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江林 吳德芳
心理游戲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載體,深受學生的喜歡。操作過程是心理游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活動過程是否順暢,將直接影響體驗、分享環(huán)節(jié),進而影響整節(jié)課教學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高小學心理游戲操作環(huán)節(jié)的有效性呢?結合我校近年來開展的課題研究實踐活動,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一、課前準備要充分
在活動中,學生的熱情被激發(fā)起來以后,各環(huán)節(jié)的銜接要順暢,若出現(xiàn)卡殼現(xiàn)象,會對活動效果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教師在操作前對活動的規(guī)則、要求等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課前準備包括細化活動方案和操作細則,做好材料準備,甚至課前多加演練。教師還要根據(jù)不同班級預設不同的應對方案。比如,高年級學生存在男女交往過敏的傾向,教師在開展男女同學手拉手一起活動的時候,就要根據(jù)班級具體情況,看是否需要將男女分開進行活動。
二、導入環(huán)節(jié)要用心
巧妙的導入是活動開展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證,教師可以利用故事、設置懸念、創(chuàng)設情境等,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比如,為了創(chuàng)設緊張的氣氛,在“穿越電網”心理游戲的開始環(huán)節(jié),簡單介紹由來后,筆者創(chuàng)設了以下情境:同學們,今天讓我們跨越歷史時空,回到戰(zhàn)爭年代,假如大家就是二戰(zhàn)時那群英勇善戰(zhàn)的士兵,剛從敵人的包圍圈殺出一條血路來,現(xiàn)在后方有大量的敵兵在追趕,前方是敵人的電網攔截。只有過了這一道電網,大家才有機會逃生。這個電網,凡是有網線的都有電,大家只有穿過電網中間的格子,沒碰到網線,才可以安全通過。通過筆者繪聲繪色的描述,學生很快進入緊張、危險的情境中。
三、規(guī)則講解要到位
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通過講解示范、提問、模擬等方式,讓學生熟悉活動規(guī)則。比如,在“孫悟空”游戲中,讓學生體驗孫悟空從“石頭”進化成“神仙”的過程,學生需要學會代表石頭、猴子、半人半猴、神仙這四個姿勢,活動才能順利進行。教師與其通過大量的語言告訴學生怎么做好四個姿勢,不如邊講規(guī)則邊演示給學生看,學生也跟著做。接下來,根據(jù)不同指令,讓學生做出相應的姿勢,進行反饋、糾正,并及時詢問學生對游戲規(guī)則有沒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這樣循序漸進,學生熟悉四個姿勢后,接下去的游戲就比較容易進行了,能有效避免不熟悉規(guī)則造成的場面混亂、活動低效。
四、組織活動要有序
教師能否有效控場,即維持與調控好課堂秩序,直接關系到活動能否順暢進行,分享能否深入開展,并最終影響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與課堂教學效果。
1. 積極的語言模式。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關注學生的言行,運用積極的語言模式。這對激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有著直接的作用,能讓游戲活動更富有教育意義。比如,在“桃花朵朵開”游戲時,筆者就對學生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及時進行了肯定:“雖然人數(shù)超過要求了,但這幾個同學的手依然牽在一起,沒有趕走任何一位同伴,這是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薄斑@個同學雖然沒有找到同伴,但是他很遵守規(guī)則,沒有硬闖進圍好的圈子?!薄拔铱吹接形煌瑢W發(fā)現(xiàn)圈子里的人數(shù)多了,于是自己主動離開,犧牲了自己,成就了同伴,我們?yōu)樗淖晕覡奚恼?。”…?/p>
2. 巧用團體契約。俗話說得好,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心理游戲活動同樣要抓好課堂常規(guī),才能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因此,教師在開展活動前要組織學生討論,共同制訂團體契約。契約要明確團體成員的權利、責任以及在團體中要遵守的規(guī)則。
比如,大家約定課堂違紀的同學要表演個小節(jié)目。一般來說,學生臨時被請到臺上表演,會有一定的心理壓力,為避免上臺,他們就會約束自己的課堂行為。這樣的團體契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又能促進活動的有序開展。當然,表演節(jié)目不是為了讓學生出丑或難堪,對于有困難的學生,不要苛責,可以降低要求。而對于多次違紀且大膽上臺展示的學生,可以增加表演的難度,提高其自我約束的能力。
又如,在“終極密碼”游戲活動中,筆者把全班分成四大組,進行分組比賽,比一比哪一組破解終極密碼所用的人次最少。為讓活動有序進行,筆者在賽前加了一條規(guī)則:哪個小組的同學違紀一次,就在他所在的小組成績欄上加上一個人次。這樣下來,各個小組的同學都積極參加比賽,現(xiàn)場秩序非常好。
3. 合理有趣的約定。當課堂比較吵鬧時,教師可以用口號或肢體動作取代吼叫或斥責。但此前要說明肢體動作的意義。比如,當筆者喊:“最高指示——”學生異口同聲地說:“靜悄悄!”這樣,吵鬧的場面馬上就能安靜下來了。又如,當筆者將右手食指放在嘴唇上,大聲說:“一個聲音!”學生就要一起模仿動作,并小聲說“噓”,互相提醒旁邊的同學安靜下來。
4. 巧用“心理預防針”。在游戲開始之前,對游戲可能出現(xiàn)的失誤和失敗中的負性言行進行預設,并引導學生正確應對,以杜絕或減少這些負性言行出現(xiàn)的概率。例如:如果等下在活動中有隊員失敗了,或者成績不好,請問你們會責罵他嗎?如果身邊是異性同學,你愿意拉他的手一起玩嗎?為什么?……
5. 善于調動現(xiàn)場氣氛。在心理游戲中,適度運用合作與競爭機制,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以及為了集體榮譽而努力的精神。而對于積極參與、表現(xiàn)突出的同學或團體現(xiàn)象,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榜樣的作用,運用表揚和鼓勵的形式,如,口頭表揚,讓其給集體加分、給大家表演,甚至請學生幫拿體育器材、當小助教等方法都可以。
五、安全與時間的管理要嚴格
心理游戲中,教師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對活動中可能出現(xiàn)的安全隱患要做好排除和預防工作,活動前一定要向學生交代清楚并進行強調。
另外,要把控好活動的時間,既要根據(jù)總的活動時間分配好環(huán)節(jié),同時要靈活有彈性地根據(jù)活動進程調整時間,以使整個活動有較好的完整性。比如,迅速集合時教師可以吹哨倒數(shù)喊:“十、九、八……”比一比哪一組動作最迅速。在小組討論或練習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明確限制活動的時間,在活動中適時提醒大家還剩下幾分鐘。當然,教師還可以靈活控制時間,根據(jù)團體活動情況適當延長或縮短活動時間。
總之,心理游戲的操作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充分利用團體動力心理學的原理,加強實踐和反思,不斷提高心理游戲教學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作者單位:福建省安溪縣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莊嚴 黃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