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和公務員肩負著經濟社會發(fā)展統(tǒng)籌和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重任,是社會發(fā)展目標的確定者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他們的科學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其決策的理念、能力、方式和水平,進而影響到整個國家、地區(qū)、部門或者一個單位的發(fā)展。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社會事務與各種問題日益增多,愈加復雜,更需要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具備相應的科學素質,與時俱進,運用科學思維與方法,來化解面臨的新問題新情況,以有效地進行社會管理、服務群眾,為社會經濟和科技發(fā)展保駕護航,推進社會文明、進步與和諧,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中,公務員作為四大重點科普人群之一,可以說是四大重點科普人群的重中之重。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是否具備一定的科學素質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為他們的科學素質的提升以及他們的科學素質水平如何,不僅會對全民科學素質產生較大影響,而且在整個社會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應該是科學素質較高的一個群體,因為這個群體,有著較高的學歷,并且有著較多的學習培訓機會,但事實上,情況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樂觀。
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日常工作的繁忙程度,超出了一般人的認知,特別是基層的公務員,更是事務纏身,常常處于疲于奔命的狀態(tài)。在這樣的繁忙和壓力下,學習時間就會被嚴重壓縮,甚至不能保證。除了在職期間的培訓和組織安排的學習外,在忙碌的工作和應付各種瑣事后,學習也就很難得到堅持。而科學素質的提升主要來自于不斷的學習,因此,保證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群體持續(xù)不斷地學習才能穩(wěn)定提升他們的科學素質。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新知識和新技術的發(fā)展一日千里。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對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具備科學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知道,隨著創(chuàng)新步伐越來越快,知識激增,我們曾經學過和掌握的知識,有些很快過時,不熟悉的東西越來越多。人們經常淹沒在信息的海洋中,反而對科技最新動態(tài)茫然不知。尤其是對于一些領導干部來說,一方面知識經驗老化,一方面又擁有很大的決策權,一旦決策失誤,就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所以,領導干部科學素質是否適應形勢的要求、崗位的標準和群眾的期待,不僅是個人的問題,還事關一個地方的科技、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快慢,關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成敗。
提高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要突出針對性,根據他們的特點普及科學技術知識,突出弘揚科學精神,提倡科學態(tài)度,講究科學方法。重點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增強領導干部和公務員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和五大發(fā)展理念的自覺性和科學決策的能力,調動他們提高自身科學素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終身學習和科學管理的能力。
提高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科學素質,首先要強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等科學理論的教育,宣傳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開展科技革命、產業(yè)升級等前沿科技知識的專題教育,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加強科技知識、科學方法的培訓和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
其次加強培訓,經常地不間斷地對他們進行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將科研機構、高校、科普單位的優(yōu)質科普資源融入到培訓中,并運用新技術、新媒體等擴大培訓效果。同時,結合培訓,可以到科技場館、科研單位、高技術公司等參觀學習,使培訓的效果達到最大。
第三是在領導干部選拔、考核和公務員錄用中,加大科學素質的內容。近些年的公務員考試熱持續(xù)不斷,吸引了大批的青年加入到公務員考試大軍中,因此,在公務員錄用中增加科學相關知識,所有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人將會主動自發(fā)地進行學習。同時,也能引導、激勵公務員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現(xiàn)代科技知識,自覺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
通過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感興趣的、易于接受的方法,強化他們的科學素質,使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科學素質在各類職業(yè)人群中位居前列,推動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更好地貫徹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整理/張波編輯/高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