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菊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小學數學教學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說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如何直接會影響今后的發(fā)展。因此,本文先分析了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xiàn)狀,然后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性進行了探討,最后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對策,期望能為相關教育研究提供積極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能力;現(xiàn)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149-02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國的小學數學教材得到了不斷的創(chuàng)新,開始側重于對學生實際解決問題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不僅要求學生能解決數學科目相關的數學問題,還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所學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難題。因此,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值得進行深入與全面的研究。
一、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xiàn)狀
通過對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的調查發(fā)現(xiàn),較多老師在數學教學中都只重視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并未意識到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長期以往,就會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考試的機器,無論學生的數學成績如何的好,但如果沒有實際應用的意識與能力,那么這樣的教學也不存在任何的實質性意義。當然,還有些老師即使重視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但由于方式方法的不合理,也導致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要加強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策略的研究。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性
1.有助于老師教學理念的及時轉變。
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總是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學中習慣性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對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而隨著教育界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逐漸重視,使得較多老師開始從應試教育理念向素質教育理念轉變,老師不僅開始重視將數學基礎知識教給學生,也開始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解決生活問題中,非常有助于學生獲得綜合性與全面性發(fā)展。
2.有助于學生適應社會及自身的發(fā)展。
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較多學生由于缺乏解決問題的意識,使得學習僅停留在為了學習知識而學習的狀態(tài)中,未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解決生活問題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十分的薄弱。而隨著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呼聲的日益提高,老師為了實現(xiàn)與時俱進的教學,為了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將來社會所需的創(chuàng)新應用型人才,開始注重對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力求讓每個學生都朝著社會所需的應用型人才的方向不斷發(fā)展,實現(xiàn)最終的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對策分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想要實現(xiàn)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朝夕就可以完成的,必然需要一個長遠而又持久的過程,需要老師在日常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最佳的教學策略,逐漸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的實際解決問題能力。
1.加強對學生解決問題興趣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問題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第一,鼓勵學生閱讀數學相關書籍,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與感受的機會,相信通過不斷的具體生活案例與故事的熏陶之后,會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嘗試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潛移默化的拓展其思維,久而久之學生的解決問題興趣及能力必然會不斷提升。第二,給學生創(chuàng)設貼切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即設計一些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思考與運用所學知識中,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及方法。第三,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和生活接觸時間十分少,但由于好奇心的較盛特點,使得他們常會不斷的問“為什么”。實際教學中老師要鼓勵學生不斷提問,引導學生將提出的問題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解決問題,既能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也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提出并解決問題的意識。
2.加強對學生審題習慣及能力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除了讓學生對解決問題有興趣外,還需要讓學生具有審清題目內容和數量關系的能力,這樣題目的條件、問題及各數量關系才可以完整的構建于學生的大腦中,為最終順利的解決問題提供有效條件。而想要實現(xiàn)此目的并不是簡單的,需要老師加強對學生審題習慣與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長期有效的強化訓練。因此,在學生開始學習應用題時,必須嚴格要求學生做到三點:讀題目順利建立表象;再次讀題目明確問題;第三次讀題目找出關鍵點,并記錄好。并且要善用陷阱題來不斷的刺激學生,讓學生明白解決問題前認真審題的必要性,這樣學生養(yǎng)成良好審題習慣時,自然解決問題能力會得以完美提升。
3.加強對解決問題技巧與方法的傳授。
眾所周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中,必須要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技巧與方法,并鼓勵學生將之運用到解決問題的實際過程中。比如此道應用題,有一塊土地,長6米,想要將之改造成為一個大花園,長增加了4米,這樣菜園就增加了16平方米,試問原來這塊土地的面積是多少?對于此道應用題大多數學生閱讀完之后都不知所措,此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畫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能將原本抽象的應用題瞬間直觀化,自然能順利的解決問題。此外,還可以教給學生一題多解的方法,讓學生以求異思維模式來對問題進行轉化,順利的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相信通過老師不斷的解決問題技巧和方法的傳授后,學生能掌握越來越豐富的解決問題技巧與方法,真正的進行學以致用,靈活的解決數學問題,提升自身的解決問題能力。
總結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今后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方向,和社會及學生自我發(fā)展的需求相符合。實際教學中老師要積極探索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策略與方法,讓學生從小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從而主動發(fā)現(xiàn)、提問與解決問題,這樣必然可以提高最終的教學效果,促使學生獲得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關于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策略”教學的思考[J].陳夢云.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5).
[2]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培養(yǎng)的方法[J].馬艷輝.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