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華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初中教學質量。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在初中教學體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對教學質量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為了跟上新課程改革的步伐,許多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提高初中道德和法治素質的有效途徑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本文通過闡述情感教育在及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意義,提出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情感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情感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2-0158-01
所謂的情感教育要求教師隨時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和情緒波動,潛移默化地感染和影響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情感,增強學生控制情緒的能力。在初中的道德和法治階層,情感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研究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情感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在初中道德和法治階層實施情感教育的意義
從道德和法律教科書的主要內容,教學方向,學科性質和教學目標可以看出,教師應積極實施道德和法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這是當前教學大綱的明確要求。情感教育與道德法治教育相結合,可以有效緩解初中生的心理孤僻、焦躁、自私、缺乏定力等多種情況,對學生的情緒和情緒產生積極影響。同時,教師在課堂上運用情感教育,也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道德和法治教育的內容和本質,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使學生自主投入到學習中,并構建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同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把自己置于核心地位,針對理論知識進行大篇幅的講解,卻忽略了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以及情感的正確引導。教師使用說教的方法來進行講解,把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而學生則容易產生言行分離和德行分離的問題。因此,將情感教育融入道德與法治教育,不僅能夠傳授知識,還能開發(fā)出學生內心的情感。
2.初中道德與法治中的情感教育的滲透措施
2.1 將情感教育滲透到課程備課環(huán)節(jié)中
在初中的道德和法治課中,為了真正有效地實現情感教育的滲透,教師必須提高對情感教育的理解,并有效地滲透到課程備課環(huán)節(jié)中。具體來說,教師在備課時,必須意識到情感教育的價值。要明白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不僅要將教科書中的知識點傳授給學生,還應該傳授教科書中的文化理念和價值觀以及思想態(tài)度及時地傳授給學生,使教師能夠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在實際的備課過程中進行情感教育的滲透,并且將情感教育滲透作為教學目標之一,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具體的情感情境或者是案例,為之后情感教育滲透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起到較為良好的鋪墊效果。
2.2 在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滲透情感教育
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是構建有效課堂的核心部分。因此,要想實現將情感教育滲透到道德和法治的課堂中,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融入情感教育就至關重要。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責任與角色同在》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小組合作活動,如你畫我猜、成語接龍、兩人三足等,讓學生充分體會團隊意識以及共同努力的重要性,如此不但能夠有效活躍道德與法治課堂氛圍,還能提高學生注意力,促使學生對該節(jié)課的知識點進行全面了解,進而加強學生責任意識與團體精神,從而實現道德與法治課程開設的教學目標。在課程導入中巧妙滲透情感教育,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是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不可缺少的教學手段之一。
2.3 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
教師應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引導學生找到道德和法治課程的興趣點,使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此外,教師在考慮問題時還應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學生應該仔細回答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心中的學習困惑。這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自主權,同時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例如,在《享受學習》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組織小組辯論賽,一個小組的觀點是學習是快樂的,另一個小組的觀點是學習是痛苦的。雙方都要為自己的觀點尋找合適的依據,雙方小組的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觀點。雙方都準備好后,辯論賽開始進行,大家都踴躍參與到活動中,辯論賽很激烈,課堂氛圍比較濃厚。這個過程,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還可以鍛煉思維敏捷能力,促進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學生很享受這個過程,通過這個辯論賽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道德、法治知識的學習欲望。
2.4 將情感教育納入課余生活和課后活動
師生關系也是教學活動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學生們喜歡的,尊重的老師為他們講課,學生會會變得更積極主動,對教師所教的內容更感興趣。因此,在生活中,教師必須學會關愛學生,可以組織一些班會,演講會等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只有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才能對教師產生信任,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和諧共處,才能主動的參與道德與法治課的學習中來。在課余活動中,教師應與學生一起處理他們遇到的問題,并用情感來進行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在具體的實踐中,讓學生明白其應該懂得的道理。這樣才能夠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進而促進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在實踐中為學生梳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3.結語
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來講,巧妙融入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是豐富學生情感意識的基礎,也是加強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關鍵,基于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運用情感教育,進行合理有效的備課和教學設計。相信學生的能力,并積極鼓勵學生,讓學生和教師之間產生共鳴。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為未來的生活發(fā)展奠定基礎,同時也為初中德育教育和法學教育帶來突破。
參考文獻:
[1]牟宗蘭.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文理導航(上旬),2018(1):85.
[2]顧引新.情感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實踐[J].長三角(教育),2015(07):40-41.
[3]符晶晶,張家斗.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情感教學[J].改革開放,2015(16):69-70.
[4]許誠全.淺析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J].時代教育,2017(8):157.
[5]鄭士國.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