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引言:班級管理是班主任的工作重點,從早到晚的悉心陪伴正是給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問題和教育學生創(chuàng)造了充分的機會,在帶班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那樣與家長、學生相關的問題,例如:家長不定期的饋贈、學生與家長親子關系、學生存在的不良習慣等,班主任在處理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智慧,不斷學習,快速成長,做真正讓學生和家長滿意的教育、做為學生終身負責的教育。
一、家長的饋贈問題分析
我認為家長會有這種做法可以理解,他們出于對孩子的關心,但是選擇的方法是錯誤的。如果接受了額外的錢物會產(chǎn)生以下問題:1.讓我們的教育不再單純,讓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變得黯淡,甚至有污點,這也違背了我們當初從教的初衷。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本就應該遵守職業(yè)操守,懷揣著一種奉獻的教育精神,為了學生的未來,我們有職責來教育、引導、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的,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在這過程中一定會伴有很多的困難(學生的不理解,家長的不配合等),而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應該想辦法克服這些難題,多站在學生、家長的角度看待問題,用一種較高的職業(yè)操守來堅守住教育這片凈土,而不是選擇最不光明的做法,讓自己的身份變得尷尬。2.讓家長有了我們的把柄,教育就會變得舉步維艱。作為一名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都會有自己的帶班理念,有些方式方法可能不易被學生或家長理解,但只要是正確的我們都應該堅定住自己的原則,然而一但收了饋贈,我們就會受到家長“理直氣壯”的質疑和要求,這時我們還能輕易地說“不可以”嗎?甚至有的時候也會受家長的氣卻不能跟他們辯解,這樣工作還如何開展,班級如何管理?3.讓學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破滅。班主任在學生眼中應該是神圣的,令他們欽佩的,所以我們需要維護好我們的形象,用我們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這樣班級工作才會順利開展,班級才會向好的方向發(fā)展。我們應該告訴家長我們一定會本著公平的做事風格,因材施教,為孩子的終生負責。
二、讓學生認識準確認識自我的問題分析
首先,高中階段的學生存在著很多的不良習慣,他們自我覺醒的意識較差,我認為身邊的老師、同學及家長應該聯(lián)合起來幫助他們改正不良習慣、爭取更大的提升。關于教師,我認為談話是比較有效的,通過談話可以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不足,分析這樣的不良后果,這樣才能讓他有改變的信心和欲望。有這樣一類學生,他們學習成績良好,但是總是存在“不完成作業(yè)、有小動作、遲到”這樣的問題,我認為這樣的學生無非就是以下兩種情況導致的:1.盡管學習好,但沒有更大的追求,所以他們不認為自身的不良習慣會影響自己的成績和成長,他們安于現(xiàn)狀,沾沾自喜于現(xiàn)有的成績。對于這樣的學生要先了解一下他們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家庭問題還是曾經(jīng)受過什么挫折,還是自信心存在問題。找準情況才能“對癥下藥”。我認為不論什么樣的學生都有一個變好的愿望,所以我們老師能做的就是帶領他們分析“好”與“一般”的差距,給他們信心,跟他一起找到不足,共同想辦法改正2.成績好,很驕傲,不認為自己有的小毛病會干擾他的進步。這樣的學生我認為應該用榜樣的實際例子來激發(fā)他們的好勝心,制定更高的目標來讓他們有所改正。
三、“親子關系”問題分析
高中階段,每個家庭中都會存在者親子關系緊張的情況,家長對孩子一味的要求導致孩子的逆反,孩子覺得家長不理解自己經(jīng)常與家長發(fā)生口角。關系日益緊張,此時班主任應該是最合適的“調(diào)解員”,我們是他們最信任的人,所以應該多加關注,這樣會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我覺得關于調(diào)節(jié)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問題要遵循三點:①分別了解他們眼中的彼此,找到恰當?shù)狞c來各個擊破 ②讓他們能通過書信、視頻、面對面溝通等方式來進行傾吐心聲。與學生單獨溝通時要了解到:他能否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他認為與家長溝通時他最接受不了的地方在哪里?你認為家長如何跟你溝通你能接受?然后告訴學生家長的本意,難處、為你付出的不易……先感性再理性的引導學生來學會多體諒他人,不要意氣用事,要學會與他人和諧的相處。另外,與家長要深入溝通孩子的成長歷程,思想變化,孩子與家長的矛盾事例等與家長共同分析溝通方式的不足,找到問題所在,同時要向家長傳達孩子的需求,從理性的角度來指導他們在尊重孩子的同時多關注孩子的性格,興趣變化,以免跟不上他們的思想,往往孩子之所以覺得跟家長聊不到一起就是因為家長不能理解他們所談論的話題,所以家長應該反思自己是否對孩子足夠了解。③彼此尊重,求同存異。不要試圖讓孩子完全聽從于家長,也不要讓家長全面控制孩子,這樣不會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
調(diào)節(jié)親子關系一定要通過親自活動來切身體會,感受教育的效果遠遠大于口頭教育。以下活動可以參考。(1)感恩班會:讓家長和孩子通過一節(jié)班會來回顧成長和培育的不易,互相珍惜,學生能因此而對父母少些索取,多些理解,陪伴;同時讓家長們看到孩子的獨立,優(yōu)秀,這樣溝通時方式也能更加柔和、理性。(2)每逢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感恩節(jié)等與感恩相關的節(jié)日時讓孩子給父母寫一封感恩的信件,并且回家為父母做一件暖心的事,然后父母給予回信。(3)利用假期讓孩子做“工作體驗”,讓他們知道父母工作的不易,學會體諒父母,努力學習改變自己和家庭的生活。(4)每次考試后讓家長都給孩子寫一封信,指出他們眼中孩子的進步來鼓勵孩子,給他們建立信心,同時也要柔和的提出他們的期望,例如“我心中的你應該是這樣的,盡管你現(xiàn)在還有些差距,但你一定可以……”然后孩子也要回信。這種方式可以減少在語言交流中的沖動,并且讓孩子能在思考中感到被關愛和理解父母。
關于班級管理是要求班主任方方面面都要細致到位的,我是一名年輕的班主任,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我也會堅持自己的工作原則和帶班理念,不辜負任何一名學生和家長,做為學生終身負責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