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蘭芬
學校教育的宗旨是“以學生為主體,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而每個學校,每個班級,總有那么幾個學生讓老師傷透腦筋。他們游離于班級體之外,像邊緣人似的,很難融入班級群體之中。他們的普遍特點,就是學習成績和行為習慣特別差,在班上要么處于絕對的弱勢,總成為老師批評的對象,成為某些同學欺負、攻擊的目標;要么就成為班上的“頭號公敵”,總喜歡挑起事端,傷害、攻擊其他同學,成為學生討厭、教師頭痛的對象。
這部分學生為數(shù)不多,但對班級成績、班風學風乃至校風建設都會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如果我們忽視對這部分學生的教育與關注,不僅會讓他們失去學習的機會,還會導致他們的心理偏差,最終可能會貽誤他們的一生。究其原因,除了跟其性格有關外,很多是由于家庭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家長過分溺愛和縱容,有的是父母離異,有的是父母本就屬于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或家境貧困,或身患殘疾,導致學生沒有了自信。對于這部分學生,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用愛喚回學生的人格與尊嚴,用愛喚回學生的自信與愛心。
一、關注性格差異,用愛喚回學生的自尊
每個學生的性格都各不相同,個性較強的學生如果遇到挫折和打擊,很容易走極端,對周圍充滿猜疑和不信任,逆反心理和戒備心理非常強,不但影響學習,而且還會導致行為偏差,憑空生出許多事端。
我教過的一個學生,由于父母離異,導致他的逆反心理和戒備心理非常強。從來不做家庭作業(yè),在校內外經(jīng)常跟同學打架,班上幾乎一半的學生都挨過他的拳頭。升四年級時,學校教室緊張,就把他們班安排在外單位的空房里上課。管理人員怕他們弄壞公物,就把衛(wèi)生間給鎖上了。他竟然一腳就把衛(wèi)生間的門給踹掉半邊。前任班主任是個老教師,曾被他氣得差點住院。從這位同學的眼神里,我接收到了充滿戒備和反叛的信息。了解到他的家庭情況后,我一直在尋找機會跟他交流。
有次下課,我看到他和同學打乒乓球,球技非常不錯,扣球又準又狠。我平時也喜歡打乒乓球,這時覺得機會到了。于是我要過另外一位同學的球拍,要跟他對打。他愣住了,沒想到我也會加入戰(zhàn)局。我贏了一局,看出他還是緊張,放不開。我笑著說:“看來你球技還不如我呢,剛才的狠勁兒哪里去了?”這下他不服氣了,要跟我再比試。第一局,我輸了。同學們在一邊鼓掌,有給我打氣的,有為他加油的。他這下更來勁了,那自信的神情又回到了他臉上。結果,連戰(zhàn)五局,我都輸給他了。我笑著拉起他的手,舉得高高的,同學們在他身邊興奮得又蹦又跳,直喊他的名字。顯然他沒料到同學們會這么欣賞他,老師會這么對待他,他依然不說話,但激動、興奮的神情表露無遺,眼眶也濕潤了。
從那以后,下課和他打乒乓球成了我們班的一項課余活動。慢慢地,他變了,變得能跟同學融洽相處,很少打架了。課堂上不再是滿不在乎的神情,能專注聽課了,作業(yè)也慢慢能按時交了。我不但經(jīng)常找他聊天,還經(jīng)常給他開小灶。一個學期過去了,他學習進步了許多,學期末還被評為躍進生,這可是他入學以來的第一張獎狀呢!后來,她母親改嫁到外縣,他哭著找到我,不愿意跟去。那天,我跟他談了許久,鼓勵他不輕言放棄,叮囑他是男子漢,要好好照顧母親。他在我面前第一次流淚了,說他一直在別人的歧視中生活,很不開心。以后,他會好好努力,不再讓老師和母親失望。
二、關注日常生活,用愛溫暖學生的心田
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教師對學生的愛,簡稱為“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xiàn)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p>
我曾接手過一個三年級的學生,性格怯懦,成績很差,常被同學欺負。有次發(fā)現(xiàn)他臉上滿是污跡,兩周前就叫他換洗的衣服還穿在身上,黑得發(fā)亮。再三詢問,才知道臉上的污跡是被高年級的學生用腳踩的。沒換衣服是因為母親病了沒給他洗。他就只有身上穿的這套衣服。難怪開學一個多月都沒見他換過衣服,我太粗心了!我拉著他臟兮兮的小手,找到高年級的同學,原來他常欺負他。跟高年級的同學談了話,告訴他再不許欺負他。之后,我看著那油亮的臟衣服,突然想起前幾天學校組織各班捐了好多衣物,準備送給貧困山區(qū)的學生。我找到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跟輔導員說明了情況,在大隊室翻了好幾套衣服和幾雙鞋子?;氐浇淌遥夷贸鲆浑p鞋子,想讓他試試合不合腳。他卻怎么也不肯脫鞋子。我看到周圍圍得滿滿的學生,恍然大悟。這孩子雖小,卻也有自己的自尊啊!
