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平 王麗雯 馬根然 李東艷 王彥慧
【摘 要】目的:觀察米非司酮聯(lián)合米索前列醇的宮頸擴張及子宮收縮作用,探討鉗刮術前宮口擴張,利于手術操作,安全、有效及副作用小的有效方法。方法:選擇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終止妊娠并有隨訪條件的孕10~14周健康未曾生育婦女200例,隨機分成觀察組(A)和對照組(B)。觀察組 口服米非司酮150mg,每日一次,連用2天,隔日術前2小時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ug,留院觀察,2小時后出現(xiàn)陰道流血、腹痛鉗刮術結束妊娠。對照組于術前14-16小時宮口放置宮頸擴張棒使宮頸軟化擴張后行鉗刮術。術中觀察宮口松弛度,子宮收縮情況、手術時間,出血量及術中并發(fā)癥等指標。結果:兩組間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子宮收縮情況等均有顯著差異。結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結合鉗刮術終止10~14周妊娠具有安全、有效及副作用小的特點,彌補了藥物流產和人流的不足,是一種較理想的流產方法。
【關鍵詞】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鉗刮術;宮頸擴張;子宮收縮
【中圖分類號】R711.3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8-100-01
臨床研究已肯定藥物流產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配伍為終止早孕目前最佳方案,兩種藥物起協(xié)同作用能提高終止妊娠的效果[1] 。而終止10~14周妊娠為鉗刮術范圍,傳統(tǒng)鉗刮術操作技術要求高,手術風險大,損傷和并發(fā)癥較多,病人和醫(yī)生均不愿接受。因此如何采用安全、有效、痛苦小的方式來終止10~14周妊娠是計劃生育工作中遇到的棘手問題。我院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藥物流產并配合鉗刮、清宮術用于終止10~14周妊娠100例,臨床效果滿意,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自愿要求在我院終止妊娠并有隨訪條件的孕10~14周健康未曾生育婦女200例,年齡18~36歲,平均21.6歲,所有孕婦術前均行B超檢查確診宮內妊娠且胚胎與停經月份相符,測胎兒雙頂徑1.6~3.0cm。術前常規(guī)行婦檢及陰道分泌物檢查排除急性陰道炎癥,化驗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凝血功能均正常,體檢亦無高血壓、心臟病及前列腺素應用禁忌癥等。隨機分成觀察組(A)和對照組(B),兩組孕婦年齡、孕周、體質、子宮大小等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藥物米非司酮片(每片25mg)和米索前列醇片(每片200ug)均為上海醫(yī)藥集團有限公司華聯(lián)制藥廠生產。藥流方法:口服米非司酮150mg,每日一次,連用2天,隔日術前2小時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ug,留院觀察。2小時后出現(xiàn)陰道流血、腹痛鉗刮術結束妊娠。對照組于術前14-16小時宮口放置宮頸擴張棒使宮頸軟化擴張后行鉗刮術。
1.3 監(jiān)測指標 術中觀察:宮口松弛度、術中疼痛程度、子宮收縮情況、手術時間、出血量及術中并發(fā)癥等指標。
1.4 效果評定
1.4.1 鉗刮術中發(fā)現(xiàn)宮頸均較松弛,宮口開大,質軟,無需擴宮,可順利通過8號吸管及卵圓鉗為有效,不能順利通過7號吸管者為無效。
1.4.2 疼痛標準 輕度:腹痛輕微;中度:腹痛明顯可耐受;重度:腹痛劇烈不能耐受,伴惡心、嘔吐、出汗。
2 結果
從宮口松弛度、術中并發(fā)癥比較,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而兩組從手術時間(均從打開窺器算起至手術結束)、術中疼痛程度、術中出血量及子宮收縮情況比較,兩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3.1 米非司酮抗妊娠作用機制 米非司酮是炔諾酮的衍生物,為孕激素受體拮抗劑。其對子宮內膜孕激素受體的親和力比孕酮高5倍[1],因而能和孕酮競爭受體,導致蛻膜組織變性、水腫、壞死、剝離出血,引起蛻膜與絨毛膜分離,動搖胚胎發(fā)育基礎[2],并能對抗孕酮對宮頸膠原分解的抑制作用,促使宮頸成熟、軟化和擴張。米非司酮通過競爭孕酮受體,使蛻膜中前列腺素脫氫酶活性下降,提高了內源性前列腺素水平和子宮肌層對外源性前列腺素的敏感性[3]。米索前列醇是合成的前列腺素類藥物,能使宮頸結締組織釋放多種蛋白酶,導致膠原纖維降解,使宮頸軟化擴張,對各期妊娠子宮均有收縮作用,用藥30min達高峰[4]。兩者配伍產生協(xié)同作用,增強了子宮收縮和擴張、軟化宮頸的作用。本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10~14周妊娠均能使宮口開大,宮頸軟化有效率達100%。
3.2 臨床效果分析 本組100例孕婦均于第4天來院口服米索前列醇2小時后行鉗刮術,鉗刮術中發(fā)現(xiàn)宮頸均較松弛,宮口開大,質軟,無需擴宮,可順利通過8號吸管及卵圓鉗,較易牽出完整胎盤和胎兒,刮匙迅速環(huán)刮宮腔清除蛻膜組織,大部分為輕度疼痛,手術操作簡單,時間短,均于5分鐘內結束手術,且術中出血量明顯減少。由于米非司酮與米索前列醇的協(xié)同作用,鉗刮時胎物大多已排至宮頸內口,且蛻膜與宮壁分離,鉗取胎物后輕刮宮壁,使手術簡單易行,縮短了手術時間,減少了術中大出血的可能,也減輕了對子宮內膜的損傷,避免了藥物流產胎盤或蛻膜殘留的副作用,縮短了產后流血時間,減少了副損傷及感染幾率,本組所有孕婦術后恢復良好,無一例大出血、宮內殘留、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且遠期隨訪無繼發(fā)不孕發(fā)生,臨床效果滿意。
綜上所述,服藥后適時手術終止妊娠,可提高手術成功率,減低手術風險,對于錯過了人流最佳時間的已婚未育、未婚先孕者,藥物流產配合鉗刮術終止10~14周妊娠一種安全、有效、方便、較為理想的流產方法,值得臨床選擇應用。
參考文獻
[1] 翁梨駒.前列腺素與引產.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2,18(2):264
[2] 王晨虹.米非司酮在引產中的應用.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2,18(2):267
[3] 孟祥峰,周春梅.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鉗刮術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婦產科雜志,2005,2(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