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良
摘要:對于剛進入初中的七年級學生來說,地理成為了學生新接觸的一門學科,這樣的新學科對于學生來說既是一項新的體驗,同時又是一門新的挑戰(zhàn)。而對于學校來說,美育也是初中地理教學的目標之一。教師在課堂之中需要如何將地理之美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展現(xiàn)地理學科的自然之美與科學之美,并能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來陶冶學生的情操。
關鍵詞:地理教學;美育體系;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2-0175-01
1.地理教學中美育的重大意義
美育作為每一個領悟都能體會到的感觸之一,我們能發(fā)現(xiàn)有許許多多的藝術家,教育家都能從自己從事的工作領域中向我們展現(xiàn)美育的意義以及美育的重要性。這些一點點積累下來的經(jīng)驗也為我們初中的地理教學進行美學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理論基礎。身為教師的我們,首先要思考什么是美育呢?所謂的美育具體指的是什么呢?我們能從許多的經(jīng)典中感受到美育的定義,美育指的是以科學的審美觀為指導去探尋這世間一切有審美價值的東西,并可以將自己的智慧融入美育之中,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因此身為地理教師的我們更應該擴大視野,陶冶自身情操并樹立崇高的教學理想。除此之外,德智體美勞五點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輔相成的,也就是說,想要促進入的全面發(fā)展,就要真正做到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勞育相結合。從這段話我們可以了解,美育對于人類建立精神文明家園的重要性。因此,將美育融合于初中地理教學是一件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美好事情。?但將美育應用在具體的地理教學中,眾所周知,地理教學對于學生而言有著豐富的和諧之美的學習內(nèi)容。世界之大,世界上的每一個自然景觀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回饋,不論是自然界的演變,還是天體結構得組成,都能成為我們地理課堂教學數(shù)不清的素材。教師要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盡可能的的去利用這些教學素材,讓學生感受到素材學習帶來的一個有序之美的自然世界,從而達到美育教學的目的,美育就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美,理解美,表現(xiàn)美的能力。讓學生通過接受美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習慣,讓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每一個學生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美育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是一種心理活動,而審美就是要通過美育教育來達到的。但是美育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是融入在每一個學科教學中,因此教師要主動挖掘隱藏在日常教學中的美育教學。通過各種不同的例子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美育觀念,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審美標準,進而來提升學生自己的思想文化修養(yǎng)和知識水平。
2.走進大自然,讓學生接觸美
2.1 千姿百態(tài)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美
地理學科,包羅萬象。上至宇宙太空,下到巖層海底,有世界各洲各國,也有祖國山南海北。廣袤世界,千姿百態(tài)?!按笞匀欢髻n給我們美感的歡悅時刻,就連藝術也欲施而不能?!睙o限宇宙一一壯麗神秘的美。晴朗的夜晚,遙望蒼茫的天穹,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神話般的世界,除了這樣的天際美,還有我們原始粗獷的自然之美。根據(jù)調(diào)查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地球表面有71%的面積為浩瀚的海洋,它不僅具有洶涌澎湃的觀賞作用,它還是巨大的富饒的寶庫,美麗的海底世界更是令人心馳向往。而對于我們占地面積29%的陸地來說,雖然面積不及海洋大,但是多彩多姿的程度一點都不輸廣闊的海洋。不論是熱帶雨林,還是廣袤的熱帶草原上,又或是在峻峭的山巖間,都會給人一種置身在一個原始而奔放的世界的感覺。大自然賦予人類的鬼斧神工般的奇麗美景隨處可見,這樣巧奪天工的自然景觀,必定使你流連忘返。?我國作為博大而精深的中華神州,歷史悠久,幅員遼闊,山河壯麗,。祖國風景多彩。在960萬平方千米的神州遼闊大地上,地形、氣候多樣,自然景觀各異,祖國山河多姿。遼闊的領土,多彩的自然環(huán)境為我國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至于數(shù)不盡的名山大川,秀麗多姿的湖河泉瀑,其數(shù)量之多,風光之美,景色之幽麗,造化之奧妙為各國所罕見,初中生已然不同于小學生知識面過于狹隘,因此,教師應當給予學生發(fā)言的機會,讓他們分享彼此所見識過的自然景觀,借此提高彼此學習的積極性。
2.2 讓美育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學中
初中地理教育的本質(zhì)是一門讓學生去感受自然環(huán)境的自然學科。從古至今,人們認識地理,感受地理,是為了更好的去改造地理,讓自然更好地為人類的服務。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自然的美麗之處。學校應當開展一些戶外活動讓學生感受自然的美麗之處。例如,學校讓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春游活動,讓學生領略自然的美麗之處。但現(xiàn)在有些學生在平常的生活與學習之中缺少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心理,隨意踐踏草坪以及隨手丟垃圾問題比較嚴重。因此需要教師和學校在日常的學習中向?qū)W生宣傳環(huán)保意識,現(xiàn)在的自然環(huán)境惡化程度相當?shù)膰乐?,人們大量的燃燒不可再生資源,大量的砍伐森林,而城市交通工具緣故,我國北方地區(qū)霧霾現(xiàn)象嚴重,教師可以在課堂之中向?qū)W生展示一些受到嚴重污染的河流的照片,并向?qū)W生提問“這樣的河流美麗嗎?”“對于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身為一名初中生我們應當怎么做?”“保護環(huán)境從小事做起,具體的小事是什么呢?”這樣的一系列問題會讓學生進行思考反思自己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是不是使用了一次性碗筷,是不是亂扔果皮紙屑,是不是隨意踐踏了草坪,是不是沒有節(jié)約用水用電。讓學生明白只有從自己,從小事做起,才能構建一個美好的自然。
3.結語
總而言之,美育教育作為初中地理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基礎階段,不僅具有建設精神文明的重要使命還肩負著文化傳承的使命。因此,美育要始終貫穿于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美育來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以及價值觀。除此之外,美育還能夠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能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成為一個社會國家都需要的高素質(zhì)創(chuàng)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苗長虹中學地理的教學應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2]仇海庚.目前中學地理教學的改革思路[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199(73).
[3]霍海洲.地理課題教學中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方法[J].地理教學,200(05).
[4]宮作民.我國地理教育改革的沉思和展望[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04).
[5]王肇和地理技能的學和教[J].地理教學,1998,(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