放學后,我買了些學習用品和作業(yè)本,拿上那些衣物,跟大隊輔導員一起送到他家。走進這個學生家,我感到深深的震撼!這是怎樣的一個家呀!一家四口擠在不到12平方米的小平房里,一張小床,小床上面橫擱了幾根木頭和幾塊木板,上面鋪了棉被。一張破舊的方桌,一個小木板凳,簡單的廚房用具,就構成了一個家。經(jīng)了解才知道這孩子的父親是殘疾人,不能干活,全家人的生活就靠母親撿垃圾來維持。原來每天放學時在校門口常跟一位老人搶奪垃圾的就是他母親!我終于明白她爭奪的不僅僅是垃圾,而是四個人的生存權?。∥?guī)缀跏沁煅手汛诵械哪康母嬖V兩位家長,請他們抽時間接送孩子,讓孩子有點安全感,別再讓孩子受委屈了!
回家路上,我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弱勢群體在我們學校有多少?在全國又有多少?有多少人會關注到這些人?又有多少人會伸出援助之手呢?他們是在怎樣的困境和夾縫中求生存啊?
第二天上語文課,剛好是講一位殘疾兒童的故事。上完課文后,我給同學們講起了班上這個學生的故事,講起了那天我為什么要他試穿鞋子,為什么會把班上的可回收垃圾送給校門前那位中年婦女……教室里很安靜,同學們靜靜地聽著。突然,傳來一陣啜泣聲,我一看,好多同學眼里噙滿了淚水,幾個女生忍不住哭出了聲!他們無法想象,一直被他們看不起的他,是生活在怎樣的困境中!下課后,同學們團團圍住了他,紛紛把自己的學習用品送給他,而他一直憨厚地笑著,眼眶紅紅的。一位男生跑到我面前,神情莊重地靠近我的耳朵,悄悄地說:“鄭老師,他告訴我們他再也不貪玩了,他說一定要好好學習,用好成績來報答您!”我笑了,“我知道,他會這么做的!”不管這堂課是上成語文課還是思品課,我想還有什么比這堂課更成功、更有意義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但很多時候被人為的偏見蒙蔽了雙眼!其實每個人心底都有一顆愛心和進取之心,只是平時潛伏于內心深處,沒有被激發(fā)出來而已。期末考試,從來不及格的他,語文上了90分,數(shù)學也考到了78分,同學們一致鼓掌通過,把他評為本學期的躍進生。
三、關注情感體驗,用愛樹立學生的自信
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賞識、理解和尊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往往缺乏學習興趣,對學習有著畏懼或厭學心理,在同學面前感到自卑,沒有一點自信。于是越厭學越逃避,越逃避越厭學,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對這樣的學生,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和輔導,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有位男生學習成績較差,由于手腳協(xié)調能力較差,導致書寫困難。到四年級還不會寫字,因此經(jīng)常交不上作業(yè),每次語文成績都只考十幾分。由于怕做作業(yè),又怕被老師批評,就經(jīng)常逃學,厭學情緒比較嚴重。家長一點辦法也沒有。有次課堂抄寫生字,半天都沒見他動筆,我走到他面前,要他寫個字給我看。他畏縮了一會,拿出鋼筆開始寫。我發(fā)現(xiàn)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抖抖嗦嗦的,一橫一豎寫下去,竟然不知道該怎樣停筆,字常常超格,那字很像彎彎曲曲的小蚯蚓。難怪他的作業(yè)那樣零亂,我甚至都看不懂寫的啥,一直還批評他寫字不認真,原來他真的是書寫還存在問題。于是我握住他的手,教他怎樣運筆,怎樣書寫。一節(jié)課下來,我連腰都快直不起來。然而效果不是太明顯,他的作業(yè)依然看不懂。我沒灰心,每天放學,我都手把手教他寫一兩個生字,然后讓他每晚練寫兩到三個生字。第二天再根據(jù)他所寫的字,幫他分析存在的問題。他看到我那么認真,也不敢馬虎了,每次的作業(yè)盡管寫字難看,還是盡力做了。批改作業(yè)我是以字為單位,哪個字寫得好了,就及時表揚他。他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慢慢地,清楚正確的字越寫越多,作業(yè)越來越整潔,每學期的語文成績逐步提高。整整訓練了3年,他終于練出了一手漂亮的字體,六年級結業(yè)考試,語文成績第一次上了90分??粗歉吲d勁兒,我也欣慰地笑了。
關注每一位學生,善待每一位學生,賞識、尊重每一位學生,是教育成功的關鍵,也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每一個學生都渴望能得到老師的賞識與關愛。因而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中的邊緣人群和弱勢群體,將會使我們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與感動!因為愛,所以愛,只有走進學生心靈深處,才能播撒愛的種子。播撒一份愛心,收獲萬般深情!
貼近學生的心靈,我聽到了愛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