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鷹,許佳木,楊婉媛,溫志堅,林海濱,曾曉房
(1.仲愷農(nóng)業(yè)工程學院,廣東廣州 510000;2.廣東省潮州市庵埠佳味食品廠,廣東潮州 521000;3.廣東殿羽田食品有限公司,廣東揭陽 515332)
青梅在我國已有3 000多年的栽培歷史,被稱為堿性食物之王[1]。青梅低糖高酸,不宜鮮食,是典型的加工型水果[2]。在青梅傳統(tǒng)鹽腌加工中,鹽分不斷向青梅組織中滲透,青梅中水分、糖、酸向外滲透,直至動態(tài)平衡,過程中產(chǎn)生鮮果重量50%左右的腌制液,稱為梅鹵[3]。目前,青梅加工企業(yè)對梅鹵的加工利用十分匱乏,一般直接向環(huán)境中排放,造成了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4]。據(jù)研究,梅鹵中含有大量具有青梅風味的活性物質(zhì)[5]。近年來隨著我國青梅栽培面積的逐漸加大,以及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梅鹵加工利用越來越受重視。多糖具有抗腫瘤、抗衰老等生理功能[6],但是有關(guān)梅鹵中多糖的提取與分離的研究尚未見報道。為此,筆者對梅鹵中可溶性多糖的分離工藝進行了初步研究,以期為梅鹵多糖的進一步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1.1材料與試劑梅鹵液,由廣東殿羽田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無水乙醇AR;透析袋(MW3500)。
1.2儀器與設備旋轉(zhuǎn)蒸發(fā)儀RE-2000E,廣州市星爍儀器有限公司;循環(huán)水式真空泵SHZ-D(III),廣州市星爍儀器有限公司;冷凍干燥機FD-1-50,北京博醫(yī)康實驗儀器有限公司;磁力加熱攪拌器78-1,金壇市金城國勝實驗儀器廠。
1.3方法
1.3.1梅鹵多糖的分離。參照林俊等[7]、趙春燕等[8]試驗方法作出改動,利用雙層紗布將梅鹵液過濾,取濾液在60 ℃的條件下進行濃縮,濃縮比為3∶1。之后進行乙醇沉淀,抽濾,取沉淀,用超純水復溶,透析3 d,每8 h換1次水,冷凍干燥,即得粗多糖樣品。
1.3.2單因素試驗。
1.3.2.1乙醇濃度。取梅鹵濃縮液100 mL,經(jīng)乙醇分離多糖,設置沉淀時間為12 h,乙醇濃度分別為50%、60%、70%、80%、90%,研究乙醇濃度對多糖提取量的影響。
1.3.2.2沉淀時間。取梅鹵濃縮液100 mL,經(jīng)乙醇分離多糖,設置乙醇濃度為70%,沉淀時間分別為6、8、10、12、14 h,研究沉淀時間對多糖提取量的影響。
1.3.2.3濃縮比。取梅鹵液200 mL,分別濃縮與原體積比為1∶1、2∶1、3∶1、4∶1、5∶1,經(jīng)乙醇分離多糖,設置乙醇濃度為70%,沉淀時間為12 h,研究濃縮比對多糖提取量的影響。
1.3.3響應面法優(yōu)化梅鹵多糖分離條件。在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的基礎上,采用Box-Behnken試驗[9-13],以多糖提取量為響應值,以乙醇濃度(A)、分離時間(B)和濃縮比(C)為自變量,確定3因素3水平的最佳參數(shù)進行響應面分析,試驗因素水平見表1。
表1 響應面試驗因素水平
1.3.4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Excel與Design軟件進行分析[14-15]。
2.1不同因素對梅鹵多糖提取量的影響
2.1.1乙醇濃度。由圖1可知,隨著乙醇濃度的升高,多糖的提取量也隨之增多,當乙醇濃度為80%時達到最大值,之后乙醇濃度上升,多糖的提取量急速下降,可能是由于不同類型的多糖在不同濃度乙醇下的溶出量不同。綜合考慮,以濃度80%的乙醇提取梅鹵中多糖最適宜。
圖1 乙醇濃度對多糖提取量的影響Fig.1 Effect of ethanol concentration on the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2.1.2沉淀時間。由圖2可知,隨著沉淀時間的延長,多糖提取量先上升隨后下降,多糖提取量在沉淀12 h時達到峰值,可能是由于時間過短多糖溶出不完全,時間過長而導致部分多糖降解。綜合考慮,以12 h作為提取梅鹵多糖的沉淀時間最適宜。
