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青
【摘 要】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可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是對學生成功的認可,是學習的動力和助推劑。在素質教育的前提下,賞識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合理的運用是必不可少的。語文教師要根據(jù)學科特點,針對初中生心理年齡以及學習狀態(tài),及時進行分析,適度進行認可,能夠有效地促進語文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語文 賞識教育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098
教育者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方式來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效果,最關鍵的還是通過賞識教育來加強學生學習知識的自主性。眾所周知,信心的鼓舞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提高對于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特別是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賞識教育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模式得到更新,可以更好地跟上課堂教學的進程,最終對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進行發(fā)展。本文主要結合我國教育改革的發(fā)展狀況,指出初中語文課堂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且針對這些問題探討在語文課堂中老師應該起到的作用,讓更多的教育者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賞識教育所發(fā)揮的作用,從而讓學生真正提升對于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中學語文課堂中開展賞識教育的意義
賞識教育可以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掘自身的優(yōu)點所在。賞識教育法更加注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其最終目標是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上課期間,提高學生的語文鑒賞與閱讀水平依然是語文課堂的基本目標。初中課程中語文學科的學習仍然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以標準的普通話與學生進行交流,必須意識到對學生進行鑒賞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賞識教育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讓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長處,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隨之,老師對于學生了解程度的不斷加深,老師也就可以更好的掌握教學進程和課堂情況,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使學生的缺點得到不斷改正。
賞識教育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還可以通過此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老師善于運用賞識教育法,在學習中有激發(fā)學生理解生活和熱愛生活的感情,這才達到了我國現(xiàn)階段語文綜合人文素質教學的目標,教師較高的素養(yǎng)也可以因此顯現(xiàn)出來。因此,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教學與結合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已經成為了至關重要的一個過程,提高學生學習的樂趣,啟發(fā)學生對于新事物的思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同時,賞識教育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將自身的優(yōu)點在課堂中展示出來。
二、中學語文課堂中開展賞識教育的主要方法
第一,教師可以在上課時適當插入賞識教育的內容,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老師在語文課堂上對于課本內容進行講解的同時是其應用賞識教育的最好時機,教師可以通過把課本內容的講解與人文素質培養(yǎng)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學生在完成課文的閱讀之后要及時進行難度適中的測驗,讓學生可以得到收獲的樂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
第二,語文閱讀課也是提升學生素質的關鍵途徑。賞識教育法讓學生在對于課文的內容加以理解時更加情感化。想要真正地讀懂一篇課文,就需要讀者去細細品味文章中作者想要表達出的情感。當學生們完成閱讀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口頭或者書面形式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與看法。教師也需要對學生的思想情感進行評價,然后利用評價所起到的引導作用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指導。通過閱讀的方式,讓學生接受人文素質培養(yǎng),這也是賞識教育的目的之一,讓老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同時也讓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更加積極。
第三,營造和諧氛圍,讓學生愛上語文?!皼]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過程就是一個讓學生沐浴教育愛的過程。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不應唯分數(shù)論、唯名次論,而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應將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作為首要任務。在這個前提下,成功的教學課堂才得以展開。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學生不是唯命是從,而是和教師站在同樣的高度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只有建立了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才敢于站出來發(fā)問和質疑,思維才能放得開;其次,要得到學生的信任。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增強班級的凝聚力,一個關懷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親切的撫摸,這些小小的動作都能給學生很大的鼓勵,讓學生信賴你,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讓學生愛上語文。
第四,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優(yōu)勢,打造高效課堂。莎士比亞曾說過:“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敝袑W生身上有著不可估量的潛在能力,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我充分利用語文學科優(yōu)勢,通過“手抄報競賽”“演講比賽”“名人故事征集”等活動,找出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適度地給予肯定和表揚:在“手抄報競賽”中有的學生版面設計新穎,有的學生知識內容豐富全面;在“演講比賽”中有的學生衣著得體,落落大方,有的學生知識淵博,文化底蘊濃厚;在“名人故事征集”活動中,有的學生表現(xiàn)方式靈活,畫出連環(huán)畫,有的學生設身處地體會人物情感等等。對于這些學生我及時進行口頭語言賞識和肢體語言賞識。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時常為學生滲透“你不是天才,誰是天才”的思想,讓學生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慢慢地,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了,自信心增強了,語文成績穩(wěn)步提升。
三、結語
只有在學校與家長不斷加強聯(lián)系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成績才會真正從他們的課業(yè)生活中受益,從學習模式上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愛好。無論如何,老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起到一個積極的主導作用,多元化、深層次地豐富賞識教育的教學方式,肯定學生在課堂與考試中取得的各種成績,通過外部激勵推動現(xiàn)代語文的發(fā)展,牢固對各種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毛豪明,韓傳信.西方情感教育思想對我國的影響論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02).
[2]劉奇.思想政治課中人格教育的意義和策略[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