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娣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在急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患者中應用。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心內(nèi)科收治的100例急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住院先后順序將全部患者均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者接受綜合護理。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差異。結果: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80%,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74%,兩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在急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患者護理當中有著顯著應用價值,能夠提升臨床護理質量,加快患者康復速度,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護理干預;急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病毒
急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是一種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該病癥具有起病急和病情發(fā)展速度快的特點。急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主要由病毒、細菌等因素引起,突出的臨床癥狀有高熱不退、毒血癥、心臟變形等[1]。臨床上針對于該病癥的治療主要選用抗生素藥物治療,必要時需要實施手術治療。為了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提高患者的治療總滿意度,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也是十分必要的,能夠明顯為疾病治療帶來增益效果。為進一步探究綜合護理干預在急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患者當中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將運用分組對照方法進行分析,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我院心內(nèi)科收治的100例急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經(jīng)過臨床診斷確診,符合該病癥的診斷標準。全部患者突出的臨床癥狀主要有呼吸困難、發(fā)熱、抽搐、心臟雜音等,排除發(fā)生腦梗死小于三個月,并且無法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在正式開始此次研究前,與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100例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齡為17-69歲,平均年齡(48.6±12.4)歲。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將全部患者均分成兩組,命名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患者在基礎資料方面的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護理方法包括: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報告;指導患者遵循醫(yī)囑按時服藥;輔助患者做好相關身體指標檢查工作。實驗組患者接受綜合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方法包括:第一,對患者的疾病情況進行評估和分析,結合患者的疾病護理需要制定護理計劃,同時根據(jù)患者的病情情況進行護理計劃的適時調整,提高患者的舒適度。第二,觀察患者的身體指標及其指標變化情況,定時為患者測量和記錄體溫;查看氣管插管是否正常,患者的呼吸情況是否穩(wěn)定對患者實施血氣分析、心臟超聲檢查等,準確評估患者病情和患者對護理方案的耐受性。第三,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急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是一種危重疾病和致死性疾病,因此會為患者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如果不能夠及時幫助患者疏解心理壓力,合理調控情緒的話,會導致大量負面問題的出現(xiàn),不僅僅會影響到患者疾病的恢復,還會為接下來的治療工作帶來巨大阻力。對此,護理人員要做好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工作,了解他們的心理問題和心理壓力的來源,有針對性的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促使其樂觀向上的面對自身疾病,并且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與護理。同時,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健康宣教,給患者介紹有關與該病癥的病理知識,提高學生對自身病情的正確認識水平,也可以為患者介紹一些成功治療康復的案例,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提高患者的配合度。第四,對患者進行完善的生活護理。護理人員需要耐心叮囑患者進行臥床休養(yǎng),指導患者調整舒適體位;指導患者遵循醫(yī)囑進行用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第五,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指導。護理人員先要分析和掌握患者的身體情況和疾病狀況,在此基礎之上有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對于心功能良好的患者,在飲食當中需要以高熱量和高蛋白的食物為主,為患者及時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對于存在一定心臟功能障礙問題的患者,在飲食當中則必須減少水和鹽的攝入,以免加重患者的心臟負擔。與此同時,可以通過輸注白蛋白、血漿制品等,為患者提供必要的營養(yǎng)支持。
護理效果評定方法:按照自制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滿意度評分總分為100分,總共劃分三個等級。85分及其以上為非常滿意,60-85分為一般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臨床護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一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當中的全部數(shù)據(jù)均納入到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3.0當中形成統(tǒng)計處理。P<0.05時,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8%,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74%,兩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3 討論
急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而該病癥在本身存在器質性心臟病患者當中十分常見。該病癥的主要特點有:起病急,病情發(fā)展速度快;存在高熱不退、衰弱、寒戰(zhàn)、休克、血管栓塞等臨床癥狀表現(xiàn);心臟檢查有雜音,并且性質多變粗糙[3]。如果不能夠及時采取有效干預措施對患者實施治療和有效護理的話,患者將會出現(xiàn)全身衰竭表現(xiàn)。該病癥的治療時間較長,而且容易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并發(fā)癥,所以在整個過程當中加強對患者的綜合護理千預工作,顯得至關重要。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加強對患者的病情護理,根據(jù)患者疾病情況完善護理計劃;做好各項生命體征指標的監(jiān)察和觀測,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反應,并及時處理;完善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做好患者不良心理狀況的疏解工作,增強患者疾病治療的自信心,讓患者樂觀積極的配合治療,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注重對患者實施生活護理,使得患者能夠遵照醫(yī)囑配合藥物治療,要求患者臥床休養(yǎng);做好對患者的飲食指導工作,根據(jù)患者的疾病特征,給予差異化的飲食護理方案,保證患者疾病治療當中擁有充足的營養(yǎng)支持,保證康復效果。通過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千預,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了明顯控制,康復速度也在加快,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達到98%,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74%。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在急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患者護理當中有著顯著應用價值,能夠提升臨床護理質量,加快患者康復速度,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李琦.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患者圍術期康復護理效果分析[J].科技資訊,2016(03):133-134.
[2]蔣曉玲,陳穎.觀察綜合護理干預在 急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醫(yī)藥衛(wèi)生,2016(10):84.
[3]趙娟.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合并心衰的內(nèi)科護理[J].護理進修雜志.2015(24):2262-2263.