圖2 沉淀時間對多糖提取量的影響Fig.2 Effect of precipitation time on the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2.1.3濃縮比。由圖3可知,隨著濃縮比的增加,多糖的提取量增高,在3∶1時達到最大,隨后隨著濃縮比的增加,多糖的提取量下降,這可能是由于在旋轉(zhuǎn)蒸發(fā)過程中,為了使?jié)舛壬?,旋轉(zhuǎn)蒸發(fā)時間過長,在大量鹽析出的同時有部分多糖隨之溶出。綜合考慮,以濃縮比為3∶1提取梅鹵中多糖最適宜。
圖3 濃縮比對多糖提取量的影響Fig.3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ratio on the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2.2響應面法優(yōu)化分離工藝條件根據(jù)Box-Behnken的中心組合試驗設計原理,結(jié)合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得到乙醇濃度、沉淀時間和濃縮比3個適宜因素,設計3因素3水平響應面分析。使用Design-Expert 8.0軟件,以乙醇濃度(A)、沉淀時間(B)、濃縮比(C)為響應變量,以梅鹵中多糖提取量為響應值對表2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得到回歸方程方差分析結(jié)果如下:F模型=15.69,P模型=0.000 7**;FA=0.011,PA=0.920 2;FB=8.19,PB=0.024 3*;FC=50.71,PC=0.000 2**;FAB=0.12,PAB=0.736 0;FAC=0.13,PAC=0.724 3;FBC=10.18,PBC=0.015 3*;FA2=4.72,PA2=0.066 3;FB2=43.27,PB2=0.000 3**;FC2=17.78,PC2=0.004 0**;F失擬項=4.72,P失擬項=0.201 9。
利用軟件進行非線性回歸的二項式擬合,得到預測模型如下:
多糖提取量(Y)=-4.894 38+0.053 566×A+0.521 87×B+0.116 56×C-2.687 50E-004×AB+5.625 00E-004×AC+0.024 437×BC-3.244 75E-004×A2-0.024 549×B2-0.062 948×C2
表2 響應面試驗設計及結(jié)果
根據(jù)方差分析結(jié)果可知,該回歸模型極顯著(P=0.003 1<0.01),失擬項不顯著(P>0.05),決定系數(shù)R2=0.927 7,說明該模型與實際擬合較好,誤差較小,自變量和響應面值之間線性關(guān)系顯著,可以用于梅鹵中多糖分離工藝的優(yōu)化。各因素的影響關(guān)系,由回歸系數(shù)檢驗值F值反映出各因素對試驗指標的重要性,F(xiàn)值越大,表明該因素對多糖提取量的影響越大。該研究結(jié)果表明:各因素對梅鹵多糖提取量的影響大小順序為濃縮比(C)>沉淀時間(B)>乙醇濃度(A)。
2.3響應面分析由圖4~6響應面的最高點和等值線可以看出,在所選的范圍內(nèi)存在極值,既是響應面的最高點,同時也是等值線最小橢圓的中心點。乙醇濃度與沉淀時間、乙醇濃度與濃縮比交互作用不顯著,沉淀時間與濃縮比交互作用顯著。在該試驗中,濃縮比是影響梅鹵多糖提取量的最重要因素,沉淀時間、乙醇濃度影響較小。
圖4 Y=f(AB)的響應面及等高線Fig.4 The response surface and contour of Y=f(AB)
圖5 Y=f(BC)的響應面及等高線Fig.5 The response surface and contour of Y=f(BC)
2.4響應面優(yōu)化條件驗證試驗最優(yōu)試驗分離條件為乙醇濃度80.72%、沉淀時間11.98 h、濃縮比3.61∶1,在該條件下,梅鹵多糖提取量為0.605 g/L。為了檢驗該參數(shù)的可行性,考慮實際操作與生產(chǎn)成本,確定工藝條件為乙醇濃度81%,沉淀時間12 h,濃縮比4∶1。通過3次重復驗證試驗,得出多糖平均提取量為0.601 g/L。
筆者采用醇沉淀法和單因素試驗、響應面試驗,對青梅加工中產(chǎn)生的梅鹵多糖的分離條件進行了優(yōu)化。結(jié)果顯示:
圖6 Y=f(AC)的響應面及等高線Fig.6 The response surface and contour of Y=f(AC)
沉淀時間、濃縮比是影響提取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濃縮比是顯著影響因素(P<0.01)。響應面法優(yōu)化梅鹵中多糖分離的最佳參數(shù)為乙醇濃度81%,沉淀時間12 h,濃縮比4∶1。在此條件下,梅鹵中多糖提取量為0.601 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