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梓鑫
曾為《被人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角的悲慘遭遇憤憤不平。她曾如此熾熱地活過。對生活,報之以笑顏,報之以期待,恣意地流淚與歡笑,最終卻落得客死異鄉(xiāng)的凄涼收場。
后來,我才明白,生活是在人的悲喜之外的。它自有一套運行的規(guī)律,并非我們簡單地動用意念就可以將其扭轉(zhuǎn)。
電影中的松子一次次地抱怨:“為什么我已經(jīng)這樣努力樂觀地生活了,上天仍要如此待我?”生活的吊詭之處在于,它冷靜地觀覽一個人生命軌跡的濃墨重彩,卻未必施以援手。想要得到怎樣的人生,歸根究底仍取決于自身的爭取與改變。
畢竟,生活在悲喜之外平靜地流淌著。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機緣與因果構(gòu)成了今天的局面,它不會為了人的意志而改變自己的流轉(zhuǎn)與方向。
我們也是這樣生活的。
如張愛玲筆下那些清冽的小人物,他們籠罩在巨大的時代背景下,無數(shù)次地糾結(jié)、掙扎。許多令人扼腕嘆息的落寞收場,很難講清是誰的錯誤。又如余華筆下《活著》中的福貴,從他的名字里就能讀出父母無限的期待??墒巧罹褪巧?,它未必遂人所愿。福貴晚年一人一牛孑然前行的結(jié)尾,頗具意味。
當今市場上熱銷的“雞湯文”,多數(shù)都在傳達一個簡單的觀念:你所有痛苦的源頭都是你不笑待生活。然而,僅僅轉(zhuǎn)變一個意念,生活就會對人青睞有加了嗎?生活有自己的法則,遠在悲喜之外,也遠要復雜得多。
難道我們要放棄抵抗,任憑生活的潮水將我們裹挾嗎?也不是。我們依舊可以積極地爭取,但絕不要孤注一擲地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生活的垂憐上。
就像電影《星運里的錯》,從一開頭我們就知道身患絕癥的男孩兒與女孩兒最終將會走向死亡,但他們?nèi)钥梢越弑M自己的力量,在最后的日子里精彩地活著??v使他們知道,所有的淚水終會在結(jié)尾書寫,不會為他們的喜悅與痛苦而改變,但為自己的生命涂抹斑斕的色彩,本就是其最美麗的意義了。
讓我們接受這處于悲喜之外的生活,堅定地書寫人生的不朽篇章。
(編輯:李躍)
文章立意高屋建瓴,“悲喜之外”這個題目中滲透著作者對材料整體把握的基礎上的深刻解讀,所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個體應該跳出生活對你笑還是哭的束縛,在悲喜之外,直面生活,書寫自我人生。作者涉獵頗廣,更妙在從文學到影視,均能信手拈來,靈活化用。在認清生活法則的基礎上,作者始終激蕩著正能量,“難道我們要放棄抵抗,任憑生活的潮水將我們裹挾嗎?我們依舊可以積極地爭取,但絕不要孤注一擲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生活的垂憐上”的觀點既使得文章在思維上往前推進了一步,也洋溢著生命力與精神氣。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后還依然熱愛生活”,作者可謂深諳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