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兒爸爸
時光穿梭機“嗖”的一聲,就把小朋友們帶到了公元848年的南京??矗∏懊婢褪乔鼗春?。今天我們請來了大詩人杜牧,帶大家去晚唐時期的秦淮河畔走一走,了解歷史人文,順便賞風光、嘗美食吧!
導游檔案
杜牧(公元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今西安市)人。著名的《阿房宮賦》就出自杜牧的筆下,如今被收入了我們中小學生的課本中。因為他繼承了唐代文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因此與李商隱齊名,當時人稱“小李杜”。
杜牧:大家好!我正要去長安,正巧在此處與各位碰上了!此刻,我的心情不太好,因為大唐已經(jīng)衰敗,內(nèi)憂外患。這大概就是你們口中的“晚唐”吧……可嘆秦淮河一帶依然歌樓舞榭、酒綠燈紅,歌女還在彈唱著南朝陳后主譜寫的《玉樹后庭花》呢!
金陵
“金陵”應該是南京的第一個名字!傳說戰(zhàn)國時楚威王感覺到此處有“帝王之氣”。出于和秦始皇同樣的想法,他聽從術(shù)士的建議,將金人埋在地下。人們根據(jù)這個傳說,就把此處叫作“金陵”(意為“埋著黃金的山陵”)。
石頭城
南京城外的紫金山,也叫鐘山;它的城墻被大家稱作石頭城,也叫鬼臉城。這兒是三國東吳時期孫權(quán)修筑的軍事中心。這紫金山與石頭城地勢險峻、氣勢雄偉,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諸葛亮曾說:“鐘山龍盤,石城虎踞?!被⒕猃埍P之地,自然適合建都。
烏衣巷
詩人劉禹錫曾寫過一首有名的懷古詩——《烏衣巷》。我們現(xiàn)在就逛到烏衣巷了!傳說三國時,孫權(quán)為了修筑石頭城,曾派一支軍隊駐扎在這里。至于這兒為什么叫烏衣巷?原來,就是因為孫權(quán)派出的兵士們身穿黑衣服的緣故。
東晉時,位高權(quán)重的王導、謝安兩大家族曾居住于此?!芭f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說的就是巷子還在,燕子也依舊每年飛來,只是現(xiàn)在這兒的主人已是尋常百姓了。
哈小包:雖然南京歷來有“帝王相”,但不知是何緣故,歷史上建都在南京的王朝似乎都比較“短命”。也難怪后代詩人們一到此地,想起這里不斷上演的亡國故事,便會倍覺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