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龍 牛東杰
摘要: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安徽省高職學生學風建設相對落后。本文以拓展訓練為手段,采用實驗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分析法、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對安徽體育運動職業(yè)技術學院2015級休閑服務與管理專業(yè)的學生進行個性心理傾向性的干預,通過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可以將拓展訓練教學模式作為針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一種手段進行普及。
關鍵詞:高職;個性心理傾向性;干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28-0103-02
一、背景
隨著高等教育市場化的推進,學風建設已經(jīng)刻不容緩,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缺失。高校大學生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心理健康引導的主線。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通過素質拓展訓練作為手段,可以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內容,也可以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立體化、科學化、規(guī)范化和專業(yè)化。
二、研究對象
本文以安徽體育運動職業(yè)技術學院2015級休閑服務與管理專業(yè)學生為實驗對象,以其他校內外專業(yè)抽樣學生為參照對象。
三、概念解釋
1.個性心理傾向性。個性傾向性是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動力系統(tǒng),是個性結構中最活躍的因素,決定著人對周圍世界認識和態(tài)度的選擇和趨向,決定人追求什么,包括:需要、動機、興趣、愛好、態(tài)度、理想、信仰和價值觀,價值觀居于核心地位。本文重點研究通過拓展教學對核心價值觀的干預。
2.拓展訓練名詞解釋。拓展訓練是體驗式培訓中外展訓練的一種,拓展訓練又稱外展訓練,通常利用崇山峻嶺、翰海大川等自然環(huán)境,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達到“磨煉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的培訓目的。
四、結果與分析
(一)實驗對象情況
1.實驗對象的基本信息。本次實驗主體為安徽體育運動職業(yè)技術學院2015級休閑服務與管理專業(yè)的26名學生。隨機抽選2015級其他專業(yè)26名學生為參照對象,隨機抽選安徽交通職業(yè)學院、安徽財貿職業(yè)學院、濱湖學院等三所高職院校學生52人作為校外參照對象,共計104人。
2.進校初期實驗對象個性傾向性對比。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校內外新生入學時在學習上明顯不自信,認為自己不優(yōu)秀。對于選擇就讀學校和將來就業(yè)動機不明確,對將來缺乏規(guī)劃和思考,愛好興趣單一占比均達到92%以上。在對價值觀調查方面,將全部個性傾向性調查指標轉化為分值,三組之間個性傾向性方面具有相當?shù)囊恢滦浴Mㄟ^實驗組與對照組個性傾向性全部指標上的對比,采用成對均數(shù)比較法P>0.05,各高職院校2015級學生進校初期,實驗組和對照組個性傾向性無明顯差異。
3.安徽省高職學生個性傾向性影響因素。通過對個性傾向性主要因素對人的影響性的重要程度進行因子分析,從總的方差解釋中可以得出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3個,采用最大方差旋轉五次,旋轉后的因子分析如表2所示。
因此對安徽省高職學生個性傾向性影響最大的依次為價值觀因子、需要因子、興趣因子。
4.安徽省高職學生個性傾向性現(xiàn)狀。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安徽省高職學生個性傾向性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傾向以自我為中心,占90.38%。在新生中普遍存在需要被認同,迫切希望自我實現(xiàn),表現(xiàn)為做事沖動,具有逆反心理,不愿服從管理,理想信念缺失,缺乏對未來的明確規(guī)劃。綜合表現(xiàn)為對外界事物敏感,有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有強烈的被尊重和被認同的需要,但是缺乏實現(xiàn)自我的良好規(guī)劃,缺乏毅力。
(二)通過教學干預個性傾向性的實驗設計
1.教學目標設定。通過教學過程,對學生的需要動機、興趣愛好、理想信念、價值觀進行干預,構建良好的行為習慣,建立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和目標,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干預實驗內容。在教學的第一階段,設置定向徒步項目和攀巖項目,達到健身的目的,通過攀巖練習強化體能,塑造體型。每周一次定向6學時,攀巖6學時。通過兩個月的教學,逐步達到了第一堂課學生預設的階段性目標,在練習的過程中建立三方面評價的模式,即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點評。在第一階段結束后發(fā)現(xiàn),P1=0.134,P2=1,對結果進行假設檢驗,u值為3.37,P<0.01,差異性顯著,實驗組學生的興趣愛好100%得到了拓展。對健身感興趣,作息時間逐漸規(guī)律的學生占實驗組總數(shù)的84.61%。實驗組26人均表示對戶外運動很感興趣。校內參照組和校外參照組整體沒有明顯變化。第二階段,通過安排團隊合作拓展項目教學,引導學生建立團隊的信任感。由教師陳述項目操作方法,學生參與體驗,體驗完成后統(tǒng)一分享感受,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將學生思考的結果進行理論提升,反饋給學生。第二階段為期兩個月,通過拓展的實際參與和實踐操作,26名學生均認識到理解、團隊合作、相互支持、相互、誠信、責任是一個團隊的成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校內對照組和校外對照組通過問卷調查顯示,校內外對照組86.53%的學生仍然缺乏責任、誠信和團隊意識,對周圍事物缺乏理解和信任。對照組對交予的工作敷衍對待缺乏積極性的占90.38%,與同學、室友發(fā)生語言或肢體沖突的情況達到44.23%。實驗組學生之間友善相處,積極負責地處理班級和寢室事務,紀律觀念、時間觀念明確。
五、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拓展訓練在改善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作用是顯著的,對學生的個性傾向性可以起到干預作用且效果明顯,有其他課程無法比擬的獨特優(yōu)勢,但是市場化的拓展不適合運用在學校,而學校的拓展訓練也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采用有針對性的項目進行干預和引導,喻教于學,教學相長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將拓展訓練引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內容的一種改進和補充,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二)建議
1.將拓展訓練引入到公體必修課,通過拓展訓練的培養(yǎng),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普遍個性心理傾向性進行干預,并進一步扭轉學風。
2.將拓展訓練與心理咨詢手段緊密結合,作為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手段之一。
3.將拓展訓練與思想政治教學緊密結合,作為思想政治教學的工具之一,改變枯燥的思想政治教學的傳統(tǒng)方式,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
參考文獻:
[1]李志剛.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個性特征關系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08):69-71.
[2]呂中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及體育鍛煉的心理干預效果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6,(06):47-49.
[3]文英利.開展拓展訓練提高學生心理素質[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243):33.
[4]朱鋒,樓晨輝.體育拓展訓練與大學生身心健康實效性研究[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1,(5):101-104.
[5]李海峰.拓展訓練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社會適應能力影響的研究[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