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杰
(內蒙古包鋼醫(y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00)
哮喘是兒科一種常見病,對患兒的身心健康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在患兒治療期間對其實施健康教育,可促進患兒積極配合治療[1]。基于此,本研究為了進一步觀察小兒哮喘護理應用健康教育的效果,選出我院收治的100例哮喘患兒的病歷資料展開研究,匯報如下。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兒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經臨床檢查證實,與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哮喘診斷標準相符,均為急性發(fā)作,臨床癥狀包括氣促、出汗、臉色蒼白、肺部有哮鳴音等[2]。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將其分成常規(guī)組與觀察組,各50例。其中,常規(guī)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11歲,平均(6.2±0.6)歲,病程2個月~3年,平均(1.2±0.3)年,輕度16例,中度24例,重度10例;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2~11歲,平均(6.0±0.7)歲,病程2個月~3年,平均(1.3±0.3)年,輕度17例,中度23例,重度10例。對比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常規(guī)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患兒的資料收集、病情觀察、心理疏導、用藥指導等。觀察組強化健康教育,即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另實施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包括(1)小兒哮喘發(fā)病急,病情重,表現(xiàn)呼吸痙攣、發(fā)生呼吸困難等,家長受患兒病情的影響容易出現(xiàn)緊張、抑郁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做好解釋工作,向患兒及其家長普及疾病的相關知識、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以取得家屬的理解。(2)患兒病情穩(wěn)定后,避開患兒休息、飲食時間,和家長進行溝通,收集患兒的基本信息,為其指定個體化飲食、用藥等護理方案,患兒病情穩(wěn)定后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適量運動,活潑好動本身就是兒童的天性,在允許的情況下帶領患兒適量運動,提高肺部免疫力,增強體質,對疾病的預后具有積極的意義。(3)發(fā)放健康教育資料,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兒及其家長講述疾病知識;組織患兒及其家長觀看視頻短片,使其對疾病與治療等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以讓其做好心理準備,進而提升依從性。(4)開展院內病友活動,鼓勵患兒主動分享康復經驗,以發(fā)揮同伴教育的作用,減輕心理負擔的同時也可進一步提高對疾病的正確認識。(5)通過在走廊上張貼宣傳報等方式,進一步擴大相關知識的普及面。
(1)對比兩組患兒家長在護理前、后的心理變化,分別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焦慮、抑郁情緒的評估,評分越高提示不良情緒越嚴重[3]。(2)對比兩組的護理滿意度,自制問卷調查表,由患兒或其家長完成問卷,評價選項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度+一般滿意度。
采用SPP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兒家長護理前的焦慮、抑郁情緒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患兒家長護理后的焦慮、抑郁情緒評分,觀察組均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家長在護理前、后的心理變化對比( ±s,分)
表1 兩組患兒家長在護理前、后的心理變化對比( ±s,分)
組別 n SAS評分 SD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常規(guī)組 50 64.0±5.3 58.2±3.9 62.3±4.6 57.7±4.1觀察組 50 64.2±5.4 52.3±3.6 62.2±4.5 53.4±3.8 P>0.05 <0.05 >0.05 <0.05
常規(guī)組的護理滿意度是86.0%,觀察組是98.0%,觀察組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對比[n(%)]
小兒哮喘屬于一種慢性氣道炎癥反應,主要由嗜酸性粒細胞、T淋巴細胞、炎性細胞共同作用引起,發(fā)病急、發(fā)展快,給患兒的正常生活帶來不利影響,急性發(fā)作時患兒甚至會出現(xiàn)支氣管痙攣、粘液分泌增多等情況,很容易造成咳嗽、喘憋、呼吸困難等癥狀,繼而損害肺功能,因此必須及時治療[4]。相關研究報道指出,在哮喘患兒治療期間,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可明顯提升療效。
健康教育是醫(yī)院向患者傳授知識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患者對自身疾病有進一步的正確認識,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將健康教育應用于小兒哮喘護理中,可明顯提升患兒及其家長對疾病的正確認識,繼而緩解其不良情緒,有助于提升患兒對治療的配合度,院內病友活動的開展能夠對患兒起到一定程度的激勵作用,使其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黃丹等[5]報道健康教育應用于小兒哮喘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對比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方法的實施效果,結果發(fā)現(xiàn),全面的健康知識普及有助于控制患兒病情,降低發(fā)作次數(shù),是小兒哮喘一種非常有用的輔助治療措施。本研究對比分析了常規(guī)護理與強化健康教育在小兒哮喘護理中的實施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家長護理后的焦慮、抑郁情緒評分均低于常規(guī)組,且護理滿意度(98.0%)高于常規(guī)組(86.0%),提示觀察組的護理質量優(yōu)于常規(guī)組,也就說明,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強化健康教育的實施效果優(yōu)于單純實施常規(guī)護理。
綜上所述,小兒哮喘護理應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滿意,可明顯緩解患兒家長的焦慮、抑郁情緒,且有助于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大力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