的訓練和輔導,借助各層本身的力量促進每一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fā)展。分層次教學體現在教學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自己的教學活動,具體來說,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設計:
1.對班級所有的學生分層。了解學生對計算機操作的掌握水平和熟練程度,具體做法:a、每學期開始對新生進行問卷調查、測試等,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興趣。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分為不同層次,每個層次不超過10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b、在學習各模塊前要進行考查和摸底,了解學生對本模塊知識的掌握程度。
2.對教學目標分層。針對學生掌握知識的不同情況將教學目標分為不同層次和不同的側重點,以便針對性的教學。這樣既保證完成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任務,又能針對不同層次的同學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教學方法分層。對于基礎差的學生應以模仿性學習為主,讓學生從模仿中慢慢找出規(guī)律;對善于主動學習的學生,應采用任務驅動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還要重點指導那些學習興趣不足的同學。對學習興趣很高的學生可以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和想象力,制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來。
4.教學評價分層。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評價時,可以將他們在原有知識水平上的進步和提高作為一個基準,也可以對其平時的學習和操作、上課表現等進行考核評價,使學習活動納入平時有效的管理和監(jiān)督之下,能夠客觀公正的評價學生,反映其真實水平。
5.作業(yè)、練習分層。針對教學內容憨和學生實際學習能力,教師應分層次的選編基本鞏固性練習、拓展性練習、綜合性練習。每節(jié)課配備難易程度不等的練習題來鞏固,不同層次的同學完成不同層次的作業(y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批改作業(yè)也應與分層相適應,做出不同的評價。[3]
6.輔導分層。教師應因人而異,對于有待進步的學生,教師應及時、細致、耐心;對于合格、良好層次的學生要加強檢查、督促、注意反饋;對于優(yōu)秀的同學要定期檢查,加強課外輔導,進行知識拓展和設計實驗的探討。
總之,分層教學法能夠有效的杜絕學生對課程難以掌握和過于簡單這種不平衡的矛盾。真正做到以學生為出發(fā)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型,適應了學生對不同內容的學習需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同時,實施分層教學法也能促使教師不斷探索適應學生實際情況的新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和教學能力。
五、分層教學中有待討論的問題
1.如何解決計算機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生興趣愛好之間的矛盾。
2.在大班式計算機上機課教學中,如何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克服學生水平兩極分化的現象,真正做到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3.如何更加有效地解決班級授課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間的矛盾,為學校的計算機課的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雖然分層教學不是最理想的,但可以彌補班級授課制的不足。只要我們去認真研究分析分層次教學,在不斷的實踐中去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就可以發(fā)揮兩者的優(yōu)勢,使分層教學法更加普及。
參考文獻
[1]段生軍.《分層目標教學策略》.
[2]姚愛姬.《異步分層教學讓所有學生學有所有所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驗的做法和體會》.
[3]徐專平.《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實施分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