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些年來,我國擊劍運動發(fā)展突飛猛進,于國內(nèi)外競技比賽中獲得許多榮譽,這個歷史底蘊深厚且人氣很高的瑰寶使得許多人對于它愛不釋手。筆者通過有效地分析我國現(xiàn)如今的年輕一代對于擊劍的態(tài)度和情況來研究產(chǎn)生當前現(xiàn)狀的原因,并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提出有利于青少年擊劍運動更好發(fā)展的對策。
【關鍵詞】 擊劍 運動 現(xiàn)狀
作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標準項目,擊劍是在中世紀其實是只有皇氏宗親等上流人士才能享受的,不過在時間的洗禮中,擊劍逐漸變得不分等級不分貴賤,全民皆宜。擊劍的標準場地有十四米長,在這個場地之中選手必須時刻注意對手的一舉一動,分析對手的每一個動作,并對其作出最佳的處理和應對,充分利用對手的破綻和缺點,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對對手做出最完美的攻擊,這是需要腦力的一項運動,因此即將不僅能夠鍛煉選手的身體素質還能鍛煉選手的反應速度和臨場應變的能力。這都為擊劍愛好者提供擊劍運動普及入門的服務。但目前我國擊劍運動發(fā)展過程中存在一些場地設施緊張,人們對于對于擊劍運動的觀念 比較滯后等方面的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我國擊劍運動才能獲得較好發(fā)展[1,2,3]。
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問卷 100 份,回收 100 份,回收率 100%,其中有效問卷 100 份,有效回收率 100%,問卷由學生的家長代為填寫。其中被調查青少年學生均為小學 5-6 年級學生,其中有 57 名男生,43 名女生,符合本研究的基本要求。在進行問卷的發(fā)放時。對里面的內(nèi)容進行詳細講解、輔助其順利填寫,保證問卷的真實性。
1 結果與分析
1.1對擊劍運動發(fā)展認識現(xiàn)狀調查分析。在對于為什沒有讓孩子參與擊劍運動的問題的調查中,有 55%的學生家長認為擊劍運動是有錢人的運動,不是平民百姓可以參與的。還有 18%的學生家長認為擊劍運動的實用性不強。有 10%家長反對子女從事體育訓練活動,擔心訓練影響文化學習。還有 12%人認為擊劍運動在體育鍛煉性方面不如羽毛球、籃球等。還有 5%的家長表示以前并不排斥讓子女學習擊劍,不過孩子年紀的增大,課業(yè)壓力越來越大。
1.2劍種選擇分析。在對擊劍教練的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不同的種類之中,有 60%的人選擇了重劍,然后是 35%的佩劍, 其余的5%是花劍。重劍作為一門較占有優(yōu)勢的種類,在大型比賽上獲得過一定得獎項,有著一定的人才基礎,除此之外,重劍與佩劍的學習比較方便,上手比較迅速,反之花劍就沒有以上的優(yōu)勢。
1.3場地面積以及器材設備情況。通過對福建省各地市內(nèi)的一些場館,如市體工隊、擊劍俱樂部的相關負責人進行訪談,在對擊劍訓練 場地面積和人數(shù)的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擊劍訓練所耗費的場地很大。“如果對 20~30 名學員進行擊劍培訓,大約需要至少 100 ㎡的場地。再加上學校面積有限,通常擊劍訓練場地要容納 20 人左右,其實平均到每個人員的訓練空間是很小的。相關器材費用如劍道、裁判器、擊劍服、劍及面罩等的基本開銷最少的在 50000 左右,最多的接近十萬”,這其中已經(jīng)扣除了包括項目所需的練習場地和用具的維護開支。除此以外,因為擊劍項目所需器材的相關生產(chǎn)商較為少有,所以市場上能夠買到的器材往往都比較昂貴,通常都需要上萬元才能支撐這一項目的前期投入,這也就導致了大眾對擊劍項目的敬而遠之[4,5]。
2 建議
2.1對擊劍賽事的一些傳統(tǒng)模式進行改變,例如場地:眾所周知,原先的擊劍比賽規(guī)定場地必須為室內(nèi)。對于擊劍這一項目,相關領導部門仍需加大宣傳力度,并投入一定的人力財力去供給相關的器材場地等條件。
2.2加強對于教練員的培訓由于擊劍這一項目的特殊性,擊劍教練員自身的素質往往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青年運動員的水準。教練員們還應當通過對國內(nèi)外一線隊伍的研究來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戰(zhàn)術和技巧的推陳出新,以此來保證在國際賽事上的理想成績。要做到這些,就要加大對教練員人才的培養(yǎng)投入,要支持鼓勵這一部分人外出學習,也要給他們到更高一級隊伍參考學習的機會。
2.3 加強場地、器材建設 體育設施的是否完善往往決定著一個課程能否收到預期的效果,學校自身的場地和器械設施都是校方開設體育課的先決條件,或者說是客觀硬件。好的硬件設備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 學習動力。校方對于設備的引入應當采取更多的合作,如引入贊助商等等商行手段。如此一來,就能很好 地保證擊劍運動經(jīng)費來源[8]。
結 論
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擊劍運動在我國越來越受到重視,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這些有利的條件促進了擊劍運動在我國普通高校的健康發(fā)展。當然,在欣喜展望擊劍運動良好發(fā)展前景的同時,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擊劍運動在我國普通高校的發(fā)展之路上依然還有很多問題急需解決,這就需要我們加大對擊劍運動的推廣力度;加強對于教練員的培訓;政府法令和相關政策的支持保障;制定完善的法規(guī)與科學的賽制;加強場地、器材建設等。但由于擊劍這一運動還并沒有很好地在群眾中得到發(fā)展,還存在著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所以有關部門應當給予更多的重視。最后,希望本文能夠為擊劍運動的推廣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 趙傳杰.我國擊劍運動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對策[J].中國體育教練員 2010,(3): 25- 27
[2] 田婧.北京市擊劍運動發(fā)展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4.
[3] 嚴衛(wèi)東.我國少年擊劍運動開展情況的調查分析[N].軍事體育學報,2015,(3):98-99
[4] 翟曉英.擊劍運動在陜西省高校開展的可行性分析[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 (3):176-177.
[5] 王威.擊劍課程在遼寧普通高校推廣的調查與分析[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12(2):78-80.
黎照強(男)1977年10月出生,漢族,廣東廣州人,本科畢業(yè),任職于福建省重競技運動管理中心擊劍隊教練員,研究方向: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