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偉榮
“作文批改難,難于上青天”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作文批改是我們作文教學中不可回避的一項工作。雖然我們老師在改作文中痛苦掙扎,但是我們認真修改并不代表學生的寫作水平會有怎樣的提高;于是,我們更加痛苦??梢?,一定要改變我們作文教學現(xiàn)狀,特別是作文批改的現(xiàn)狀。那么,如何改變呢?我從2016年開始對高年級學生進行作文批改方式進行探討、鉆研,現(xiàn)在把批改作文原有方式和現(xiàn)在改進的方式做比較說明一下我的看法。
一、農(nóng)村小學高年級作文批講方式現(xiàn)狀
目前,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師多兼教多個學科,并任班主任工作。按照傳統(tǒng)的只有教師評改學生作文的單一形式批改作文的方法,高年級學生的每篇習作一般要用七八分鐘,一次習作批改下來就是幾小時。在加上教師在平時作文中評改的多,不注重作文修改的過程,這種“典型選評”的方式,又會讓很多學生的習作得不到及時的反饋和指導。如何將教師從繁重而低效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來;如何在提高寫作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師“減負”“提效”的一道門檻。
二、現(xiàn)在讓學生參與改作文的方式
1.先激發(fā)學生修改興趣
我們的作文教學要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盡量尋找他們感興趣的、熟悉的內(nèi)容寫。這樣,他們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我們可以按照學生的思維,認真精心改一篇中等文,讓學生感受到修改的效果;可以給學生講講古今中外文豪們修改文章的佳話,從而激勵學生能夠改好作文的信心。另外,采用激勵手段,如采用修改比賽、互評互改、交流討論等多種方式讓學生感受到修改作文的樂趣和效果。
2.重視修改技巧點撥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中年級學生能修改明顯錯誤的句子,能夠修改自己的習作;在合作修改后,能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卷面整潔等要求。因此,我們在作文教學中,要加強作文修改方法的指導,如習作是否內(nèi)容不符合題目,即是否跑題、偏題;中心事件是否清楚、突出,自己的感情和觀點是否真實健康的表達;詳略是否得當,結(jié)構(gòu)是否完整;是否文句通順沒有語病,用詞是否恰當,標點是否準確,格式是否規(guī)范等等。讓學生明白修改作文要從哪些方面入手。
3.良好修改習慣養(yǎng)成
我們還要養(yǎng)成學生修改符號的正確使用、評價的中肯表達。學生在自我修改或是互助修改中,正確使用修改符號,可以把修改的地方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讓老師和同學看出修改是否準確、合理和到位。能夠?qū)懗鲋锌系脑u語是對修改的文章理性的認識和對全篇的優(yōu)劣諸如立意、布局、語言有一定的理解,從而提高自己良好的寫作意識和能力。
4.加強批改能力訓練,促進寫作全面發(fā)展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良好寫作習慣的形成,更能培養(yǎng)學生嚴肅認真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做人的素養(yǎng)形成。因此,我們在平時教學中要注意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修改能力的訓練和提高。
(1)提高語感和語言素養(yǎng)
我們在小學中高年級的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進行一些修改訓練。如在《煙臺的?!穼W習時,讓學生對“……一道道白色的浪花,從北面遙遠的地平線嬉笑著追逐著奔向岸邊,剛觸摸到岸邊的礁石、沙灘,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撲了上來,像個頑皮的孩子?!边M行賞析,如找出用的比較好的動詞、找出修辭手法,如何用平實的語言進行轉(zhuǎn)述,或是以其他事物為對象,進行造句或仿寫。如此,提高了學生選用合適詞語的能力,明白如何提高自己語言效果的方法。
(2)加強主動與互助修改
小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強,他們對語言有著敏銳感,因此,我們可以讓他們對自己的習作進行誦讀,從而借助語感來發(fā)現(xiàn)習作中的問題。也可以讓他們讀這類作文的范文,從而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自己寫作中要提高的地方。當然,我們培養(yǎng)學生修改能力的方式是老師修改、學生自我修改與師生互助合作修改相結(jié)合,我們要對典型問題集中修改,指出修改方法,提出修改思路。如我們注意到大部分學生寫作中不能準確的對事物進行描寫,我們就要指導他們?nèi)绾螐亩嘟嵌葘κ挛镞M行描寫,如何形神結(jié)合,如何在描寫中表達情感。學生互評互改,可以提高他們之間的相互交流,養(yǎng)成合作的習慣,也能學會在取長補短中提高自己;當然,我們要注意作文互評小組的組建,讓他們的能力充分展現(xiàn)。
5.加強作文批改后的信息反饋,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教學評價的反饋有助于教學對象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了解自己的努力與標準的要求以及上級的要求是否相符,還存在著多大差距等等。作文教學也是一樣。但往往存在這樣的情況,大部分教師每次作文親自批閱達上百本,或更多,全部批完至少一個星期時間,那么,作文的講評就很難做到及時有效了。而讓學生自己批改作文,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矛盾。學生通過自改、互改等多次反復的訓練,強化了本次單元作文的目標意識,使學生經(jīng)常處在作文批改的氛圍中,教師在組織學生互批互改后,還可當堂讓小組推薦出優(yōu)秀的同學習作或具有典型問題的作文,便于課堂上及時交流及時反饋,也對學生下一步的修改起到啟發(fā)、引導的作用。另外,學生對批改的結(jié)果也很感興趣,可將每次作文的得分記錄下來,到期末來一個總評。修改后的學生佳作或片段可通過各種途徑(或張貼交流、或推薦到文學社刊、或投校報等)展示,從而激勵學生更加熱愛寫作。
總之,我們在小學中高年級的作文教學中,不斷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fā)他們作文批改的興趣與熱情,提高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并在老師有效的指導下,進行互助互改,從而扎實提高寫作能力和習慣,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和素質(zhì)的切實提高。通過兩年的作文批改方式的比較,不難看出,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很多,寫作水平明顯提高,初步扭轉(zhuǎn)了學生習作頭疼、教師批改低效的狀況。初現(xiàn)學生盼上作文課,積極“交流”、樂于“表達”、自覺完善習作,真實、真情處事做人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