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嬋
[摘 要:自我國教育改革以來,生成性教學模式成為了教學課堂中常見的一種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隨著智能設備的不斷發(fā)展,生成性教學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也有了不一樣的方式,本文淺析了智慧學習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路徑,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智慧學習;語文閱讀;生成性教學]
隨著教學環(huán)境的不斷改變,傳統(tǒng)教育的弊端也被不斷放大,自教育改革以來,教師行業(yè)在教育模式中進行了各種創(chuàng)新,對小學生來說,教師要注意抓住小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來對課堂教學進行一定的調整。
一、生成性教學概述
生成性教學是我國教育模式的一種創(chuàng)新,這種教育模式提倡教師根據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情況來對教學行為進行一定的調整,增強學生的參與性。生成性教學有一定的不可預見性,其教育過程不能完全的在教學前被預設出來,而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的反饋信息來決定如何繼續(xù)知識點的傳授,這種教學方式更重視教書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教師與學生在教學目標前的共同發(fā)展,教師如何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其課堂指導作用,在不影響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同時給予一定的引導,使其課堂活動不偏離教學目標,這是教師在生成性課堂中需要注意的一大問題。
不僅如此,由于當代信息發(fā)展速度較快,智慧化學習環(huán)境較為普及,多數小學生從入小就開始接觸各種智能終端,他們習慣于用PAD、手機、電腦等方式來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且對新事物尤其自身理解,基本有能力利用智能終端設備來完成學習目標。這也就意味著,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很難使當代學生提起學習興趣,自主學習。
二、教學策略
教師要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課堂學習興趣,讓生成性教學與現代智慧的學習環(huán)境相融合,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教師需要制定更為靈活的教學計劃,比如,在《四季風光》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過微課的形式,進行閱讀預習,學生在閱讀的之后,而已通過微課更為直觀的感受到四季風光,在心中對四季有一個更為鮮明的影響,然后布置預習作業(yè),讓學生嘗試收集四季相關的句子、詩詞、散文或相關知識,摘抄自己喜歡的相關四季景色的句子或片段,這樣做不僅讓學生預習了文章,還擴大了學生的相關知識面,增加了閱讀范圍。
其次,教師要在課堂中營造出可以引發(fā)學生興趣的互動式教學氛圍,讓學生樂于在課堂上進行自我思想的分享,仍沿用《四季風光》閱讀的例子,在學生預習過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自行選擇喜歡的季節(jié),組成若干小組,對預習作業(yè)進行相關交流,然后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配合音樂與圖片,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文章中關于四季的描寫,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反應,適當引入中國古代表達季節(jié)的詞語,并且讓學生也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對四季進行描繪,教師可以設置接力的模式,讓學生用不同的詞語來描繪四季,無法正確表達的學生要受到簡單的比如唱歌,活用身體表達四季等的“小懲罰”。這樣做,不僅讓學生加深了閱讀印象,還讓學生對擴大閱讀范圍提起了興趣。
再次,教師要適當的進行閱讀引導,讓學生在充分表達自我思維的同時,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在閱讀完成后,教師要布置相對發(fā)散的課后作業(yè),讓學生保有好奇心的去擴大自己課外閱讀的范圍。比如,與上文的例子相結合,在本文閱讀完成后,教師可以展示部分自己收集的優(yōu)美詩詞,與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共賞,除此以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詩詞進行相關的造句,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想象力,或者,根據詩詞,讓學生采用繪畫,描寫等方式,表達出自己對詩詞意境的理解,教師要在此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印象。
結束課堂教學后,教師可以布置類似于讓學生自己仿寫詩詞或文章的方式,要求學生將自己收集到的優(yōu)美片段、詞句等運用到自己的文章當中,這樣可以在閱讀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提高智慧環(huán)境下生成性教學的方式
教師要想做好智慧環(huán)境下的生成性教學,首先要做到的是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學生間的個體不同,在活動安排上,設置較為靈活的題目,讓每個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力,通過繪畫、演講、表演等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即使有部分學生表達方式不足,教師也要嘗試給予更為寬容的意見,鼓勵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維,最終生成自己的理解,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讓學生無論從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還是微課等途徑,都可以獲取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來進行進一步的閱讀。除此以外,教師還要學會在學生的缺點中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同時放大這些優(yōu)點,讓學生變得更為積極自信,當然,這并不是說教師要無視學生的缺點,而是,教師要在發(fā)現缺點加以引導的同時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增加學生的自信感和自我意識,調動學生在生成性課堂上的積極性,讓課堂教學更為順暢。
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票選出最喜愛的小說故事,讓學生在閱讀后進行口頭總結,然后教師可以在課堂間隙對學生進行各種相關采訪,剪輯后通過網絡等方式分享給班級內的每一個學生,從而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快感,了解其他人的閱讀感想,最終讓課后閱讀也變得更具趣味性,便于提高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結語
綜上所述,智慧學習環(huán)境下的小學語文閱讀生成性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明顯有更多優(yōu)點,生成性教學讓小學語文閱讀課程更為生動直觀,更容易調動學生想象力和積極性,讓學生樂于表達自己的感想,最終達到擴大閱讀范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文輝.生成性教學:誤解與澄清[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16):57-60.
[2]謝幼如,吳利紅,黎慧娟,等.智慧學習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路徑的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6):36-42.
[3]趙培香.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及啟示[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34(0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