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一大早,天陰沉沉的,老天爺好像有心事,落下了眼淚,還發(fā)出了可怕的雷聲。
這天是清明節(jié),晚上我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每走一步就會想起杜牧寫的“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詩句,加上以前聽媽媽說過清明節(jié)是紀念先人的,所以晚上最好不要出門,更使我越走越怕。我壯著膽子,加快了腳步,但看著寬敞的街道,明亮的街燈,我的膽量稍稍大了一點。
到了家里,我趕緊拿起我的秘密武器——一根小木棍,換完衣服后,就拿著它坐到了沙發(fā)上。
而這時候,外面的風刮得更大了,雷聲也打得更響了。
我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時,從外面?zhèn)鱽砹恕稗Z隆隆”的聲音,猛一聽,我還以為是電視里發(fā)出的聲音,但是緊接著又發(fā)出幾聲“轟隆隆”的聲音,把我嚇壞了。這時,我拿著我的小木棍,壯著膽子飛快地把客廳門窗全都關上,然后趕緊蜷縮在沙發(fā)上。
我接著看電視,忽然聽到門響的聲音,我以為有鬼來了,就拿著棍子走到門后邊藏了起來。就在這時,門開了,一個黑影飄了進來,我做好準備,嘴里默念著“三、二、一”,然后使出了全身力氣敲打“黑影”。只聽到“啊”的一聲,仔細一看,原來那個黑影是爸爸??!只見爸爸摸著頭愣愣地站在那里,一時還沒緩過神。幸好我的小木棍細,沒有把爸爸打傷。
爸爸聽了事情經過后告訴我:世上沒有鬼,很多時候都是人們自己嚇唬自己。明白了這個道理,我膽子似乎大了一些,只要心中無鬼,一個人在家也沒有什么可怕的呀!
點評
很多同學都經歷過一個人在家的事,也一定有屬于自己的切身體會。以上三個小作者便是從生活中選材,將一個人在家的感受進行了細膩表達,讓讀者看到了孩子們沒有家長的庇護后,心里是怎樣的恐懼。但值得欣喜的是,他們在實踐中勇敢地戰(zhàn)勝了內心深處的軟弱、無助和迷茫,擁抱了淡定和勇敢。與此同時,也明白了親情的可貴。
這三篇習作都寫出了小作者的真情實感,語言自然流暢,毫無矯揉造作之感。在進行細節(jié)描寫時,都運用了恰當的修辭手法,尤其是引用俗語和詩句,讓人眼前一亮,同時也讓讀者感受到了小作者的閱讀積累較為豐富。
但從習作主題來看,這三篇習作的角度有所不同,陳子潤同學的習作體現了自我保護的重要,裴超杰同學著重呈現親情的可貴,而周子涵同學則理性地剖析了恐懼的根源。這些角度的選擇,體現了同學們思維的活躍和較強的思考力,值得稱贊。陳子潤和周子涵的習作中,還運用了大量的環(huán)境描寫,起到了很好的襯托和渲染作用。
【16~17版作者系河南沁陽市實驗小學四年級學生,指導并置評: 王金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