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 要】在新課標的背景下,物理探究課程要體現(xiàn)“創(chuàng)新”“自主”“過程”“應用”“發(fā)展”理念。那么如何上好一節(jié)探究課?本文結合具體的課例進行分析,提出了上好探究課的三個方面的準備和三個方面的注意。
【關鍵詞】探究;安培力;科學性
一、一節(jié)探究課的呈現(xiàn)
探究課就是以探究為主要方法,為學生講授知識的課堂。它重視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方法。筆者在講授粵教版高中《物理》(3-1)教材“安培力”時運用探究的方法進行實踐,效果不錯,結合以往的實踐總結了探究課的一些方法和注意問題供大家探討。以下是本次課堂的部分探究教學過程:
這堂課在突破安培力方向和安培力大小兩個環(huán)節(jié)上都進行了充分的探究,引導學生科學猜想、設計實驗、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那么,要上好一節(jié)探究課需要進行怎樣的準備和哪些方面的注意呢?接下來我們結合這節(jié)課進行分析探討。
二、探究課程的準備
這節(jié)課進行過程中體現(xiàn)了兩處矛盾:一是課程推進和探究過程需要時間保障的矛盾;二是探究過程的不準確性和正確結論追求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這樣的矛盾呢?必須重視探究實驗開始之前的準備,這個準備包括三個方面:
(1)備原理。讓學生清晰的知道探究過程中將出現(xiàn)的一些設計、做法的原因。比如“探究安培力”的課堂上,我們用線圈來代替導線,其目的是讓安培力更大,效果表現(xiàn)上更為明顯,大部分學生都明白這一點。但當我們把線圈來代替導線之后,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導線的電流方向容易判斷,但線圈卻有兩個邊,那么到底用那一個邊來探究安培力呢?這里考查的是學生對安培力的理解,如果在原理上不能理解這些東西的話,學生可能在實驗中無所適從,即便依葫蘆畫瓢做出了結果,在其物理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上也不見得有多大效果。
(2)備方法步驟。課堂探究的突出矛盾之一表現(xiàn)在課堂時間太有限,而探究過程需要摸索。單單依賴學生的知識水平,實驗步驟方案的確立需要很長時間,而且不一定是有效的。這不大適合高中階段這種高知識密度的教學。教師應充分的引發(fā)學生思考,甚至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其目的,是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給出實驗的方法步驟,為即將展開的實驗探究鋪路。很多老師認為,指導學生得到實驗方案步驟,就不叫探究了。但大家需要注意,學生在老師思維引導下的思考本身就是一種探究,而且是一種高效的探究,探究不是從動手實驗開始的。
(3)心理的準備??茖W探索的過程本來就是充滿艱難險阻的,我們不可能期待科學探究成功的背后是一帆風順。所以我們也不要期待學生在短短十幾分鐘甚至幾分鐘之內(nèi)就能得到滿意的結果。探究學習,應該重過程而追求結果。對學生來講,應該讓他們明白自己才是探究的主體,要冷靜而睿智的去對待眼前的探究,碰到困難,要主動的思考解決。
三、優(yōu)秀的探究課程還必須注意三個方面
當然,一個好的探究課程,除了以上三個方面的準備之外,還必須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課堂的教學必須合乎科學性,科學性就是課堂教學的正確性。課堂教學的正確性是教學的基礎,更是探究型課堂教學的基礎。由于實驗探究容易受到外部條件的影響,探究結果很容易出現(xiàn)不可預測性。所以,這就更要求教師有扎實的理論知識,也就是對課堂教學的科學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過硬的知識水準,總能讓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信心百倍,毫不怯懦。而自信心的恰當表達會極大程度的感染學生,讓學生在內(nèi)心深處對施教者產(chǎn)生尊重,達到尊其師,重其道而信其言的效果,從而能讓我們更好地駕馭課堂。這堂教研課我對于課堂知識點的理解本身比較有信心,在理解課標和吃透教材上,得到課組老師特別是備課組前輩們的幫助,所以上課之前雖然緊張,上課的過程中也能做到應付自如。這件事情提醒我,要想在課堂上站得心安理得,必須多向前輩們學習,多聽課。
(2)思維的引導上必須要有藝術性。思維的引導是一堂成功的探究課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讓學生受你引導呢?
①必須讓引導語言充滿藝術性。同樣的一個道理,精練、準確、清晰、有邏輯性的語言更能感染和打動學生,很好的將學生引入物理的情景,引發(fā)學生的思辯。相反,羅嗦、模糊、紊亂的語言會讓人無所適從。
②課堂感情的表達必須有藝術性。物理探究課堂情感的融入,可以很好地控制課堂的氛圍,好的氛圍可以很容易讓學生自覺不自覺地進入物理的情景,很容易讓學生用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探究學習。
(3)必須在課堂上營造和諧的氛圍。探究的課堂同傳統(tǒng)的課堂不一樣,它不是單純理論的填充,而是希望學生通過自主研究發(fā)現(xiàn)問題,得到結論。這就更加要求課堂的和諧開放。大家在對等的環(huán)境中討論學習,互相的幫助,互相探討,沒有誰是權威,所有研究的目的就是站在物理的原理上,弄清真理是什么。包括教師,此時和學生的交流更多可能只是引導,而不是一種說教。因為這種課堂較其他課程更希望學生敢于思考,敢于提問,敢于說出自己的看法。
四、結語
優(yōu)秀的探究課程是需要摸索和錘煉的,注重“創(chuàng)新”“自主”“過程”“應用”“發(fā)展”理念是探究課程不變的重心。精心從原理、方法步驟、心理三個方面去準備,注重課堂的科學性,思維引導的藝術性和課堂和諧氛圍的營造,會產(chǎn)生一堂不錯的探究課程。
【參考文獻】
[1]黃新.新課程下,怎樣上好一堂數(shù)學課[J].課程教育研究,2012年33期
[2]彭云松,李長福.強化校本教研,創(chuàng)建學習型教研組[J].廣東教育,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