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巖
摘要:表演是藝術(shù)之本,自然而扎實的表演,沒有痕跡的表演,才可以將觀眾帶人到你將要表現(xiàn)的人物中去,而忘了你本人,忘了你是個演員。這里我們要講的是舞臺表演這一和觀眾直接近距離交流與最直接聽取觀眾反響的表演。
關(guān)鍵詞:戲曲演員;素質(zhì);境界
舞臺表演藝術(shù)的實踐經(jīng)驗告訴我們,無論是戲劇還是各種戲曲行當,演員必須具備多方面的良好表演素質(zhì)。戲曲演員要塑造性格各異的系列形象,并使其富有征服人的魅力,不但需要扎實的基本功,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還需要各方面的知識、修養(yǎng),以及對生活的理解深度等。
就演員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境界而言,優(yōu)秀的表演必須達到:演員與角色的統(tǒng)一;藝術(shù)與生活的統(tǒng)一;體驗與體現(xiàn)的統(tǒng)一。
優(yōu)秀演員要學會在角色中探索自我、在自我中體現(xiàn)角色,使二者融合。真正高超的表演藝術(shù)可以使演員與角色高度統(tǒng)一,達到“我就是”的藝術(shù)境界。演員與角色統(tǒng)一的程度決定表演質(zhì)量的高低。
舞臺表演其實很難。對我們的聲音要求,形體要求,心理素質(zhì)要求都很高。演員在臺上的演出,是要經(jīng)過反復排練、論證。才能與觀眾見面。而且還要適時地迎合觀眾的反應,做籜戲、搶戲、延戲等改變。比如,劇場效果好的,掌聲激烈的,我們要適時的停戲,給觀眾一個反應時間,再繼續(xù)演下去。這時如果停戲停的太久,就會斷戲,就是與之前的表演連接不上,從而影響表演效果。所以停戲一定要拿捏好時間,這就要靠演員的臨場應變能力和豐富的舞臺經(jīng)驗。再比如搶戲和延戲,如果有的演員演得過于拖拉或節(jié)奏過快,我們就要相應作出搶戲和廷戲的變化,以便把握整體演出的時間和連貫性,使尉本緊湊些或者平穩(wěn)些,讓觀眾看了舒服,別有緊迫感或者松散感。
當我們要刻畫人物時,首先,我們要做好充分的表演準備。其實就是要做好人物的提綱,充分分析要表演的人物的性格特點,習慣癬好,為舞臺排練打好基礎(chǔ)。之后我們有六個步驟要完成,做好這六個步驟,就基本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1.與人物思想統(tǒng)一。樹人先樹魂,當你的思想與將要塑造的人物達到統(tǒng)一,才能從更新的層面理解你要塑造的人,而不是形式主義,也不會將你要塑造的人變成行尸走肉那樣得空洞。但是思想的統(tǒng)一并不代表你會將人物塑造成功,因為你要抓住的是人物大體性格與那個人的世界觀。這樣才能更準確,更鮮明。
2.形體特點突出鮮明。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小動作,小習慣。有的愛翹二郎腿,有的愛咬指甲,有的心神不寧的時候來回走動,有的與人攀談的時候愛時不時的眨眼睛。有的說話嗓門小。有的說話嗓門大。有的走路有些踮腳,有的大笑不自然時就會把嘴捂上……諸如此類的小毛病小習慣,卻是決定一個人的個性的鮮明特點,這是最能讓人覺得貼近生活,也是最可信的地方。原本你塑造的人物離觀眾的世界很遠,但突然的一個不經(jīng)意的小動作,會馬上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對你的表演深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把握時代脈搏。你塑造的人物并非只停留在一個年代里,他或許是新時代的弄潮兒,也或許是晚清的一個皇室貴族;或許是農(nóng)田里勞作的農(nóng)民,又可能是市井人家里的小知識分子。隨著地域,時間的不同,你要塑造的人物性格就大不相同。把握好時代的脈搏,才能更準確地塑造你要演的人物。這需要演員的自我豐富。多看些歷史書籍,經(jīng)常去各地采風。公共場合可以看看人群中各個階層的人的表現(xiàn)。表演時越貼近生活才會越真實可信。這樣的習慣對表演的幫助之大,大家只有真正去做了才會體會到其中的奧秘。
4.做到忘我。對有的演員來說,這可能是很難的一種境界。如果你在演出中還能想到你下了場晚上誰請你吃飯諸如此類的事情的話,那么你肯定不是一個好演員。有的演員覺得如果臺詞很少會很輕松,其實這種想法錯在了根本。演員只要在舞臺上,在鏡頭前,就要徹底地融入角色,即使你沒有臺詞,只是在主角的身邊做一個陪襯,也會是很累的一件事。因為你的臉上不是麻木的。要有戲。當別人說臺詞的時候你要聽,要做出反應,這種戲和有臺詞是一樣的道理,一樣的累。演員如果真的能忘我,他才能稱得上是一名演員。
5.舞臺的駕馭能力。舞臺不是很大,但是在舞臺上要發(fā)生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小到柴米油鹽,床頭瑣事,大到一場戰(zhàn)爭,國家大事。都要靠小小的舞臺來完成。當演員站在舞臺上,卻駕馭不了舞臺,確實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于是我們要有種自信,去征服自己,征服舞臺,征服所有觀眾。舉手投足。要自信,要淡定,要霸氣。即便你演的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市民,但是舞臺上的沖突會讓你與眾不同。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在舞臺上充分發(fā)揮。做一個走上舞臺就會“瘋”的個性演員吧!
6.閱讀觀眾思想,展現(xiàn)親和力。有的人說自己沒有“臺緣”。演戲觀眾不喜歡。有的說自己長的難看。觀眾不愛看。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假象。演員永遠靠演技吃飯,而不是靠臉蛋吃飯。至于說自己沒有“臺緣”的人,就是缺乏舞臺上的親和力、親和力是靠我們演員的觀察。以及觀眾的口味來定,需要你以觀眾為本。迎合他們的口味。如果你閱讀了觀眾的思維。在他們需要感動的時候可以感動他們,而又時不時的可以博得一片笑聲,自然而然的,你的人氣就會水漲船高,因為你抓住了他們的心理,建立了良好的溝通。這樣你會覺得如魚得水,表演起來很輕松,駕馭能力隨之提高。更有利于你把握舞臺,把握觀眾心思。演員,是這個世間的精靈,觀察著世間的人們,努力地塑造他們。將人們的生活搬上舞臺,是為了傳播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