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英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無錫分院(無錫市錫山人民醫(yī)院)心內科,江蘇 無錫 214000)
在臨床護理工作當中,護理管理的核心部分即為護理質量,其中通過護理質控體系能夠良好的保證質量[1]。本院選取護理人員100名進行研究,其中選取時間為2014年-2015年,對其護理的內容進行測評和研究,見下文。
隨機選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12月100名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年齡(31.62±4.62歲),護理年資(10.49±4.19)年,學歷(本科名20,大專50名,中專30名),職稱(副主任護師10名,主管護師20名,護師34名,護士36名)。
1.2.1 室內護理工作。
(1)每周內檢查發(fā)生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2)質控醫(yī)師和科室主任負責提出對護理工作的建議與要求。護理主任對護理人員反饋的問題進行歸納進行總結,并梳理提出的方案,制定改進的措施,再加以執(zhí)行。
(3)對年資低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與考核,考核內容主要包括突發(fā)情況的應急方案、??评碚摶A與技能實踐、三基知識、醫(yī)院各項核心管理制度等發(fā)現(xiàn)的不足與問題。
(4)責任護士和護士長對上一周會議內容進行分析、總結。
1.2.2 質控體系前移、職責。
責任護士負責患者的病房護理、基礎護理、管理科室內急救物品、填寫護理文書并進行檢查。護理組長及組員首先需評估患者的狀況,爾后配比相應的責任護士實施具體護理,護士長則主要做好科室護理的監(jiān)控工作。
1.2.3 預防質控。
責任護士在護理過程中嚴格勘察安全管理,確保護理的工作完善。
1.2.4 完善問題。
按照責任護士→護理組長→護士長的順序,將問題層層上報。每周組織的護理大會,讓全體工作人員了解改進措施,在護理質控反饋時都進行反饋、發(fā)言。
(1)對比考核情況,其中包括項目有——基礎護理、病房護理、護理文書、急救物品、消毒隔離等,項目均根據(jù)本院自設評分法,按照百分制正向評分。
(2)使用MBI量表——職業(yè)倦怠量表對護理人員的工作狀況進行測評,其中包括去個體化項目、情緒消耗項目、成就感降低項目三項。
對上述“1.3 觀察指標”部分的護理人員指標結果用SPSS 22.0版本的統(tǒng)計學測算,其中“均數(shù)±標準差”的形式用以表達護理人員的考核指標均值、MBI均值,實施檢驗方式為:T檢驗。P<0.05時,為上述結果統(tǒng)計學有意義。
實施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前移前,基礎護理(83.45±1.12)分、病房護理(82.36±3.04)分、護理文書(82.18±3.16)分、急救物品(86.16±3.13)分、消毒隔離(83.11±4.49)分等指標評分低于實施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前移后(P<0.05),如圖1所示。
表1:比較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實施前后的考核指標評分
實施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前移前,去個體化(14.56±6.54)分、情緒消耗(16.54±6.15)分低于實施后,成就感降低(16.54±6.15)分顯著高于實施之后(P<0.05),如表2所示。
表2 MBI實施前后的評分比較(±s)
表2 MBI實施前后的評分比較(±s)
時間段 例數(shù) 去個體化 情緒消耗 成就感降低實施前 100 14.56±6.54 16.54±6.15 26.12±6.78實施后 100 9.54±3.22 12.45±4.46 38.25±9.99 P值 <0.05 <0.05 <0.05
傳統(tǒng)的護理質量控制體系中,未使所有人員參加到管理當中,在管理時,存在了許多弊端[2]:臨床上有關質量管理無法落實到個人,一線基層護理人員承擔的責任較輕,承擔重點質量的上層無法深入基層;一線基層護理人員質量控制無法做到高效、正確、及時的質量控制。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前移使全體護理人員參與質量管理當中,充分發(fā)揮出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及時發(fā)現(xiàn)、處理問題,促使護理人員之間的相互督促與共同進步。
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前移將整體的控制體系向臨床前移一個層級,責任護士為一級質量管理;護理組長為二級質量管理;護士長為三級質量管理。整體化護理管理控制。控制體系與臨床實踐關系密切,通過對責任護士和護理組長加強培訓,規(guī)范標準的操作流程,明確個人責任,提升護理質量控制體系的準確與效率[3]。進一步加強護理人員質量控制意識,使其留意身邊的相關問題,杜絕“與己無關”的工作理念[4]。把質量控制意識貫徹到團隊的工作實踐中,實現(xiàn)自主糾正、管理、完善的目的。研究表明,前移措施后的基礎護理、病房護理、護理文書、急救物品、消毒隔離指標評分高于前移措施前,P<0.05.
一線護理人員工作繁重,壓力大,直接影響了工作時的效率和質量,更是造成工作倦怠的因素之一[5]。如何讓護理人員保持對工作的熱情成了醫(yī)療服務的重要難題[6]。研究表明,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前移使護理質量提高,增強護理人員的工作認同感,也消除工作的倦怠感,使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的自設評價也有所提高。實施后經(jīng)過MBI量表核算,其中護理人員的去個體化、情緒消耗、成就感降低數(shù)據(jù)顯著優(yōu)于實施前,P<0.05。
綜上所述:在臨床的護理管理工作當中,實施護理質控體系前移能夠有效的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態(tài)度,確保在各項護理當中,保持嚴謹?shù)臓顟B(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