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飛
摘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普及。然而在實踐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其應用效果卻并不理想。本文針對運用微課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初步梳理,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
關鍵詞: 微課? 小學語文教學? 應用
微課時間短、內容集中,可以對某一個知識點進行專一的講解,因此是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良好載體。網(wǎng)絡上的微課資源豐富、形式靈活多樣,可以是教學知識點解讀、習題、導學案、知識點歸納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微課運用,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同時也能夠活躍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本文擬就利用微課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措施談幾點認識。
一、利用微課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微課的載體就是網(wǎng)絡以及各種短視頻,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教學方法,具有制作簡單、提煉精華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但是,通過對實際教學情況進行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存在一些問題,重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應用頻率低
雖然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很多優(yōu)勢,但是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等因素影響,大多數(shù)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還是會忽視甚至遺忘微課的應用,就現(xiàn)階段實際教學而言,大多數(shù)年紀偏大的教師普遍不能適應這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導致其應用頻率不高。
2.應用方式單一
因為教學素材、題材等多種因素影響,目前的大多數(shù)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通常只是使用微課針對特定的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或是單純使用微課進行備課,還未實現(xiàn)充分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情況進行靈活的使用,微課的應用呈現(xiàn)出單一、死板的情況。
3.學生接受能力差
微課作為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新興產(chǎn)物,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不適感,主要是因為學生并沒有清晰認知微課的概念,不清楚怎么使用微課進行學習,最終導致語文微課教學處于被動地位,從而影響其發(fā)揮實際作用及價值。
4.教師對微課的認識存在偏差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應給予學生積極正確的指導,但仍有部分教師自身缺乏對微課的正確認識,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時,依然抱持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不能把微課和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從而降低了教學質量。
二、利用微課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優(yōu)化措施
1.優(yōu)化教學方法
就小學語文而言,即使是同一課,不同的教師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也會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充分結合新課改教學要求,科學、合理地應用微課教學法,對語文課堂的教學環(huán)境進行優(yōu)化調節(jié),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微課依托于信息技術而實現(xiàn)微型課堂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比,微課的時效性、資源性、操作性都更加優(yōu)越,可以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學到更多的知識。
2.激發(fā)學生興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導致在課堂上沒有足夠的耐心,教師只能用嚴厲的話語、嚴肅的表情來進行管束,迫使他們加入到教學活動中,所取得的教學效果也只能差強人意。要有效改變這種情況,使學生積極自主地進行學習,就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證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通過轉變課程知識點,把枯燥、乏味的文章、詩詞變成生動、形象的動畫、音頻和視頻,可以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以“桂林山水”教學為例,傳統(tǒng)教學方式是教師結合課本里的圖片對其自然風光進行簡單的描述,對于從來沒有去過這個地方的學生來說,完全想象不到其真實的美景有多令人震撼,也就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利用微課給學生播放事先制作好的桂林美景PPT課件、游覽視頻等,就能夠讓學生在視頻、照片里直觀地體會、感悟桂林山水的美,從而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豐富教學內容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常常圍繞教參展開教學活動,以教材內容為主,引導學生對其中的生字、生詞進行學習,很少將教學內容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拓展。而將微課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可以給學生帶來豐富的素材,拓展教學內容,有效地突破教材的束縛。教師可以將有關教學內容的視頻、突破和解析等內容引入課堂,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遨游漢字王國”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基于教材內容,將一些漢字通過微課動畫的形式給學生進行展現(xiàn),讓學生具體、直觀地理解文本內容,加深學生對其中字、詞的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4.樹立效率意識
為了提升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首先,要正確認知有效性教學的含義。對于小學教育教學來說,語文學科在向學生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就是有效的學校教育,同時也是新課程三維目標整合的實質。通過教師的教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學習讓學生有所收獲,這就是有效性教學。其次,教師要樹立有效性的微課意識。微課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區(qū)別就是,微課具備短小精悍的優(yōu)勢,可以營造趣味性、情景化和可視化的課堂環(huán)境,更加便捷、高效。教師在進行取材時,要按照趣味性、實用性和有效性原則,明確微課的定位,微課只是進行教學工作的一種輔助方法,其制作理念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
三、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科學、合理地使用微課教學法,有利于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給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全面提高小學 語文教學質量,在滿足新課改要求的同時,助力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小嬌.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新課程(上),2018(10):127 127.
[2]杜鶴飛.微課,釋放語文風采--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探析[J].散文百家:下,2016(10):97 97.
[3]寧靜.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影響與運用探析[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20):116 116.
[4]葉淑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9):63 63.
[5]佚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