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懿
6年前,我離開了襄陽,離開了那個小區(qū)——承載了我童年10年的小區(qū)。無數(shù)次想要回去,不知是不是那里的一草一木在呼喊我,黃山記憶深處的種種在躁動。
寒假,振振寒風把我吹了回去,站在熟悉的小區(qū)門口,沉寂了許多的記憶開始活躍起來,我左顧右盼,追尋童年的痕跡。
我還記得,這門前的一塊空地,是孩子們當年的游樂場,小學時作業(yè)不多,也沒有電腦、手機,吃完晚飯匆匆下樓,挨家挨戶找同伴出來玩。本來就一個人,不一會兒五六個人浩浩蕩蕩往這片空地沖。有時扔沙包,笑聲拖著沙包在孩子們間穿梭;有時玩抓人,嗒嗒的跑步聲混合著尖叫聲在上空飄散。一點點拼湊著這記憶深處的碎片,我看著這如今陌生的環(huán)境:空地上劃了幾條線,安了幾道減速帶,變成了車道加停車場,右側一排花壇拆了,擴建成了醫(yī)院新的門診,用隔離墻圍著,施工的轟鳴聲代替了歡笑聲……其實這一切變化,我都知道,但每一次回來再離開后,我都會用記憶深處的畫面貼到見過的一切上。就這樣,這思鄉(xiāng)情,一遍遍誘引著我回去。雖說是思鄉(xiāng)情,但鄉(xiāng)已面目全非,究竟思的是什么,我也無從知曉。只是看著這門口還未砍掉的老樹,在風中舞動著自己光禿禿的枝干,我覺得有些凄涼。
從大門出來,我向江邊的牛肉面館走去。為了建新房,政府讓這江邊的回民搬到了賣油燜大蝦的地方。我進了店,要了面和豆奶,坐在了早已約好的朋友旁邊。
這牛肉面算是貫穿了我童年的東西,在記憶深處,它一直貼著“佳肴”的標簽??粗@淡黃色的堿面條、紅色的油、嫩嫩的牛肉和豆芽,往事一一在腦中閃現(xiàn)。小陳走了,你也走了,這襄陽就剩我一個人了!聽著朋友的話,我也心頭有點感傷,想想以前,我們仨一起坐在江邊吃牛肉面,一起吹吐少年的意氣,那景象仿佛還是昨天。腦袋里的胡思亂想被舌尖上的味道拉回現(xiàn)實,其實并沒有記憶中的好吃。只是吹著這江風,重復記憶深處的種種,讓人有一種懷念!從前還在襄陽時,聽說許多老樊城人無論在天涯海角,都會不辭辛苦地趕回來再吃一口這八珍玉食,之前不懂,現(xiàn)在離開久了,再回來逛逛,想著想著,也能理解了。他們不是懷念這味道,不是癡迷于這美味,他們是來品嘗回憶?。∷麄儾贿h萬里回來,就是追憶過去的事啊!表哥很喜歡吃香橙的豆腐面,豆腐能夠炸出豆腐泡,他甚至為了吃這個面,從樊城打的過橋去原來的地方吃,他其實也是回憶過去??!過去,我、他和小舅放假時天天在那地方吃早飯,吃的就
是這豆腐面。
思鄉(xiāng)究思的是什么?現(xiàn)在各地發(fā)展蒸蒸日上,許多地方人非物也非。但故鄉(xiāng)依舊充滿魅力,人們愛它,其實就是懷念過去的美好生活了。我回到曾經生活的小區(qū),看著變化,想起了以前的日日夜夜,這也不過是追憶昔日逝去的美好罷了。思鄉(xiāng)究竟思的是什么,思的是記憶深處的點滴美好??!
在這中秋佳節(jié),看著圓圓月亮,記憶深處的種種又在躁動,感覺那昔日的一草一木又在呼喊著我
回去了。
(湖北武漢第三中學)
指導教師:黃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