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淮安外國語學校
當前,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化,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越加明顯,重考體育成績的分值也越來越高。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采用靈活而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滿足課程改革對初中體育課程教學的要求,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當前,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和束縛,學生嚴重缺乏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甚至有的學生對體育教學具有一種恐懼心理,這樣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育,也不利于他們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發(fā)展。而采用激勵教學法,能幫助學生克服恐懼心理,逐步樹立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的自信心,提升他們參與體育知識、技能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激發(fā)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欲望。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合理運用激勵教學法十分必要,也是勢在必行的。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體育課程標準對該學科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但要傳授學生相關的體育知識和技巧,還要教育學生如何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以及如何生存、如何做人的道理。同時,通過教育,體育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而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參與體育鍛煉的內(nèi)容和鍛煉的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教會學生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方式也是十分必要的。而且,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學生在家長的溺愛下,不注重膳食營養(yǎng)的搭配,出現(xiàn)了很多的“小胖子”,他們在在體能、體育特長以及體育技術方面具有很大的弱勢,在很多體育鍛煉中都無法順利完成相應的體育動作,而愈發(fā)感到自卑,對他們進行激勵教育,幫助他們順利完成體育鍛煉,能使他們樹立自己的體育自信心,能夠正視與體育學優(yōu)生之間的差距,并不斷努力完成體育教師賦予的任務。此外,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采用激勵教學法,教師明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有效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并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現(xiàn)代心理學專家經(jīng)過研究表明:人保持著愉悅的心情,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或活動效果。因為愉悅的心情,會提高人的反應迅速,幫助他們更快、更好地理解、掌握相應的學習內(nèi)容;反之,沮喪、恐懼的心理則會對我們學習和活動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通過采用激勵教學法,能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使他們在輕松、愉悅、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中帶著快樂的心情學習體育內(nèi)容,使他們更快更好地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
當前,我國很多地區(qū)初中學校體育教學的內(nèi)容和方法比較單一,教師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傳授體育技能,并沒有對學生講解該運動項目的知識,學生只能被動地機械記憶相應的體育動作,使得他們對體育學習不感興趣。如果采用激勵教學法進行授課,教師明確學生是參與體育知識、技能學習和鍛煉的主體,根據(jù)學生實際的體育學習和鍛煉情況進行課堂教學,能使學生們充分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關愛,這樣能有效地激發(fā)起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和欲望,從而提升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并逐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采用激勵教學法,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努力表現(xiàn)進行表揚和鼓勵,能使體育“學困生”收獲成就感,使他們充分感受到自己通過努力得到教師的認可,這樣能有效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給予他們參與體育知識、技能學習和鍛煉學習的動力。這樣還能有效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緩和師生的關系,使師與生更加融洽地相處和交流,這樣還能教會學生如何與人進行交流和相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如果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并對“學困生”進行批評教育,會激發(fā)學生的叛逆情緒,是他們更加厭惡體育學習和鍛煉。而采用激勵教學法,教師根據(jù)學生身體、心理素質(zhì)等方面存在的差異,進行有差別性的教學,對學生學習體育知識、技能進行針對性的整合,既不會讓學生因運動量大而厭惡體育課,也不會使他們因課程內(nèi)容單調(diào)而失去參與的興致。這樣能充分調(diào)動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在初中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采用激勵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能產(chǎn)生很積極的作用,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他們參與體育知識和技能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并調(diào)動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初中體育教師應積極采用這種教學方法,發(fā)展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