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年
【摘要】近年來,情境教學法是目前極受歡迎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課堂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教學過程中靈活地采用情境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課堂感染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并且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獨立思考,在合理的教學情境下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大大促進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主要針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法的合理應用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語文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初中語文教學中枯燥乏味的知識內容和晦澀難懂的文章讓學生很是頭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而作為與現(xiàn)實生活最為接近,將現(xiàn)實生活很好地融入教學中的情境教學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過去的困難局面。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合理利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營造更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感興趣的教學環(huán)境中,更好地汲取相關知識內容,對教學內容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熟練,并且能夠在實際生活中熟練應用,對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和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對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人一旦對什么問題感興趣,就會主動去關注,去鉆研。就和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樣道理的。課堂上,如果學生對教學內容非常感興趣,便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都能夠得到鍛煉和培養(yǎng)。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首先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來服務,通過細心觀察和實際調查了解學生感興趣的事情,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合理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拓寬學生的思維方式,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初中語文教師講解選自魯迅先生的名作《朝花夕拾》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時,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如“同學們可曾讀過魯迅先生的哪本書?魯迅先生的原籍在哪里?魯迅先生的著作有哪些?”等來引起學生對本文作者的關注和興趣。還可以提出如“同學們的童年時光都有哪些趣事?小學時做過哪些有意思的事?”等問題來引發(fā)學生對兒童時期的懷念,進而引出本文。在講解過程中,還可以提出“魯迅先生的童年與同學們的童年有哪些不同之處?”等問題引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和討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不同問題當中從被動學習到主動關注,進而主動學習和探究,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未來的全面發(fā)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對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由于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前期階段,思想意識上正是從不成熟逐漸向成熟過渡的關鍵時期,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語文教學和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培養(yǎng)等問題。初中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以及人生閱歷還很少,自律能力和主觀能動性還不夠強,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去引導。語文科目作為我國文化的傳承和各種思想情感的表述載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習者深刻體會其中真正的含義和思想感情。例如,初中語文教師講解《我的爸爸媽媽》這篇文章時,為學生展示有關家庭親情的圖片或者視頻,甚至可以播放相關的場景音樂,讓學生自覺融入教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在感知文章內容的同時,體會文章的深層含義,引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不忘歷史,正視現(xiàn)實,懂得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珍惜親情,熱愛和平。
三、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重視學生的個性特征以及實際情況,通過合理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采取生動活潑的講解方式,利用直觀具體的教學手段,加強對學生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進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例如,初中語文教師講解諸葛亮的文學名著《出師表》時,可以為學生展示三國時期的有關蜀漢丞相諸葛亮決定北上伐魏,奪取長安的歷史短片,讓學生在極具濃重歷史色彩的視頻中,開始對《出師表》這篇以表為文學體裁的文言文進行學習和研究。通過對文章的學習和深入了解,培養(yǎng)學生為人處世的基本能力,提高學生對社會實踐活動和實際生活問題的認知和理解能力,對培養(yǎng)學生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學生逐漸走向成熟的道路上起到正面的影響,進而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四、結語
目前,情境教學法正在被火熱應用當中,不單單是初中語文,其他學科、其他年級,甚至是社會中的各種培訓,情境教學法都有極大的效果。初中語文本身基于淵博的歷史文化背景下,在教與學中傳遞著重要的歷史文化以及思想感情。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對學生學習激情的提升、教學效果的進步都有積極影響。教師通過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夠在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認知和理解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對學生未來的全面發(fā)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馮加喜.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語文,2016(36).
[2]姚進.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8).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